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研究

作 者: 王鹏程
导 师: 何建华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宪政 人大制度 财政监督
分类号: F8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的规定中,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是其重要职权之一,是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内容。完善人大的财政监督制度,有利于强化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同时也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人大可以通过加强对财政监督制度的立法,通过积极行使立法权来强化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进一步明确了人大对预算分配的职权,但是由于缺乏相关预算体制的支持,人大的这项职权并没有得到落实,长期处于虚置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的实施,是完善人大对政府财政监督制度的重要举措。实现人大财政监督的法治化,也有利于促进公众对公共权力的参与,强化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人大对财政的监督主要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而在资源配置中,确定政府的财政收支是重点。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税收,而税收又来自于公众。既然这些资金都是来自于公众,那么这些资金如何支出,政府也应该让公众知晓。就人大的议事内容来看,资金的收支情况是与公众最息息相关的事情,所以,公众对这部分议事内容也最关注。这样的利益出发点,有利于促进人大代表对议事内容的参与,使“权力政治”变成“民意政治”。本文立足于我国人大财政监督的现状,运用和整合法理学、宪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人大财政监督的问题进行研究,逐步阐述我国人大财政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促进我国财政公开。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议会财政监督的基本理论。笔者从议会财政监督的含义入手,对议会财政监督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揭示议会财政监督的历史、社会原因等。第二部分——国外财政监督制度的比较研究。在这一部分,笔者首先分别介绍了英、法、美、德等国家的财政监督的措施、相关法律规定等。进而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国家在财政监督方面的先进之处,以备我国借鉴。第三部分——我国财政监督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在这部分,笔者分析了我国财政监督现有的法律规定、政策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财政监督的不足。第四部分——完善我国财政监督的建议。在此部分,笔者提出完善我国财政监督制度,应该从制定有关税收法律、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审计机关地位等方面来进行,从而形成完善的人大财政监督制度。

全文目录


摘要  9-11
ABSTRACT  11-13
引言  13-15
一 议会财政监督制度的基本理论  15-21
  (一) 财政监督制度的概念和内涵  15-16
  (二) 议会财政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础  16-19
    1、人民主权原则  16-18
    2、法治原则  18-19
  (三) 完善我国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意义  19-21
    1、促进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19-20
    2、强化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的地位  20-21
二 国外议会财政监督制度的比较研究  21-28
  (一) 英国议会财政监督制度  21-23
  (二) 法国议会财政监督制度  23
  (三) 美国议会财政监督制度  23-25
  (四) 德国议会财政监督制度  25-26
  (五) 国外财政监督制度的经验借鉴  26-28
    1、完备的财政监督法律体系  26
    2、严格的预算批准程序  26
    3、完善的监督程序保障  26-27
    4、独立的财政监督机构  27
    5、重视审计机关的地位  27-28
三 我国财政监督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8-38
  (一) 我国财政监督制度的现状  28-30
    1、完善了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  29
    2、丰富了财政监督的工作方式  29
    3、加大了财政监督的处罚力度  29-30
    4、加强了财政监督机构与队伍建设  30
    5、财政监督工作范围逐步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  30
  (二) 我国人大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30-38
    1、国家税收权缺乏高位阶法律规范  31-32
    2、现行法律对人大财政监督的后果没有明确规定  32
    3、人大财政监督的监督力量不足  32-34
    4、人大的财政监督程序操作性不强  34-36
    5、审计机关的地位不独立  36-38
四 完善我国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建议  38-46
  (一) 将授权国务院立法上升为由人大制定法律  38-40
  (二) 加强组织建设  40-41
    1、增设人大财政监督专门机构  40
    2、加大对人大财政监督人员的选拔培训  40-41
    3、实现人大代表专职化  41
  (三) 调整审计机关的地位  41-42
  (四) 完善财政监督的程序规范  42-44
    1、改进我国的财政年度或会计年度  42
    2、适当延长人大会议的会期  42
    3、建立部门预算审查制度  42-43
    4、增加预算透明度,建立公开监督制度  43
    5、完善预算审查程序,真正使实质性审查工作落实到位  43-44
    6、在相关法律中规定人大否决政府财政预算报告的后果  44
  (五) 将预算外资金纳入人大财政监督的范围  44-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49
附录  49-50
致谢  50-51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1-52

相似论文

  1. 增量利益说视域下经济宪政的价值指涉研究,D922.29
  2.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D693.0;A841.6
  3.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4.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宪政精神,D911
  5. 哈耶克的国家观研究,D095.61
  6.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宪政思考,F812.2
  7.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K269.5
  8. 黄群宪政实践研究,K256
  9. 试论汪荣宝的宪政思想,D929;K258
  10. 我国法治政府建构研究,D922.1
  11. 试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途径,D921
  12. 论和谐宪政,D921
  13. 宪政经济学视角下的腐败问题研究,D035.4
  14. 我国建立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研究,D921
  15. 从我国宪政建设的历史看我国公民权利的发展,D921
  16. 对中国宪政文化的反思,D921
  17. 韩国宪政发展背景下的政府行政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D731.26
  18. 当前我国乡镇人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624
  19. 关于我国税权主体的宪政思考,F812.42
  20. 1945-1946年宪政语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妥协研究,D231
  21. 论法院与媒体的关系,D926.2;G206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中国财政 >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