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允价值应用现状与动因研究-基于四川省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分析与问卷调查

作 者: 蒋舟
导 师: 毛洪涛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审计学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政策选择 年报数据分析 问卷调查 因子分析
分类号: F2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翻开会计的发展史,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结绳记事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会计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无论是早期通过复式簿记记录还是当前通过财务报告为使用者提供信息,会计计量始终处于整个会计核算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高、可验证性强以及获取方便等特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一直处于会计计量的统治地位。然而,历史成本反映的是历史交易的价格,必然导致其信息相关性低这一固有局限。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严重的储蓄与贷款危机,历史成本这一固有局限被暴露无遗。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不仅没能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示风险,反而误导投资者认为那些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经营业绩“良好”,财务状况“健康”。在这场危机之后,美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开始反思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统治地位,并逐渐倾向于应用公允价值这一更具决策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对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公允价值计量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并有取代历史成本成为第一会计计量属性的趋势。但是,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使其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备受争议。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把争议推向了顶点。虽然公允价值遭到严重的质疑,但是美国SEC依然力挺公允价值。可见,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逆转的。相比国外对公允价值持续不间断的应用,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谓一波三折,从1992年我国发布第一项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开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经历了“不采用——尝试应用——回避应用——大范围应用”四个时期。在国际趋同的要求下,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共17项具体准则涉及公允价值的应用。随着IASB发布IFRS1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我国财政部也于2012年5月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理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但是,正如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司长提到的那样,会计准则的实施比制定更为关键。时至今日,新会计准则已执行五年,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中的认可度、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都值得认真研究。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使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的应用更值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深思。但从目前的学术研究以及对实务界的采访来看,公允价值在我国并未得到有效的应用,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趋同仅仅完成了“形式上”的趋同,“实务上”的趋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是何动因影响了企业应用公允价值值得各方的关注。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立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主体——上市公司,一方面通过年报数据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在四川省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另一方面,结合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四川省80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主要动因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进一步地探讨各主要动因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修订会计准则,稳健地推广公允价值应用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为导论,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以及研究特色及贡献;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从公允价值和会计政策选择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公允价值,特别是公允价值应用动因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为公允价值基本理论分析,分别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的级次与方法以及国内外应用公允价值的历程,归纳总结出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必然性;第四章为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分析,通过年报数据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对四川省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从中发现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公允价值应用的动因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索性的提出了影响公允价值应用的六大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动因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全文的研究内容,构建了一个各动因影响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并通过应用现状体现出来的动态过程;第六章为建议与启示,基于全文的研究观点,针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结合六大主要影响动因,笔者为进一步稳健地推行公允价值提出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上市公司首先根据信息质量和成本因子、利益相关者因子以及政治环境因子三个外部动因的共同影响,判断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允许使用,能否可靠使用。然后充分考虑组织特征因子、财务指标影响因子以及管理层特性因子三个内部动因的影响,最终做出是否应用公允价值的决策。而从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来看,这种内外部动因的共同影响更多的是一种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上市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有意识的规避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导致目前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较窄,应用程度偏低,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有限,违背了我国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的初衷;另一方面,使上市公司在应用公允价值时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导致利润操纵等问题;此外,还导致上市公司披露公允价值信息不充分,并认为公允价值政策相关规定不完善;公允价值信息获取成本高;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企业会计成本等问题。本文的特色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研究的内容上,上市公司对应用公允价值的主观认知方面的问题一直受到我国研究者的忽视。本文着重关注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对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现状、动因以及各动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丰富了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的文献资料。第二,在研究的方法上,本文充分借助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和西南财经大学校管课题的资源,通过年报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从客观和主管两个维度对公允价值应用进行研究。其中,向四川省80家上市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突破了以往我国在公允价值领域以纯经验或者纯理论为主的研究范式。