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视觉文化传播社会影响论

作 者: 钱智民
导 师: 郝朴宁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传播 社会负面影响 暴力 色情 思考与对策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视觉文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视觉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中的主导性力量。但关于视觉文化传播产生的问题研究却稍显匮乏。作者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献资料,从视觉文化的社会影响研究入手,在客观确认视觉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媒介调查数据和个案分析,探寻了视觉文化传播的负面效应及深层的原因,并提出了有见的思考与相应的对策。从而形成了一种关于视觉文化传播初步的、知识论与价值论意义的系统解读。其实证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今视觉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自身所具备的信息传播、娱乐休闲、道德规范及审美教育等社会功能和舆论监督、政治宣传等政治功能,视觉文化在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激发人的潜能的同时,对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审美情趣等产生了诸多正面影响。但是,随着影视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视觉文化传播时代人类把一切该不该视觉化的对象都视觉化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概念是相当复杂的。因为文化的概念至今有几百种界定。那么视觉文化就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同时视觉文化传播与视觉素养、视觉艺术、视觉文化等概念之间的有密切的关系,是探讨视觉文化传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从根本上说视觉文化具有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同时提出一个尚未定论的问题:电脑网络是不是艺术的问题。因为电影是艺术,电视是艺术,那么顺理成章电脑网络也应该是艺术。但这一问题没有学者明确提出,并重点分析视觉文化传播的三个主要特征:视觉性、大众性、娱乐性。视觉文化传播的三种主要方式:电影、电视、电脑网络。视觉文化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大。在中国一直被称为“党的喉舌”而有很强的政治性。随传播媒介的集团化、市场化,视觉文化传播对政治的影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视觉文化传播也是一种产业,因此它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职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巨大的投入既能耗费大量的财富也能耗费大量的财富。视觉文化传播的内容是文化的。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有精英文化和大专文化、有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有少数民族文化和大民族文化。这就必然对文化产生影响。视觉文化传播对人类个体生活的影响。一个传媒技术支撑的视觉形象符号不再依赖于实在世界,而这种视觉形象的生产同时又在塑造现实,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价值观念、生活观念,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视觉文化传播暴力的负面影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较多问题,但理论界对其系统地分析不够。视觉文化传播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社会的矛盾态度造成的,暴力因素对儿童、青少年都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视觉文化传播色情内容的负面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电影、电视、电脑网络的轮番轰炸,而且内容越来越露骨、越来越直接,方式越来越灵活、技术越来越先进,真是防不胜防。色情原因造成的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视觉文化传播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部分。由视听媒介或视觉媒介传播所形成的负面的社会文化传播现象,需要我们理智地去对待。对视觉文化传播的问题要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研究,既不能任视觉文化传播过度地膨胀与泛滥,也不能硬性地遏制视觉文化传播的发展。要区分视觉文化传播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促使视觉文化传播在扬弃过程中健康地发展。要限制视觉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就要从个人、家庭、媒介、社会、国家入手。解决造成负面影响的关键问题,以求寻找合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视觉文化传播有清醒的认识。和电影、电视、电脑网络保持距离。总之,论文提出视觉文化传播问题;分析现状中视觉文化传播出现的各种社会负面影响;用理性的思考提出解决视觉文化传播问题对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8
第2章 视觉文化传播的概念与特征  18-29
  2.1 视觉文化传播概念的理解  18-23
  2.2 视觉文化传播特征  23-29
第3章 视觉文化传播与社会系统  29-41
  3.1 视觉文化传播与政治  29-32
  3.2 视觉文化传播与经济  32-35
  3.3 视觉文化传播与传统文化  35-37
  3.4 视觉文化传播对人类影响  37-41
第4章 视觉文化传播暴力色情内容的影响  41-65
  4.1 视觉文化传播暴力的影响  41-53
  4.2 视觉文化传播色情的诱惑与毒害  53-65
第5章 视觉文化传播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65-74
  5.1 视觉文化传播与营造社会环境  65-71
  5.2 视觉文化传播与提高自我修养  71-74
第6章 结论  74-77
参考文献  77-81
致谢  81

相似论文

  1.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2.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研究,G637
  3. CBA联赛球场观众暴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G843
  4. 教育软暴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归因与对策,G625.1
  5. 因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诉讼审判研究,D923.9
  6.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短篇小说中的哥特风格,I712.074
  7. 传播伦理与中国网络色情批判研究,G206
  8. 金基德电影暴力美学研究,J905
  9. 基于口令短语的PGP破解研究与实现,TP309.7
  10. 入户抢劫问题研究,D924.3
  11. 不良图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1.41
  12. 雷蒙德·卡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I712.074
  13.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突发性暴力事件应对策略研究,D630
  14. 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的研究,R47
  15. 视觉与欲望,J905
  16. 村上春树与余华、王小波作品反暴力意识比较研究,I106
  17. 论欧茨《他们》中的自然主义特色,I712
  18. 家庭暴力与女性权益的保护,D923.9
  19. 被用作战争武器的性暴力研究,E0-05
  20. 电视暴力与儿童,C913.5
  21. 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战争认知研究,I31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