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南丝竹音乐对扬琴发展的影响

作 者: 张敏
导 师: 邱怀生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扬琴流派 江南丝竹 演奏风格 音乐特征
分类号: J63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丝竹音乐在我国的流播传承历史十分久远,早在《周礼·春宫》一书中就有:“……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记载;《晋书·乐志》中也有“丝竹更相知”的说法。而自唐宋以来,诸多文献都记有丝竹音乐在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大量文字记载。但现上海以及周边地区,是“江南丝竹”作为一个乐种最终定名和成熟的地区。江南丝竹是“丝竹”乐的一个分支,流行于江南,盛行于沪宁杭地区。丝竹指两类乐器,即丝乐器和竹乐器。丝乐器指用丝弦的弓弦乐器,如二胡、琵琶、中胡等,丝弦乐器是弦乐器的一种,多用弓弦拉奏和弹拨;竹乐器用竹子为材料做成的乐器,如竹笛、笙、箫等。江南丝竹扬琴是从江南音乐中分离出来的音乐形式,其发展主要和江南丝竹这一乐种密不可分离,也是江南丝竹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其文化内涵是很丰富的。江南丝竹扬琴被前辈乐师称为是“一捧烟”、“暗扬琴”,这是对江南丝竹扬琴演奏特色极为生动和形象的描绘。江南丝竹扬琴余音袅袅,音色丰满,与其它丝竹乐器十分融合。江南丝竹扬琴也有其独特的演奏技法,江南丝竹乐旋律流畅、秀丽,节奏平稳,句法悠长,为扬琴演奏的润饰加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少年来由于“江南丝竹”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者甚多,并且成果斐然。但就扬琴在“江南丝竹”音乐的作用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尽人意,也就是说还有不小的空间。例如:扬琴大师项祖华先生《江南丝竹扬琴流派及其风格》一文中侧重研究了江南丝竹的渊源、演奏形式、传统乐曲,以此引出江南丝竹扬琴的演奏特色及江南丝竹扬琴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影响较大,为研究“江南丝竹”音乐提供不少可借鉴之处。本文则从“江南丝竹”音乐对扬琴传统、当今以及未来的发展入手研究扬琴这件民族乐器在演奏中国传统音乐以及地方民间音乐等方面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扬琴这件民族乐器的成长依靠于民族音乐服务于民间音乐。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引言  11-12
第一章 江南丝竹音乐  12-19
  1.1 丝竹乐的产生过程及形成原因  12
  1.2 江南丝竹音乐  12-19
    1.2.1 “江南丝竹”这一乐种的由来  12-13
    1.2.2 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特点  13-14
    1.2.3 江南丝竹音乐演奏形式  14-17
    1.2.4 江南丝竹音乐代表曲目  17-19
第二章 江南丝竹音乐与中国扬琴发展之间的关系  19-25
  2.1 江南丝竹扬琴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19-23
    2.1.1 江南丝竹扬琴的形成原因  19-20
    2.1.2 江南丝竹扬琴的风格特点  20
    2.1.3 江南丝竹扬琴的演奏技巧  20-21
    2.1.4 江南丝竹音扬琴的代表曲目  21-22
    2.1.5 江南丝竹扬琴流派代表人物  22-23
  2.2 江南丝竹音乐与扬琴发展的关系  23-25
    2.2.1 衍生关系  23
    2.2.2 借鉴发展的关系  23-25
第三章 中国扬琴的发展及江南丝竹音乐的影响  25-35
  3.1 中国传统扬琴的发展  25-28
    3.1.1 中国扬琴的起源  25
    3.1.2 中国传统扬琴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25-28
  3.2 江南丝竹音乐对传统扬琴的影响  28-30
    3.2.1 地域风格特色  28-29
    3.2.2 乐曲风格类型  29
    3.2.3 演奏技法技巧  29-30
  3.3 中国现代扬琴的发展  30-32
    3.3.1 建国后的扬琴制作  30-31
    3.3.2 演奏技巧的创新  31
    3.3.3 扬琴教学研究的成果  31-32
    3.3.4 音乐创作的发展  32
  3.4 江南丝竹音乐在现在和未来对扬琴发展的影响  32-35
    3.4.1 乐曲创作方面  33
    3.4.2 演奏创新方面  33
    3.4.3 理论研究方面  33-35
结语  35-36
参考文献  36-38
附录  38-39
致谢  39-40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0-41

相似论文

  1. 中国扬琴作品创作研究,J632.51
  2. 右玉道情调查与研究,J825
  3. 弓弦乐大师刘明源“踏遍东西南北 情系春夏秋冬”,J632.22
  4. 胡天泉笙演奏风格研究,J632.12
  5. 一脉传承同根“笙”—三十七簧笙与三十六簧键笙,J632.12
  6. 论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J624.1
  7.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J609.2
  8. 东北扬琴流派的主要特点及教学探讨,J632.51
  9. 守望·传承·开拓,J609.2
  10. 甘肃陇西迷胡音乐文化研究,J607
  11. 江南丝竹音乐的再生性及其美学意义,J605
  12.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J624.1
  13. 金湖秧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风格,J607
  14. 德彪西音乐风格的缩影,J609.5
  15. 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J609.2
  16. 山东长岛渔号研究,J607
  17. 论江南丝竹中的二胡演奏艺术,J632.21
  18. 陕北乡村口愿书调查与研究,J607
  19. 论陕北道情的音乐特征,J605
  20. 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之探究,J605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 > 中国民族器乐 > 打击乐理论和演奏法 > 扬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