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周期矩形半导体表面产生太赫兹波的理论研究

作 者: 邓国辉
导 师: 朱大庆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光学工程
关键词: 太赫兹波 瞬态 周期性 半导体表面 德鲁特洛伦兹模型
分类号: O4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虽然目前国际上对于太赫兹这个崭新的学术领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由于对这个频段电磁波的产生和探测都具有极大的困难,所以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这个领域所做的工作依然十分有限。相对于太赫兹波而言,光波段电磁波的波长过短,而微波波段的电磁波的波长又过长,所以这两种已经十分成熟的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太赫兹的领域。但随着超短激光脉技术的发展,太赫兹波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大大的发展。过去几年,Drude-Lorentz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产生太赫兹波的理论计算方法。本论文在Drude-Lorentz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半导体的边界条件,对太赫兹波作用在半导体表面的太赫兹波辐射公式进行了推导,研究模拟了半导体表面辐射的太赫兹波的各种特性,结果表明,在半导体表同上改变一些激发的条件,可以在半导体表面产生更强的太赫兹波的辐射。又在半导体表面为平面的基础上,研究了半导体表面为周期矩形时太赫兹的辐射情况,研究模拟发现,与半导体表面为平面的情况相比,可以得到成倍数增长的太赫兹波。本论文最后提出了一个实验方案,对半导体表面为周期矩形半导体表面辐射的情况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最优化设计的情况下,要保证在周期半导体表面情况下太赫兹的辐射达到最强,必须使半导体表面为平面情况下的太赫兹波达到最强,这是由于周期矩形半导体表面看作是一系列半导体表面的叠加。本论文提出了一个增强太赫兹波源的设计思想,探讨了这种方法的优势,为太赫兹的发展增加了一种思路。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7
  1.1 太赫兹辐射的基本性质  8-10
  1.2 太赫兹辐射的应用  10-13
  1.3 太赫兹辐射源研发现状  13-15
  1.4 本章小结  15-17
2 从半导体表面产生太赫兹波的理论准备  17-30
  2.1 半导体表面太赫兹脉冲产生和检测  17-21
  2.2 Drude-Lorentz 载流子理论模型  21-24
  2.3 半导体表面太赫兹辐射的公式  24-28
  2.4 本章小结  28-30
3 半导体表面为周期矩形时的太赫兹辐射  30-43
  3.1 半导体表面为周期矩形时的理论计算  31-33
  3.2 两种不同半导体表面的理论模拟  33-41
  3.3 本章小结  41-43
4 实验设计和模拟分析  43-53
  4.1 对半导体表面为周期矩形进行验证的实验设计  43-45
  4.2 实验参数的分析和模拟  45-51
  4.3 本章小结  51-53
5 总结  53-55
致谢  55-56
参考文献  56-59

相似论文

  1. NF-κB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781.4
  2. 超声变幅杆的瞬态动力学研究,TG663
  3. 某重型车驱动桥壳的静动态特性分析与评价,U463.218.5
  4. P38MAPK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成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R783.5
  5. CRH2-300型动车组M1车有限元分析及舒适性,U266
  6. 基于空间周期性边界的DBD相关问题研究,TM83
  7. 融合多种信号特征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研究,TN710
  8. 基于太赫兹波的持久性有机物检测技术研究,O434.3
  9.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方法研究,TM33
  10. X-Y数控平台直线电机重复跟踪控制,TM33
  11. 湿式离合器滑摩特性和热负荷特性研究,U463.211
  12. 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电光效应的全光逻辑门,O439
  13. 标准单元抗单粒子瞬态效应版图加固技术与验证方法研究,TN386.1
  14. 光纤光栅温度特性研究,TN253
  15.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极丝损耗机理与实验研究,TG484
  16.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多尺度力学分析及疲劳性能研究,TB332
  17. 曲柄连杆机构三维瞬态动应力数值仿真研究,TH112.1
  18. 内燃机缸内流动及喷雾过程数值模拟,TK401
  19. 曳引电梯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特性与动力学响应,TU857
  20. 某型舰载电子设备冲击响应分析研究,U674.703.3
  21. 某车用柴油机配气机构及皮带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与改进设计,U464.17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电磁学、电动力学 > 电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