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模式比较分析

作 者: 李向荣
导 师: 徐洪才
学 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整体上市 上市模式 证券市场
分类号: F83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监管层和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整体上市的模式。整体上市将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主要发展趋势。然而在整体上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也就是可行模式与基本理论层面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整体上市,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己的模式成了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应该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这项工作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近几年来,建设银行、攀钢集团、上海汽车、TCL集团等先后成功实现了整体上市。虽然这些公司的整体上市的背景与原因不尽相同,各自有各自特殊的地方,但不管具体采用的是哪一种上市模式,最终都成功完成了上市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都可以当之无愧的称得上是整体上市的金融创新典范。虽然有些专家学者也整理了一些理论,但整体上还处于零散的思想,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鉴于此种情况,通过对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为数不多的案例研究,总结出国内整体上市的方式,为以后国内整体上市的发展和监管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寻找到西方经济学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和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等作为文章的基本指导理论,深入论述了与整体上市有关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对我国企业整体上市主要模式的案例进行比较剖析和研究,归纳总结出A+H模式、反向收购母公司模式、换股吸收合并模式、换股IPO这四种基本模式,并对我国企业整体上市四种主要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探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模式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模式的适用范围;最后对我国企业实施整体上市的建议以及整体上市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全文通过对整体上市及整体上市模式相关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企业近几年整体上市的实际发展状况,主要采取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整体上市的基本模式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研究,分析其对我国证券市场和企业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在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下,为我国公司的整体上市提供全新的思路,为我国企业进行整体上市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对解决国内证券市场上的一些积弊问题献言献策。同时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改变监管思路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1 引言  9-14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9-11
    1.1.1 选题的背景  9-11
    1.1.2 选题的意义  11
  1.2 研究的方法  11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1-14
2 企业整体上市相关理论综述  14-19
  2.1 整体上市的概念及内涵  14-15
  2.2 对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基本模式的文献综述  15-16
  2.3 整体上市产生的理论基础  16-19
    2.3.1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16-17
    2.3.2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17-19
3 整体上市研究  19-28
  3.1 我国整体上市发展概况  19-20
  3.2 整体上市动因分析  20-24
    3.2.1 外部动因  20-22
    3.2.2 内部动因  22-24
  3.3 整体上市的基本条件  24
  3.4 整体上市的效应分析  24-28
4 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主要模式分析  28-41
  4.1 A+H模式(建行模式)  28-32
    4.1.1 建设银行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28-30
    4.1.2 A+H模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30-32
  4.2 换股吸收合并模式(攀钢模式)  32-34
    4.2.1 攀钢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32-33
    4.2.2 换股吸收合并模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33-34
  4.3 定向增发反收购母公司模式(上汽模式)  34-37
    4.3.1 上海汽车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34-36
    4.3.2 定向增发反收购母公司模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36-37
  4.4 换股IPO模式(TCL集团模式)  37-41
    4.4.1 TCL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37-39
    4.4.2 换股IPO模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39-41
5 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模式选择的建议  41-46
  5.1 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存在的问题  41-44
    5.1.1 整体上市在政策法规层面上的问题  41-42
    5.1.2 整体上市在市场层面的问题  42-43
    5.1.3 整体上市在企业层面上的问题  43-44
  5.2 解决我国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存在问题的对策  44-46
6 结论  46-48
  6.1 本文的结论  46-47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7-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0
详细摘要  50-54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D922.287
  2. 我国证券市场税制优化研究,F812.42
  3. 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证券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分析,F131.26
  4. 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922.287
  5. 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922.287
  6. 智能预测在证券市场的分析及应用研究,F830.91
  7. 整体上市模式选择和企业价值研究,F832.51
  8. 整体上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F832.51;F224
  9.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改革之探讨,F832.51
  10.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产业成长,F832.51
  11. 我国企业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研究,F832.51
  12. 增发后弱势表现,F832.51
  13. 基于整体上市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F832.51
  14. 我国A股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绩效研究,F832.51
  15. 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绩效研究,F832.51
  16.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922.287
  17. 时间序列的非平稳度与复杂度研究,F224
  18.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19. 我国内幕交易法律规制研究,D922.287
  20. 蛊惑交易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