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松辽盆地萨中油田二三类油层聚表剂驱油试验研究

作 者: 吴凤琴
导 师: 肖安成;姚玉明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地质学
关键词: 聚表剂驱 二三类油层 提高原油采收率
分类号: TE35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油田应用三元化学复合驱油技术能够实现油水超低界面张力,同时保持注入流体粘度,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但是,不同组份化学剂的混合物在油藏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扩散和运移等性能特征差异较大,导致在油藏孔隙中驱油时的“色谱效应”,使用了强碱助剂时,采出过程中诸多环节产生严重结垢,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目前研制了一种适合不同油藏条件的新型聚合物-多元接枝聚表剂,简称聚表剂。这种新型一元驱替剂,是在聚丙烯酰胺支链上嫁接多种功能基团,使其具有自交联增粘、乳化增溶、抗剪切、抗盐功能,驱油性能优于普通聚合物。本文结合聚表剂理化性能室内实验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阐明了聚表剂驱油性能和效果。室内研究表明:与普通聚合物比较,聚表剂驱油体系增粘能力强,吸附、堵塞能力强;聚表剂具有活性成分,有较强的乳化原油能力;聚表剂溶液能够改变岩石的润湿性,驱替及乳化水驱后残余油。3年多的现场试验证明:中低渗透油层聚表剂驱,能够有效改善注水剖面,增加吸水层位和吸水厚度;在二三类油层水驱开采达到100%极限含水条件下,聚表剂驱油见到了明显降水增油效果,聚表剂驱后提高采收率可达18%以上,该项技术对实现大庆油田中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采,提供了实践依据。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8
目次  8-10
1 绪论  10-14
  1.1 试验背景及研究意义  10
  1.2 三次采油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0-12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12-14
2 聚表剂室内研究评价  14-22
  2.1 聚表剂理化性能评价  14
  2.2 聚表剂粘度稳定性评价  14
  2.3 聚表剂增粘性能评价  14-15
  2.4 聚表剂乳化增溶性能  15-16
  2.5 聚表剂的流变性评价  16-17
  2.6 聚表剂的界面张力研究  17
  2.7 聚表剂乳状液类型及粒径分析研究  17-18
  2.8 聚表剂对油层岩石润湿性影响研究  18
  2.9 聚表剂驱油效果评价  18-22
3 聚表剂驱油试验方案的编制  22-33
  3.1 试验区概况  22
  3.2 试验区地质特征  22-25
  3.3 油层发育特点  25-27
  3.4 剩余油分布特征  27-31
  3.5 聚表剂注入方案的确定  31-33
4 聚表剂驱油试验方案的实施及驱油效果  33-40
  4.1 试验进展情况  33-35
  4.2 试验取得的阶段认识  35-40
    4.2.1 聚表剂驱注入能力较强  35
    4.2.2 从动用状况看,聚表剂驱表现出明显的剖面改善作用  35-36
    4.2.3 Ⅲ型聚表剂驱也表现出较强的堵塞能力  36-38
    4.2.4 采出井压裂增产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38
    4.2.5 聚表剂驱取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38-40
5 聚表剂驱油经济评价结果  40-52
  5.1 数值模拟研究  40-50
  5.2 不同化学剂驱经济效益评价  50-51
  5.3 油田应用前景  51-52
6 结论  52-53
附图  53-57
参考文献  57-60
作者简介  60

相似论文

  1. 聚表剂驱油水井解堵增渗技术研究,TE357.46
  2. 北一区断东萨Ⅱ10-萨Ⅲ10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P618.13
  3. 大庆油田二三类油层返层注聚配套技术研究,TE357.46
  4. 微生物采油室内填砂岩心模型实验及复合菌石油降粘研究,TE357.9
  5. 采油微生物筛选、鼠李糖脂产脂性能及关键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Q93
  6. 高温油藏聚合物驱及复合驱技术研究,TE357.46
  7. 分子结构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流变性质和驱油效率的影响,TE39
  8. 聚合物驱油机理及高质量浓度聚合物驱油方法的研究,TE357.4
  9. 原油碳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TE357.9
  10. 中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与管理研究,F426.22
  11. 低渗透油层提高采收率实验及理论研究,TE357.46
  12. 聚合物驱降压增注技术及机理研究,TE357.46
  13. 采油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性能研究,TE357.9
  14. 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TE357.9
  15. 高含水调驱过程中滞留油迁移的热动力学分析,TE357.4
  16. 激活胜利油田单12区块内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室内研究,TE357.9
  17. 聚驱后泡沫与AS体系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研究,TE357.46
  18. 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研究,TE357.1
  19. 超级胍胶压裂液技术研究与应用,TE357
  20. 大庆油田北三区西部三元复合驱技术研究,TE357.46
  21. 注氮气泡沫控制水窜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TE357.4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采油工程 >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 热力、混相、化学驱油(EOR,三次采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