第三,在研究的视角上,本文创新的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和动因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客观的财务数据对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现状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上市公司自身,着重关注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应用与选择动因的主观认知,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研究结论和建议更具说服力。本文的局限与展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资源可以拓展,本文由于研究资源的局限仅对四川省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利用财政部或者证监会的资源,通过向全国范围内的上市公司发放问卷,进一步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同时,也可以向非上市公司发放问卷,通过对比分析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问卷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偏好差异。第二,研究内容可以升华,本文主要讨论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动因是什么。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这些动因是如何影响企业选择应用公允价值,即从影响机理和路径方面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动因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第三,研究方法可以创新,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动因问题进行探索。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法等行为研究的方法对企业进行更直接的研究。由于笔者自身理论知识和研究水平方面的不足,本文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广度和深度上不足的局限,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得到改进。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6
1. 导论  16-2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6-18
    1.1.1 研究背景  16-17
    1.1.2 研究意义  17-18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8-20
    1.2.1 研究方法  18
    1.2.2 研究框架  18-20
  1.3 本文主要特色及贡献  20-21
2. 文献综述  21-28
  2.1 国内外公允价值研究综述  21-23
    2.1.1 国外公允价值研究综述  21-22
    2.1.2 国内公允价值研究综述  22-23
  2.2 国内外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研究综述  23-26
    2.2.1 国外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研究综述  24
    2.2.2 国内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研究综述  24-25
    2.2.3 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研究综述  25-26
  2.3 文献评述  26-28
3. 公允价值基本理论分析  28-35
  3.1 公允价值的定义  28-29
  3.2 公允价值计量  29-31
    3.2.1 公允价值计量的级次  29-30
    3.2.2 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  30-31
  3.3 国内外应用公允价值的历程  31-35
    3.3.1 国外应用公允价值的历程  31-33
    3.3.2 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历程  33-35
4. 四川省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现状分析  35-49
  4.1 研究目的与方法  35-36
  4.2 公允价值的应用不普及  36-41
    4.2.1 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窄,应用程度低  36-39
    4.2.2 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小  39-41
  4.3 应用公允价值的企业存在盈余管理动机  41-44
    4.3.1 金融资产的分类存在盈余管理动机  41
    4.3.2 上市公司更偏好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41-44
  4.4 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不充分  44-45
  4.5 公允价值计量规定不完善,缺乏案例说明  45-46
  4.6 公允价值应用成本高  46-49
    4.6.1 公允价值信息获取难度高  46-47
    4.6.2 公允价值的应用导致企业会计工作成本增加  47-49
5. 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动因分析  49-64
  5.1 研究目的与方法  49-52
    5.1.1 研究目的  49-50
    5.1.2 问卷设计  50
    5.1.3 问卷描述性统计  50-52
  5.2 公允价值应用动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52-56
    5.2.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52
    5.2.2 因子分析结果  52-54
    5.2.3 效度与信度检验  54-56
  5.3 公允价值应用动因的分析  56-60
    5.3.1 组织特征因子  56-57
    5.3.2 财务指标影响因子  57-58
    5.3.3 信息质量和成本因子  58
    5.3.4 利益相关者因子  58-59
    5.3.5 管理层特性因子  59
    5.3.6 政治环境因子  59-60
  5.4 公允价值应用动因的关系分析  60-62
    5.4.1 影响程度分析  60-61
    5.4.2 相关性分析  61-62
  5.5 研究结论  62-64
6. 促进公允价值应用的建议与启示  64-70
  6.1 从政治环境角度促进企业应用公允价值  64-66
    6.1.1 积极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工作,尽早发布切实可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64-65
    6.1.2 在修订会计准则时,可以适当引导企业应用公允价值  65
    6.1.3 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应用指南  65
    6.1.4 适当缩小税法和新会计准则的差异  65-66
  6.2 从信息质量和成本角度促进企业应用公允价值  66-67
    6.2.1 进一步健全我国市场报价机制,培育完善的价格市场  66
    6.2.2 加强资产评估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资产评估行业  66-67
    6.2.3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67
  6.3 从财务指标影响角度促进企业应用公允价值  67-69
    6.3.1 改进并完善现有的公允价值披露模式  67-68
    6.3.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应用公允价值  68
    6.3.3 完善企业评价体系,合理引导企业管理层应用公允价值  68-69
  6.4 研究展望  69-70
参考文献  70-75
附录  75-83
后记  83-85
致谢  85-87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87

相似论文

  1.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2. 普通高校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政策研究,G434
  3. 大学生亲社会交换行为问卷编制及其现状研究,B844.1
  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5. 不匹配信道下耳语音说话人识别研究,TN912.34
  6. 重庆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F276.44
  7. 关于道歉语言行为的中日对比研究,H36
  8.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竞争力测量的实证研究,F224
  9. 公允价值应用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10. 商业银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含量研究,F830.42
  11.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研究,F233
  12. 高校高水平篮球团队凝聚力建设与评价,G841
  13. 开放型区域经济下开放度分析和合作机制探讨,F127
  14. 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F224;G125
  15. 公允价值对金融企业财务信息影响研究,F233
  16. 济南市儿童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R725.6
  17. 基金投资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F832.51
  18. 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研究,F224
  19.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公允价值评估问题分析,F233
  20.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研究,F233
  21. 高师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析,J624.1-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会计 > 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