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心理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孔诗晓
导 师: 徐富明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基线比例忽略 心理距离 时间距离 社会距离 空间距离
分类号: C9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线比例忽略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个体进行决策和判断时不能充分利用或者忽略基线比例的现象。该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行为与决策中,尤其显著表现在医疗决策领域。自Kahneman和Tversky发现并提出基线比例忽略以来,其他学者在随后的一系列研究中也证实了该现象的存在,并提出和验证了比较经典的心理机制。但是有关基线比例忽略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缺乏和陈旧,且对于其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研究不足。当前基线比例忽略在国内的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本研究主要以心理距离为切入点,探索其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明确两者间的关系,拓展基线比例忽略研究方向。研究一包含两个小实验,均采用2(时间距离:远vs近)×2(基线比例:高vs低)的组间设计,探讨时间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实验1A结果表明竞选决策中存在基线比例忽略,当时间距离远时,基线比例忽略效应减弱,个体更多采用基线信息进行判断;实验1B结果表明疾病风险决策中存在基线比例忽略,当时间距离远时,基线比例忽略效应减弱,个体更多采用基线信息进行判断。研究一的结果验证了时间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同样采用两个2(社会距离:远vs近)×2(基线比例:高vs低)的组间设计,探索社会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实验2A的结果表明,在竞选决策中,基线比例忽略随社会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个体更多采用基线信息进行判断;实验2B的结果发现,在疾病风险决策中,基线比例忽略随社会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但对基线信息的使用并没有表现出与实验2A相同的趋势。上述实验的结果表明了社会距离影响基线比例忽略。研究三同样采用两个2(空间距离:远vs近)×2(基线比例:高vs低)的组间设计,探讨空间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实验3A结果表明竞选决策中存在基线比例忽略,当空间距离远时,基线比例忽略效应减弱,个体更多采用基线信息进行判断;实验3B结果表明疾病风险决策中存在基线比例忽略,当空间距离远时,基线比例忽略效应减弱,个体更多采用基线信息进行判断。研究三的结果验证了空间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四采用2(社会距离:远vs近)×2(时间距离:远vs近)×2(空间距离:远vs近)的组间设计,在前三个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心理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研究,探讨在多种心理距离共存时,各心理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作用间存在何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各心理距离的主效应显著,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心理距离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心理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作用存在补偿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引言  12-14
1 文献综述  14-25
  1.1 基线比例忽略的概念  14-15
  1.2 基线比例忽略的研究范式及应用  15-16
  1.3 基线比例忽略的心理机制  16-19
    1.3.1 双加工理论  16-17
    1.3.2 因果贝叶斯框架  17-18
    1.3.3 相关性  18-19
  1.4 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因素  19-20
    1.4.1 认知能力  19
    1.4.2 年龄  19-20
    1.4.3 基线比例的表述形式  20
  1.5 心理距离  20-23
    1.5.1 心理距离的概念和分类  20-21
    1.5.2 各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  21-22
    1.5.3 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的关系  22
    1.5.4 心理距离的应用  22-23
  1.6 文献总结和问题提出  23-25
2 研究方案  25-28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5
  2.2 研究假设  25-26
  2.3 研究方法  26-28
3 研究一 时间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研究  28-35
  3.1 实验1A  28-31
    3.1.1 研究目的  28
    3.1.2 实验假设  28
    3.1.3 实验方法  28
    3.1.4 实验程序  28-29
    3.1.5 实验结果  29-30
    3.1.6 讨论  30-31
  3.2 实验1B  31-35
    3.2.1 实验目的  31
    3.2.2 实验假设  31
    3.2.3 实验方法  31-32
    3.2.4 实验程序  32
    3.2.5 实验结果  32-33
    3.2.6 讨论  33-35
4 研究二 社会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研究  35-42
  4.1 实验2A  35-38
    4.1.1 研究目的  35
    4.1.2 实验假设  35
    4.1.3 实验方法  35
    4.1.4 实验程序  35-36
    4.1.5 实验结果  36-37
    4.1.6 讨论  37-38
  4.2 实验2B  38-42
    4.2.1 实验目的  38
    4.2.2 实验假设  38
    4.2.3 实验方法  38-39
    4.2.4 实验程序  39
    4.2.5 实验结果  39-40
    4.2.6 讨论  40-42
5 研究三 空间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研究  42-48
  5.1 实验3A  42-45
    5.1.1 研究目的  42
    5.1.2 实验假设  42
    5.1.3 实验方法  42
    5.1.4 实验程序  42-43
    5.1.5 实验结果  43-44
    5.1.6 讨论  44-45
  5.2 实验3B  45-48
    5.2.1 实验目的  45
    5.2.2 实验假设  45
    5.2.3 实验方法  45
    5.2.4 实验程序  45
    5.2.5 实验结果  45-47
    5.2.6 讨论  47-48
6 研究四 多种心理距离共存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研究  48-51
  6.1 实验4  48-51
    6.1.1 研究目的  48
    6.1.2 实验假设  48
    6.1.3 实验方法  48
    6.1.4 实验程序  48-49
    6.1.5 实验结果  49-50
    6.1.6 讨论  50-51
7 综合讨论  51-54
  7.1 心理距离影响基线比例忽略的作用机制  51
  7.2 心理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影响间的作用关系  51-52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52-54
8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9
附录  59-64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64-65
后记  65

相似论文

  1. 日常交际中话语的空间性研究,H0-05
  2. 并购整合中社会距离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F224
  3. 心理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影响,F224
  4. 初探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休克现象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G633.41
  5. 从解释水平理论透视消费者的广告态度,F713.8
  6. 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H314
  7. 小学高年级学生时间维度上的自我价值感的研究,B844.2
  8. 心理距离和认知风格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B842.1
  9. 同情言语行为及其在翻译中的实现,H315.9
  10. 福建省交通时间距离研究,U12
  11. 解释水平对后悔影响的实验研究,B841
  12. 从小说到电影——阐释学视角下对《红高粱》的主体性改编研究,J905
  13.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评述,B84-06
  14.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的嬗变,G206.3
  15. 情绪强度对时间距离的影响,B842
  16. 英语虚拟语气动词用法的认知机制,H314
  17. 认知心理因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主题结构迁移的影响研究,H319
  18. 社会距离对创造性的影响,C912.6
  19. 文化适应模式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20. 心理距离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B842
  21. 行为评价的心理距离效应:控制加工抑或自动加工,B84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管理学 > 决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