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商品期货市场动量效应和正反馈交易的实证研究

作 者: 张悦
导 师: 刘锡标
学 校: 云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动量效应 正反馈交易 行为金融 中国商品期货
分类号: F72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动量效应正反馈交易。两个概念均是证券市场上的特殊现象,他们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均无法用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来解释。动量效应最开始指——证券的业绩无论好坏都会持续下去。随着研究的发展,后指股票的价格运动趋势也会持续下去,再后来扩展到了股票的账面收益、净资产、行业利润、成交量等指标的延续。正反馈交易则指交易者根据证券价格短期表现进行交易,在价格上涨时做多,在价格下跌时做空,即“追涨杀跌”。在本文中通过分析,将两个概念等同,并且沿用到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本文对两个概念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比,两者的结论得到相互验证。动量效应通过Debondt和Thaler的实证检验方法,选择时间周期2007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样本为上海商品交易所交易的沪铜、橡胶、燃油、沪铝;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豆一、豆二、玉米、豆粕、豆油;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郑棉、白糖、PTA。得出中国期货市场中,胜者组合,在某些比较短的周期内存在动量效应,比如观察期和持有期分别为(1,4),(2,1),(4,1)等;而对于败者组合,存在反转效应比如(2,1),(2,4),(4,1)等;对于动量交易组合,动量交易组合超额收益率显著大于零的组合仅仅有(1,4)一组。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上的正反馈实证检验,主要对沪铜、橡胶、白糖、玉米进行了周收益率的自相关检验。样本空间是2007.6.1-2012.6.1。从沪铜的自相关检验和橡胶的上涨阶段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期货市场中存在正反馈投机者。当交易品种(例如沪铜、橡胶等)伴随着大成交量大幅波动时,大量非理性投资者不顾交易品种的真实价格,非理性的追涨杀跌,导致品种更剧烈的波动。正反馈交易者这样的行为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减弱了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能力,降低了市场的有效性。本文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和投资者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商品期货市场提出改进意见。另外本文将动量交易策略运用于商品期货市场,也为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提供一种投资参考。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9
第一章 绪论  9-16
  第一节 研究背景  9
  第二节 研究意义  9-10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0-12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1
    二、 本文的框架  11-12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12-13
    一、 研究对象的创新  12
    二、 数据处理的创新  12-13
  第五节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简史  13-16
    一、 初期发展阶段 1988 年~1993 年  13
    二、 清理整顿阶段 1993 年底~2000 年  13-14
    三、 逐步规范阶段 2000 年之后  14-16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6-20
  第一节 动量效应国内外研究评述  16-17
  第二节 动量效应国内研究评述  17-18
  第三节 正反馈交易国外研究评述  18-19
  第四节 正反馈交易国内研究评述  19-20
第三章 动量效应以及正反馈交易的形成机制  20-23
  第一节 动量效应的利润来源  20-21
    一、 横截面方差影响  20-21
    二、 行业因素影响  21
  第二节 正反馈交易心理学基础和来源  21-23
    一、 正反馈交易的心理学基础  21-22
    二、 正反馈交易的产生  22-23
第四章 实证检验  23-38
  第一节 动量效应实证检验  23-27
    一、 研究方法  23-24
    二、 研究方法架构  24
    三、 样本设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24-27
  第二节 样本空间的选择与数据处理  27-33
    一、 样本空间的选择  27
    二、 样本数据的处理  27-28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28-33
  第三节 正反馈交易实证研究  33-37
    一、 实证检验方法  33-34
    二、 检验结果  34-37
  第四节 结论  37-38
第五章 实证结果成因综合分析  38-46
  第一节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特征  38-40
    一、 交易品种有限且创新度不够  38-39
    二、 市场效率低下且投机氛围过重  39-40
    三、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40
    四、 监管模式的滞后  40
    五、 期货理论研究缺乏无法解决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  40
  第二节 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  40-42
    一、 国内外发展状况对比  40-41
    二、 期货市场投资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41
    三、 缺乏机构投资者所造成的影响  41-42
    四、 未来发展前景  42
  第三节 行为金融学角度对成因的分析  42-44
    一、 羊群效应产生的动量效应  42-43
    二、 易得性偏差加上过度自信  43-44
  第四节 本文主要结论与局限性  44-46
    一、 本文的主要结论  44-45
    二、 不足以及未来研究  45-46
参考文献  46-49
附录  49-53
  附录A 观察期与持有期均为 1 周的数据节选  49-50
  附录B 观察期与持有期均为 2 周的数据节选  50-51
  附录C 观察期和持有期均为 4 周的数据  51-52
  附录D 观察期和持有期均为 8 周的数据  52-53
致谢  53-5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54

相似论文

  1. 我国股市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F224
  2. 中国沪市A股反转效应的表现研究,F224
  3. 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下的公司决策非理性分析,F224
  4. 非理性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F832.51;F224
  5. 行为统计套利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应用研究,F224
  6. 机构投资者行为与证券异常收益研究,F832.51;F224
  7. 投资者信心与证券市场表现,F224
  8. 基于交易成本的动量效应分析,F224
  9. 基于多Agent模型的连续双向拍卖金融市场仿真实验研究,F713.35
  10. 基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我国IPO抑价研究,F224
  11.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多叉树期权定价模型,F830.9
  12. 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关系实证研究,F832.51;F224
  13. 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F276.6
  14. 我国金融业A股解禁的股价效应研究,F832.51
  15. 国际黄金市场“异象”的行为金融研究,F224
  16. 中国股市羊群行为及正反馈交易实证研究,F832.51
  17. 美国股票市场交易行为及惯性和反转策略研究,F224
  18. 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及相应的投资策略,F832.51
  19. 中国股市中的行业动量效应研究,F224
  20. 中国股市的动量与反转效应,F224
  21. 筹码供需关系形成的股价涨跌模型及其应用,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中国国内贸易经济 > 商品流通 > 期货贸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