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魏野诗歌研究

作 者: 康丽华
导 师: 段莉萍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魏野 晚唐體 白體 詩風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魏野,字仲先,號草堂居士,是宋初著名的隐士和詩人,其生前就詩名(?)赫,且詩歌已结集廣爲流傅。本論文立足於文本和史料的記载,從實證的角度封魏野的詩歌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經論證得魏野是生於太祖建隆元年,即960年,卒于天禧三年十二月九日,即1019年。魏野是“先世蜀人,徙於陕州”。論文徒宋初社舍和宋初詩壇具體情況出發,呈现了宋初社舍實行清静無爲的黄老之治,儒释道三教並行,使整個社會彌漫著(?)郁的隐逸氛圍。然後具髓分析魏野的詩歌,從文本出發,封魏野詩歌的题材、内容、體裁和藝術特色等方面造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其詩歌意象選取的獨特性,爲辨別他的詩風特點做铺塾。總結前面封魏野詩歌的研究,第六章分别徒詩風形成和詩風體派雨各方面東辨别魏野的詩風。明確了他的詩風不是罩一的,不同于“晚唐體”的其他詩人,也不同于“白髓”詩人的風格,是北宋詩壇的一種特殊現象。另外,他的詩歌,尤其是詠物詩,大多借詠物來說理,初露宋調的“以議論爲詩”的特點,他能夠抓住微小的事物造行描寫,開拓了宋詩的题材。他的詩歌既没有“白體”那檬浅切易懂,也没有“晚唐體”那麽追求“苦吟”。這是宋初詩壇的獨特之處,可以說魏野詩是雨種詩體的遇渡和交集。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緒論  10-16
  一、選题意義  10-11
  二、本課题國内研究现状簡介  11-15
  三、本課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15-16
第二章 崇文輕武、黄老之治——魏野所處的時代  16-27
  一、崇文之治與隐逸之風的形成  16-20
  二、儒、道、释三教並行的影響  20-22
  三、中國隐逸傳统下的宋初隐逸之風  22-27
    (一) 宋前隐逸之风  22-24
    (二) 宋初隐逸之风  24-27
第三章 魏野生平及著述  27-35
  一、魏野生平  27-31
    (一) 魏野的籍貫之爭  27-29
    (二) 魏野的生平  29-31
  二、詩歌結集與流傳  31-35
第四章 交遊酬唱與山水風物——魏野詩歌的主要内容  35-62
  一、交遊詩  35-55
    (一) 魏野交遊考  35-50
    (二) 交遊詩  50-55
  二、詠物、詠史詩  55-59
  三、山水詩  59-62
第五章 徘徊于白體和晚唐體之間——魏野詩歌的藝術特色  62-90
  一、相關概念的論述  62-65
    (一) 白體  63-64
    (二) 晚唐體  64-65
  二、魏野詩歌藝術特色  65-90
    (一) 語言自然,多警策  66-68
    (二) 長於寫景,情景交融  68-70
    (三) 意象選取的獨特性  70-81
    (四) 五律,工巧精緻;七律,铺陳敘述  81-90
第六章 魏野詩風辨  90-97
  一、魏野詩風形成辨  90-92
  二、魏野詩風體派辨  92-97
第七章 魏野對宋代的影響及其詩史地位  97-100
结語  100-101
致谢  101-102
参考文献  102-105
攻讀硕士學位期間發表論文  105-106

相似论文

  1. 隐逸诗人魏野诗歌研究,I207.22
  2. 魏野诗歌研究,I207.22
  3. 《钜鹿东观集》校注,G256
  4.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5.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6. 梅尧臣说理诗研究,I207.22
  7. 初唐四杰的赋作研究,I207.22
  8. 东汉文人五言诗主题嬗变,I207.22
  9. 张嵲及其诗歌研究,I207.22
  10. 邹浩诗校注,I207.22
  11. 地域视角下的明代诗话文献考论,I207.22
  12. 李怀民诗歌研究,I207.22
  13. 洪亮吉诗学思想研究,I207.22
  14. 萧纲诗歌研究,I207.22
  15. 隐逸诗人魏野诗歌研究,I207.22
  16. 姜夔诗词分期研究,I207.22
  17. 文彦博交游与诗歌研究,I207.22
  18. 唐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关系研究,I207.22
  19. 盛唐山水诗与文人漫游,I207.22
  20. 汉字“理”的修辞文化阐释,I207.22
  21. 王迈诗歌与晚宋诗风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