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旱转基因小麦株系鉴选及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

作 者: 郑爱泉
导 师: 闵东红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矮败小麦 转基因小麦 轮回选择群体构建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60%以上的小麦分布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日趋严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逐年扩大,小麦生产面临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改善小麦对干旱等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对稳定或提高其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科研与生产的实践表明,在提高小麦对水分胁迫抗性的诸多途径中,改良品种抗旱性,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是缓解干旱缺水问题的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开展小麦抗旱节水遗传改良研究、创制小麦抗旱新种质,培育小麦抗旱新品种对提高作物抗逆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分别以转GhDREB小麦株系G鲁麦23-69、转GmDREB1小麦株系G济麦19-349、转GmDREB3小麦株系G石4185和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G新春9号等四个T4代转基因小麦株系为抗旱基因供体,在对其进行外源基因分子检测和大田抗旱性鉴定的基础上,以矮败周麦18、矮败偃展4110、矮败新麦19为受体,通过大田、温室连续人工定向回交和矮败群体内的互交,开展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本研究通过转GhDREB基因小麦G鲁麦23-69、转GmDREB1基因小麦G济麦19-349、转GmDREB3基因小麦G石4185、转TaEBP基因小麦G新春9号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一批转基因阳性植株,为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筛选材料的同时,建立了实用化分子检测技术体系。2、转基因供体小麦株系干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GhDREB、GmDREB1、GmDREB3、TaEBP等基因可明显增强转基因株系抵御外界水分胁迫的能力,转基因株系的抗旱性得到增强,是创制抗旱转基因小麦种质、培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的重要的基因资源。3、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矮败小麦和转基因株系,通过温室加代,结合分子跟踪检测技术,构建了一个具有GmDREB3、TaEBP、GhDREB抗旱相关基因的、具有抗旱特性的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转玉米高光效C4型PEPC基因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512.1
  2. 七个转TaEBP基因小麦品种株系的抗旱性研究,S512.1
  3. RING finger类基因功能研究及抗穗发芽转基因小麦的创制,S512.1
  4. 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抗旱性鉴定与评价,S512.1
  5. 转Gm/GhDREB基因小麦新品系抗旱性鉴定,S512.1
  6. 病原诱导的小麦转录因子TaPIMP1基因的特性及功能研究,S435.121
  7. 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S512.1
  8.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及小麦主产区杂草资源调查,S512.1
  9. 抗纹枯病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小麦的研究,S512.1
  10. 果聚糖合成酶基因在烟草和小麦中功能分析,S512.1
  11. 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花药开裂的研究,S512.1
  12. 泛素基因在烟草耐盐性中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Q945.78
  13. 利用苗期HMW-GS基因分子检测辅助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改良,S512.1
  14. 抗逆、抗病转基因小麦的分子检测及抗性鉴定,S512.1
  15. 利用NTT系统筛选大豆重要抗逆基因及转DREB基因小麦抗逆性鉴定,S565.1
  16. 转基因小麦外源优质亚基基因的杂交转育的研究,S512.1
  17. 矮败小麦群体连续二向选择后代的遗传分析,S512.103
  18. 基因枪转化小麦土传病毒抗性基因创造小麦新种质,S512.103.4
  19. 低能离子束诱变效应和介导大豆DNA转化小麦的研究,S512.1
  20. 转基因小麦外源基因品质基因表达的遗传研究,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