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拗芎葶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理论探讨

作 者: 孙彦
导 师: 杨仁旭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三拗芎葶合剂 宣肺逐瘀化痰法 气道炎症 宿根本质 哮喘控制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临床观察、理论探讨两个部分对三拗芎葶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验证疗效,探讨其机理。临床观察部分:(1)目的:评价三拗芎葶合剂治疗轻中度哮喘慢性持续期(痰瘀阻肺证)的控制状态、有效性、安全性。(2)方法:设计随机、分层、平行对照临床观察,随机分两组。试验组22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用三拗芎葶合剂100mL,每日分3次口服,联合信必可都保(80ug布地奈德/4.5ug福莫特罗)每次1吸,每日2次。对照组:信必可都保(160ug布地奈德/4.5ug福莫特罗),每次1吸,每日2次。分层对照评价其控制哮喘疗效及安全性。(3)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哮喘发作频率方面统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能显著减少患者哮喘发作频率,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疗法均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中医整体症状积分(P<0.01),并且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整体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理论探讨部分:指出痰瘀互结是哮病的“宿根”,其本质是引起气道慢性炎症,揭示宣肺逐瘀化痰法通过减轻气道炎症防治哮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9
英文缩略词表  9-11
前言  11-13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部分  13-40
  1 试验方案摘要  13-14
    1.1 试验题目  13
    1.2 试验目的  13
    1.3 试验设计  13
    1.4 用药疗程  13
    1.5 有效性评价  13
    1.6 技术路线图  13-14
  2 研究方案  14-17
    2.1 诊断标准  14-16
    2.2 入选病例标准  16-17
  3 研究方法  17-23
    3.1 病人来源与分组方法  17
    3.2 治疗方法临床研究  17-18
    3.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8-23
  4 统计学处理  23
  5 统计结果  23-31
    5.1 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23
    5.2 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23-24
    5.3 病情程度比较  24-31
    5.4 不良反应  31
  6 结果  31-34
  7 临床观察讨论  34-39
    7.1 临床治疗方案的讨论  34-35
    7.2 宣肺逐瘀化痰法的立法依据  35-37
    7.3 组方及用药特点  37-39
  8 问题与展望  39-40
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40-54
  1 病名的研究  40-41
  2 病因病机研究  41-45
    2.1 痰饮内伏  41-42
    2.2 瘀血阻滞  42
    2.3 外感六淫之邪  42-43
    2.4 饮食不当  43
    2.5 情志内伤  43-44
    2.6 正气虚弱  44
    2.7 本虚标实  44-45
  3 中医对哮喘的辨证论治  45-54
    3.1 依病因病机特点分型论治  45-47
    3.2 按脏腑部位辨证论治  47-50
    3.3 分期论治  50-51
    3.4 外治法  51-53
    3.5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研究哮喘的治疗  53-54
综述二 西医学对支气管哮喘认识  54-61
  1 哮喘发病现状  54
  2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  54-58
    2.1 参与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  55-56
    2.2 细胞因子与哮喘  56-57
    2.3 参与哮喘的主要炎症介质  57
    2.4 气道炎症与气道通气障碍  57-58
    2.5 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  58
  3 哮喘的西医治疗进展  58-61
参考文献  61-65
致谢  65-66
附件1  66

相似论文

  1. 维生素A不同给药途径对持续性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的影响,R562.25
  2. 维生素A和孟鲁司特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细胞及Th1/Th2平衡的影响,R725.6
  3. RNAi技术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实验研究,R725.6
  4. 支气管哮喘不同发病阶段IL-18、IL-33等炎性因子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R562.25
  5. 三位一体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患者控制现状和认知程度的评估,R562.25
  6. 体内特异性阻断白介素17在BALB/c小鼠已建立哮喘模型中作用的研究,R562.25
  7.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一氧化氮呼气检测与血清ECP、IL-13、IL-8的关系,R562.25
  8.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Aiolos基因表达及血清IgE的影响,R562.25
  9.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8、IL-33水平的影响,R562.25
  10.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11.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体内IL-33表达的影响,R562.25
  12. M3受体阻断药苯环喹溴铵对小鼠气道炎症和重塑的作用,R965
  13. FLG基因突变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R562.25
  14. 灯盏花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构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R285.5
  15. 浅谈徐艳玲教授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R249
  16.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循证评价,R244.9
  17.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共治的临床观察,R765.21
  18. 梅州市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R725.6
  19.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启动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R725.6
  20. Dex和TP抑制活化PBMCs表达IL-4、IL-5和IL-13机制的研究,R562.25
  21. 支气管哮喘大鼠淋巴液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机体免疫耐受关系的实验研究,R562.2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