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面向对象软件质量的量化度量模型及其过程的研究

作 者: 张乔
导 师: 尹俊文
学 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软件工程
关键词: 软件质量 面向对象 度量 模型
分类号: TP31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软件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软件开发者和管理者的主要问题,上世纪末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成为主流,由于对象本身的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等特性,使得面向对象技术成为提高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软件质量度量系统结构和主要模型方法,发现C&K度量方法在现有的面向对象软件质量度量方法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但同样也存在度量过程复杂、难以统一标准的缺陷。本文在C&K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全局度量和相对比较的的思想,提炼传统聚类分析的思路,提出二分迭代局部最优均匀聚类的方法,精简了量化比较过程,构建较好满足度量需求的面向对象软件质量量化度量模型。使用JHawkTrial和RSM Wizard工具对Spring Framework系列软件测量其RLCM、MPC、RFC、CBO、DIT、NOC数据,运用面向对象软件质量量化度量模型对数据进行全局比较、频数统计、阈值调整、聚类分析和数据比较共五个模块的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相同软件不同版本之间的软件质量好与差,并跟踪具体数据,给出所度量软件的相应改进对策建议。为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分别用Spring Framework2.2.5和Apache commons-fileupload系列软件检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软件质量量化度量模型是可用的。针对所度量的软件给出详细的软件改进建议,为软件开发者改进软件质量提供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11-12
ABSTRACT  12-13
第一章 绪论  13-17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1.2 研究现状和趋势  13-15
    1.2.1 研究现状  13-15
    1.2.2 发展趋势  15
  1.3 论文主要工作  15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15-17
第二章 面向对象软件质量度量理论及其模型  17-34
  2.1 面向对象的软件质量度量理论  17-21
    2.1.1 软件质量度量  17-20
    2.1.2 面向对象的软件质量度量  20-21
  2.2 软件质量度量方法  21-24
    2.2.1 制定度量计划  21
    2.2.2 采集度量数据  21-23
    2.2.3 实施度量过程  23
    2.2.4 分析度量结果  23-24
  2.3 软件质量度量常用模型  24-29
    2.3.1 Boehm模型  24-25
    2.3.2 McCall模型  25-27
    2.3.3 ISO/IEC9126模型  27-29
  2.4 面向对象的软件质量度量常用方法  29-32
    2.4.1 MOOD度量方法  29-31
    2.4.2 C&K度量方法  31-32
  2.5 本章小结  32-34
第三章 面向对象软件质量量化度量模型  34-49
  3.1 度量指标体系  34-37
    3.1.1 相对方法内聚缺乏度(RLCOM)  34-35
    3.1.2 类间响应(RFC)  35
    3.1.3 消息传递耦合(MPC)的选择依据  35-36
    3.1.4 类间耦合(CBO)  36
    3.1.5 继承树深度(DIT)  36
    3.1.6 子类的个数(NOC)  36-37
  3.2 改进的系统级C&K度量模型  37-39
    3.2.1 度量模型框架  37
    3.2.2 变量符号说明  37-39
  3.3 量化度量过程  39-47
    3.3.1 全局比较模块  39
    3.3.2 频数统计模块  39-40
    3.3.3 阈值调整模块  40-42
    3.3.4 聚类分析模块  42-47
  3.4 数据比较  47-48
  3.5 本章小结  48-49
第四章 面向对象软件质量量化度量模型的实验  49-61
  4.1 均值分析  49
  4.2 频数统计  49
  4.3 阈值调整和聚类分析  49-59
    4.3.1 相对方法内聚缺乏度RLCOM的度量结果  49-51
    4.3.2 类间响应RFC的度量结果  51-53
    4.3.3 消息传递耦合MPC的度量结果  53-55
    4.3.4 类间耦合CBO的度量结果  55-56
    4.3.5 继承树深度DIT的度量结果  56-57
    4.3.6 子类个数NOC的度量结果  57-59
  4.4 度量的初步结论  59-60
  4.5 本章小结  60-61
第五章 实验结果的检验和完善  61-70
  5.1 实验结果在Spring Framework软件中的检验  61-66
    5.1.1 Spring Framework2.5.5的度量结果  61
    5.1.2 软件改进分析  61-66
  5.2 实验结果在其他软件中的检验  66-68
  5.3 Spring Framework软件的改进建议  68-69
  5.4 本章小结  69-70
第六章 结束语  70-71
  6.1 成果总结  70
  6.2 下一步工作  70-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75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5-76
附录A RLCOM频数统计数据(Spring Framework)  76-78
附录B RFC频数统计数据(Spring Framework)  78-80
附录C MPC频数统计数据(Spring Framework)  80-82
附录D CBO、DIT、NOC频数统计数据(Spring Framework)  82

相似论文

  1.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磁测传感器及地磁匹配算法研究,P318
  2.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3.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4.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5.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6.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7.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8.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9.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10. 高精度激光跟踪装置闭环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TN249
  11.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2. 基于率失真优化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TN919.81
  13. 低轨卫星移动信道特性模拟硬件实现,TN927.23
  14. 面向SMDA的服务建模方法及工具实现,TP311.52
  15. 支持XML数据查询的F&B索引结构的研究,TP311.13
  16. 统计机器翻译中结构转换技术的研究,TP391.2
  17.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18. 基于纹理特征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TP391.41
  19. 电子稳像系统中旋转稳像算法研究,TP391.41
  20. 人物言论抽取与跟踪技术研究,TP391.1
  21. 仿真系统模型验证方法和工具研究,TP391.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软件 >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