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泛昔洛韦缓释微丸的研究

作 者: 李岩
导 师: 郭涛
学 校: 沈阳药科大学
专 业: 药剂学
关键词: 泛昔洛韦 喷昔洛韦 大鼠在体肠吸收 挤出滚圆 流化床悬浮包衣 缓释微丸 生物利用度
分类号: R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泛昔洛韦(Famciclovir,FCV)是第二代开环核苷类抗疱疹病毒药物,为喷昔洛韦(Penciclovir,PCV)的前体药物。该药对单纯性疱疹Ⅰ型和Ⅱ型(HSV-1,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为了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方便病人用药,本文计划将泛昔洛韦制成口服缓释微丸,可以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波谷现象,且可减少用药次数。分别建立了含量测定和释放度的HPLC和UV的测定方法。测定了FCV在水、0.9%NaCl及各种pH范围介质中的溶解度和正辛醇/水系统的油水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FCV在水、0.9%NaCl、各种pH范围介质中均易溶;在各种pH范围内,油水/水分配系数P?pp值范围为1.23~2.37。本文研究了FCV在大鼠各肠段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其结果表明,FCV在小肠全肠段内均有良好的吸收,在结肠部分吸收较差。药物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该药适合制成12h服1次的缓释制剂。以MCC为稀释剂,2%HPMC为粘合剂,用挤出滚圆法制备FCV速释丸芯,并测定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用流化床悬浮包衣法对FCV速释丸芯进行缓释包衣。以释放度为指标,单因素考察确立了包衣工艺,采用Eudragit?NE 30D水分散体作为包衣材料,对抗粘剂、致孔剂、包衣增重以及热处理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对缓释微丸的释药机制进行探讨,其表明:以膜控为主的缓释药物模型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解释较好。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Eudragit?NE30D包制的缓释微丸对高温、高湿不稳定,光照及加速试验稳定。以FCV普通片剂为参比制剂,对FCV缓释微丸进行了家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了FCV的代谢产物PCV的血药浓度,采用DAS(Drug And Statistics ver 2.0)统计软件进行拟合计算,求出药动学参数。自制缓释微丸和普通片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4.80h和1.80h,Cmax分别为2.61μg·mL-1和4.50μg·mL-1,AUC0-t分别为25.34mg·h·L-1和26.77mg·h·L-1,MRT分别为9.85 h和4.96 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66%。与普通片剂相比,FCV缓释微丸具有达峰时间晚、峰值低、血药浓度平稳的缓释特征。FCV缓释微丸的体外释药特性与体内吸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2
ABSTRACT  12-14
前言  14-18
第一章 体内外分析方法的建立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18-28
  一 材料和仪器  18
  二 方法与结果  18-27
    1.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18-24
      1.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8-21
      1.2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21-24
    2.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24-26
      2.1 色谱条件  24
      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24
      2.3 分离度和专属性  24
      2.4 方法学验证  24-26
    3.理化性质的研究  26-27
      3.1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6
      3.2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6-27
  三 讨论与小结  27-28
    1.讨论  27
    2.小结  27-28
第二章 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28-41
  一 材料和仪器  28-29
  二 方法和结果  29-39
    1.分析方法的建立  29-32
      1.1 肠循环液中酚红含量的测定  29-30
      1.2 循环液中泛昔洛韦的含量测定  30-31
      1.3 大鼠血浆中喷昔洛韦的测定  31-32
    2.大鼠在体肠吸收的研究  32-33
      2.1 大鼠在体肠管回流实验方法  32
      2.2 药物浓度对肠吸收影响的考察  32
      2.3 介质pH对肠吸收影响的考察  32
      2.4 大鼠肠道各区段吸收情况的考察  32-33
    3.数据处理方法  33-34
      3.1 吸收百分率  33
      3.2 吸收速率常数  33-34
    4.实验结果  34-39
      4.1 不同药物浓度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34-35
      4.2 介质pH对肠吸收的影响  35-37
      4.3 不同肠段药物吸收能力的比较  37-38
      4.4 大鼠血浆中PCV浓度的测定结果  38
      4.5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38-39
  三 讨论  39-41
第三章 泛昔洛韦缓释微丸的制剂学研究  41-57
  一 材料与仪器  41
  二 方法与结果  41-55
    1.泛昔洛韦速释丸芯的制备工艺  41-42
      1.1 挤出滚圆制备流程  41-42
      1.2 泛昔洛韦速释丸芯的制备工艺  42
    2.泛昔洛韦速释丸芯处方与工艺因素考察  42-44
      2.1 速释丸芯处方单因素考察  42-43
      2.2 丸芯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  43-44
      2.3 最佳处方的确立及素丸的制备  44
    3.素丸粉体学性质及质量考察  44-45
    4.泛昔洛韦缓释微丸包衣处方及工艺研究  45-54
      4.1 微型流化床包衣机的设计原理  45-46
      4.2 包衣工艺条件的考察  46-47
      4.3 包衣液处方组成的考察  47-54
    5.缓释微丸的释药机理初步探讨  54-55
  三 讨论与小结  55-57
    1.讨论  55-56
    2.小结  56-57
第四章 泛昔洛韦缓释微丸初步稳定性研究  57-61
  一 仪器与试药  57
  二 方法和结果  57-60
    1.泛昔洛韦缓释微丸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57
    2.影响因素试验  57-59
      2.1 高温试验  57-58
      2.2 高湿试验  58
      2.3 光照试验  58-59
    3.加速试验  59-60
  三 讨论与小结  60-61
第五章 家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61-68
  一 材料和仪器  61
  二 家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61-67
    1.实验方法  61-62
      1.1 实验动物及给药方案  61
      1.2 血样采集  61
      1.3 血浆样品的处理和测定  61-62
    2.实验结果  62-63
    3.结果处理  63-67
      3.1 非隔室模型统计结果  63-64
      3.2 用隔室模型拟合法处理血药浓度数据  64-65
      3.3 对药动学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65-66
      3.4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66
      3.5 体内外相关性  66-67
  三 讨论和小结  67-68
全文结论  68-69
参考文献  69-72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2-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评价,R944
  2. 依达拉奉/环糊精超分子体研究,R943
  3. 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TQ463
  4. 类药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理论预测研究,R914
  5. 二甲基-β-环糊精和壳聚糖提高难溶性药物BMCP25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R96
  6. 雷帕霉素固体新制剂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965
  7. 炔丙基半胱氨酸吸收特性的研究,R96
  8. 盐酸帕罗西汀缓释胶囊的临床前研究,R943
  9. 单油酸甘油酯/泊罗沙姆407立方液晶骨架用于提高水飞蓟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R283
  10. 海藻多糖植物复合胶成膜性及其性能评价,TB383.2
  11. 吡罗昔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R94
  12.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及其自微乳剂的研究,R94
  13. 抗棘球蚴药物甲苯达唑软胶囊的研制和生物利用度研究,R96
  14. 利培酮分散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R96
  15. 盐酸巴尼地平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R94
  16. 卵磷脂络合碘的质量标准与其药物动力学研究,R96
  17. 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的研究,R94
  18. 长春西汀原位凝胶及原位微球的制备与评价,R94
  19. 芹菜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R94
  20. 复方厄贝沙坦分散片生物等效性与蛋白结合率研究,R96
  21. 尼群地平胃漂浮缓释微球的研究,R9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剂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