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评价与调控

作 者: 石铭
导 师: 孙华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土地利用 评价 调控 扬州市
分类号: F30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产。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最重要、最集中的空间场所。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的载体,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生态城市的起源、发展、内涵和特征,以及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差异;随后,在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城市土地利用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同时,通过分析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研究土地利用的评价方法,初步建立了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评价结论;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与保护调控的主要思路、内容和措施,并对扬州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与保护调控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在建立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分析了江苏省扬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土地利用现状,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出发,依据综合评价的目标和原则,从土地自然禀赋、土地利用水平、土地保护因素三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建立了扬州市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隶属函数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最后采用加权法得出扬州市2000-2008年的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评价分值为52.9,处于生态恢复阶段中的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自2000-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来递增速度明显加快,说明扬州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与保护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到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分值为74.7,处于生态恢复阶段的末期,即将跨入生态保育阶段。但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扬州市离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第1章 绪论  11-16
  1.1 研究背景  11
  1.2 研究目的、意义  11-1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4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2-13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3-14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5
    1.4.1 研究目标  14
    1.4.2 研究内容  14-15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6
    1.5.1 研究方法  15
    1.5.2 技术路线  15-16
第2章 生态城市土地利用基础理论研究  16-21
  2.1 生态城市建设概述  16-17
  2.2 生态城市土地利用演化分析  17-19
    2.2.1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演替  17-18
    2.2.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18
    2.2.3 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过程  18-19
  2.3 生态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19
  2.4 生态城市土地利用评价调控的理论依据  19-21
    2.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19-20
    2.4.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0
    2.4.3 城市生态学理论  20-21
第3章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评价研究  21-36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22
  3.2 指标体系建立  22-25
    3.2.1 指标体系的组成  22-24
    3.2.2 指标权重确定  24-25
  3.3 案例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25-36
    3.3.1 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5-26
    3.3.2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  26-28
    3.3.3 扬州市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8-30
    3.3.4 扬州市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综合评价  30-36
第4章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研究  36-46
  4.1 调控的基本思路  36-37
  4.2 调控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7-39
    4.2.1 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37
    4.2.2 城乡绿地绿网建设  37
    4.2.3 重要自然资源保护  37-38
    4.2.4 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  38
    4.2.5 污染耕地置换利用  38-39
  4.3 案例分析——扬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与保护实践  39-46
    4.3.1 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40-41
    4.3.2 调整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  41-43
    4.3.3 实施土地生态恢复重建工程  43-46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6-49
  5.1 研究结论  46
  5.2 创新与不足  46-47
    5.2.1 创新之处  46-47
    5.2.2 不足之处  47
  5.3 研究展望  47-49
参考文献  49-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3.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4.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5.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6.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7.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8.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9.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10. 在大肠杆菌内引入MVA途径高效合成抗疟药青蒿素前体—紫穗槐-4,11-二烯,TQ463
  11.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12.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13.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14.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15.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6.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7.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8.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9.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20.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21.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