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化学镀法制备Cu-B_4C复合粉体及其复相陶瓷的烧结

作 者: 张莹
导 师: 薛向欣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B4C Cu 化学镀 复合粉体 复相陶瓷
分类号: TQ174.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碳化硼是一种有着许多优良性能的重要特种陶瓷,现已被国内外广泛用作防弹材料、防辐射材料、切割研磨工具以及原子反应堆控制和屏蔽材料等,但极易脆裂和高于2000℃的烧结温度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制约因素。向碳化硼中添加金属相制成复合材料能够显著改善碳化硼的韧性,降低其烧结温度,因此,制备碳化硼复相陶瓷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为了改善金属与陶瓷之间的润湿性,使金属在复合粉体中的分布更均匀,本文以B4C粉为原料,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Cu-B4C复合粉体,随后又高温烧结制备了Cu-B4C复相陶瓷,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化学镀的方法成功地对碳化硼颗粒表面进行镀覆,制备了不同含铜量的Cu-B4C复合粉体。系统地研究了施镀温度、初始pH值、还原剂浓度、主盐浓度、稳定剂等对陶瓷粉体化学镀增重、镀速、物相组成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并得出较好的施镀条件。综合考虑,施镀温度40~50℃,初始pH值12.5~13,主盐质量浓度20~28g/L,还原剂浓度12~24ml/L,稳定剂(联吡啶和亚铁氰化钾)各8mg/L是比较适宜的施镀条件。通过调节装载量,可以获得不同含铜量的Cu-B4C复合粉体。其次,以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的不同含铜量的Cu-B4C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氢气气氛下,于1000℃无压烧结制备了Cu-B4C复相陶瓷,并研究了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复相陶瓷主要由Cu和B4C组成;显气孔率随w(Cu)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w(Cu)约为18.67%时,材料的显气孔率最小,为17.86%;w(Cu)的增加有利于降低材料的常温电阻率,w(Cu)约为47.26%时,材料常温电阻率为8.7×10-4Ω·cm。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2. 凝胶注模SiC-AlN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TQ174.62
  3. ZAO靶材的制备及性能测试,TB383.1
  4. 锡铜包覆涤纶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Q153.3
  5. 金属原子Cu,Ag,Au吸附于CeO2(111)和(110)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TM911.4
  6. 强流脉冲电子束对6063铝合金化学镀的影响和YG8合金改性研究,TQ153.1
  7. 新型三维网络SiC/Cu-Fe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与性能,TB33
  8. 27SiMn钢Ni-P与Ni-Ce/W-P化学镀及镀层性能对比研究,TQ153.12
  9. 磁场对不同成分Cu-Fe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TG146.11
  10. 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乙二醇反应机理的研究,TQ223.162
  11. 电镀镍磷合金老化镀液向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转化的研究,TQ153
  12. 无机粉体的化学镀技术研究,TQ153
  13. 化学镀制备Ni-B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的可控性研究,TQ153.2
  14. 化学镀Pd和Ni对La0.7Ca0.2Sr0.1MnO3电磁输运特性的影响,O482.5
  15. 化学镀Ni-Sn-P合金的研究,TQ153.2
  16. Cu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O484.1
  17. SiC_p/Cu复合材料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及性能研究,TF124.39
  18. CO在高催化活性催化剂Cu-CeO_2(111)表面吸附与氧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469
  19. Pd填隙和化学学Pd对La_(0.7)Ca_(0.2)Sr_(0.1)MnO_3电磁输运特性的影响,O482.5
  20. 水性复合型外墙隔热保温涂料的研究,TQ630.7
  21. AZ91D镁合金化学镀Ni-W-P研究,TQ15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硅酸盐工业 > 陶瓷工业 > 生产过程与设备 > 烧成及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