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质量星与褐矮星的巡天探测

作 者: 张曾华
导 师: 韩占文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专 业: 天体物理
关键词: 恒星:低质量 褐矮星—巡天
分类号: P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这是一篇关于低质量星和褐矮星的巡天探测的硕士论文。褐矮星是质量介于最小质量恒星和最大质量行星之间的一类新发现的天体。褐矮星早期会发生短暂的氢-氘核反应,最大质量褐矮星早期也会有短暂的氢-氢核反应,核反应停止后褐矮星进入漫长的冷却阶段。褐矮星温度与恒星相比非常的低,其辐射主要集中在近红外波段。第一颗L型矮星是1988年才发现的,而目前正式发现的褐矮星大约只有一千颗。本文综述了褐矮星的研究历史、观测特性以及褐矮星的探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褐矮星巡天探测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我们对已发现的L和T型矮星的Sloan数字巡天(SDSS)和两微米全天巡天(2MASS)的测光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得出了用于从SDSS和2MASS巡天数据库中筛选极冷矮星的颜色和星等限制条件。并利用这个条件从SDSS和2MASS巡天数据库中筛选出了180颗左右的极冷矮星候选体,我们通过SDSS光谱证认了其中36颗M和L型矮星,又利用英国近红外望远镜深场巡天(UKIDSS)测光数据交叉证认了21颗L型矮星,我们还给出这些新M和L型矮星基于SDSS,UKIDSS和2MASS的自行数据。为了确定没有光谱天体的光谱型,我们给出了比先前更为准确的颜色-光谱型关系。第四章详细介绍了上述工作内容。本文第四章的内容是本人一篇科研论文的翻译。在新近的工作中,我们利用上述方法得到了更大数量的极冷矮星候选体。我们将对这些天体的SDSS,UKIDSS和2MASS的测光和天体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另外在这些数据中有三十个天体在SDSS或UKIDSS图象中显示为双星系统,我们将利用丽江2.4米望远镜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观测研究。我们在本文第五章中对新近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12
第一章 前言  12-18
  1.1 褐矮星的研究历史  12-13
  1.2 褐矮星的研究意义  13-14
  1.3 本文研究意义  14-18
第二章 极冷矮星的观测特性  18-24
  2.1 光谱分类  18-19
  2.2 光谱特征  19-24
第三章 极冷矮星的巡天观测  24-32
  3.1 探测方法  24-25
  3.2 SDSS巡天  25-27
  3.3 2MASS巡天  27-28
  3.4 UKIDSS巡天  28-32
第四章 极冷矮星:新发现,自行以及改进的SDSS和2MASS测光颜色光谱型关系  32-54
  4.1 引言  32-33
  4.2 侯选体的测光筛选  33-38
  4.3 UKIDSS交叉证认  38-43
  4.4 颜色-光谱型关系  43-47
  4.5 SDSS红端光学光谱  47-52
  4.6 讨论  52-54
第五章 新近工作以及将来工作计划  54-56
参考文献  56-60
发表文章目录  60-61
简历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基于LAMOST恒星光谱的视向速度精度问题的研究,P141.5
  2. 恒星的光度测量,P141.2
  3. 高精度恒星孔径测光注释,P141.2
  4. 2MASS点源数据库的构建和共生星的近红外分类及演化的研究,P141.91
  5. Blazar天体的光变和CCD测光,P141
  6. Spitzer的FLS巡天:中到远红外光谱能量分布,P141.5
  7. Blazar天体的CCD测光研究,P141.2
  8. IRAS红外选Seyfert1和Seyfert1.5型星系的光谱研究,P141.5
  9. s+r星的r-过程物质吸积及产量估计,P141
  10. 不同星族恒星的年龄—金属丰度关系,P141
  11. 食激变变星的测光分析,P141
  12. 天文图象高分辨重建及空域性质研究,P141
  13. 旋涡星系光度函数与倾角的关系及尘埃消光的统计分析,P141.2
  14.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和恒星SiO脉泽的谱线观测研究,P1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 > 天体物理学 > 实测天体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