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激进与保守之间
作 者: 吴仁杰
导 师: 郑永福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晚清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宪政思潮 激进与保守
分类号: K2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古老的传统社会在外力刺激和内力作用下,社会政治逐渐转型。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无疑都程度不同地推动了这一过程。政治转型的重要表现及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民主政治思潮的出现与发展,其中民主宪政思潮的不断发展,成为促进晚清社会政治向近代转型的重要因素。晚清先进知识分子则是这一思潮的主导者,他们积极参与了晚清时期社会政治的改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晚清民主宪政思潮发展的一个特点是,由保守逐步趋向激进,但是在趋向激进的同时,又尽量保持一种中庸之道。分析其原因,在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尽量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与西方民主宪政的契合点,以便更好地移植嫁接民主宪政这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晚清进步知识分子群体在有关国家政治社会的改造问题上意见不一,并逐步分化为两大派别——立宪派和革命派。虽说两派在改造社会与政治的理念有所差异,但是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可谓是“殊途同归”。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三种政治势力,资产阶级立宪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其清王朝,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宪政设计。然而在这三种政治势力的斗争产生的合力下,晚清的民主宪政思潮发展也在激进与保守之间徘徊。晚清宪政思潮的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无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说他们的民主宪政观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他们大都主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要与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民主宪政才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才会有生命力。所以,他们的宪政思想也体现了异化与开新同时存在。他们的这种探索,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导言 7-11 (一) 选题意义 7 (二) 研究现状 7-10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0-11 一、早期维新派对西方宪政的关注 11-19 (一) 维新先驱对西方宪政的欣羡 11-14 (二) 早期维新派的宪政思想 14-19 二、从戊戌到辛亥——宪政思潮的高涨 19-59 (一) 先进知识分子对宪政认识的深化 19-41 1、批判封建专制——破宪政之“网罗” 20-22 2、宣扬自然权利——开宪政之“源” 22-28 3、组建政党团体——生宪政之“翼” 28-32 4、倡导地方自治——施宪政之“术” 32-35 5、开国会定宪法——造宪政之“髓” 35-41 (二) 宪政思潮中的争鸣与互动 41-59 1、三种主要宪政思潮 41-52 2、三股宪政思潮的交汇激荡 52-59 三、晚清宪政思潮的特点与评价 59-72 (一) 晚清宪政思潮的特点 59-70 1、激进与保守之间 59-65 2、革命与立宪:“殊途同归” 65-67 3、异化与开新同在 67-70 (二) 晚清宪政思潮的评价 70-72 结语 72-74 参考文献 74-78 后记 78
|
相似论文
- 晚清汉译地理图说考述,K252
- 晚清洋务学堂(1862-1901)教育经费研究,K256
- 晚清狭邪小说的上海书写与想象,I207.42
- 晚清上海书寓长三的服饰形象研究,TS941.12
- 京汉铁路早期经营研究(1895-1912年),K252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康复的临床研究,R49
- 晚清海外修学旅游政策研究,K252
- “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K252
- 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K256
- 分头介入与各自为政,K256
- 晚清警政及其反腐法制研究,D691
- 晚清民国时期婺源茶商研究,K258
- 晚清湘军的“三缘”特征研究,K252
- 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研究,K256
- The Issue of Patronag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H059
- 激进与保守之间——晚清宪政思想研究,D921
- 晚清中国人游记中的西方建筑描述研究,TU-09
- 从儒家“中和”思想看晚清外交中的和战交锋,K252
- 晚清民国时期西南鸦片流毒研究,K25
- 两广督抚与晚清华工出国,K250.6
- 《韩客诗存》中朝鲜与晚清的诗歌交流研究,I31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辛亥革命(1901~1911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