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建设研究

作 者: 陈博之
导 师: 潘席龙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微型金融机构 评级体系 指标设计 分类统计分析
分类号: F832.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过去二、三十年来,国际上微型金融行业发展迅猛,公益性理念与商业化运营相结合这一显著特征使其实践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的微型金融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化微型金融机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成为了金融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不过,小额贷款公司的蓬勃发展,也使得微型金融的概念变得混乱不堪:以“小额”为标签的贷款机构,从单纯的字面上和政策的意图上讲都理应属于微型金融机构的范畴;但有很大一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却并不是真正在做“小额”贷款,而更近似于贷款公司或不吸收存款的“银行”,这偏离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与国际公认的微型金融有背道而驰之嫌。行业的混乱,使得微型金融所应当配套的一些扶持政策如批发贷款、技术支持、税收优惠等工作,不仅无从落实,甚至让整个微型金融在我国饱受诟病。因此,回归微型金融的本源,或将真正的微型金融机构与贷款公司和那些不吸收存款的“银行”区分开来,对微型金融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国外,其微型金融行业发展并不只是盯着基层机构层面,而是努力建设更高层面的协作与监管机制,形成了一个独有的微型金融体系。这其中,评级的作用尤其不容忽视:微型金融机构接受捐助,需要借助评级;获得批发贷款,需要借助评级;上市直接融资,需要借助评级。可以说,评级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微型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独立、公正、公开、透明的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是国际上公认的、行之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远远落后于国外。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考虑了我国微型金融领域特点、能够为机构、市场、监管层等多方主体提供明确信息的评级体系。一方面,在微型金融机构高速增长的同时,可以对这些可能良莠不齐的机构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在对机构进行分级分类评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一些倾斜的政策,确保微型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回到“正轨”。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就是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考虑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建设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基本思路应以借鉴国外著名体系为主、同时综合考虑我国国情。为此,本文将首先研究国外成熟的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做法和特点,总结出国际实践对我们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建设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原则和指标体系;随后,对指标体系进行实地调研,以检验体系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做相应调整;最后,给出对评级体系应用的基本构想和建议。文章围绕上述框架构建,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前人研究成果、文章结构安排、文章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并分析微型金融机构评级的国际实践。第二章论述微型金融的概念及其与相近概念的区分,作为微型金融机构评级内容的基础,并阐述评级的必要性。2.1节论述了微型金融概念及其社会贡献。微型金融最初是作为支持低收入人群的一种经济促进措施发展起来的,在强调为被主流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客户服务的同时,也追求实现自身的财务可持续;国际意义上的微型金融并不是简单的银行服务,而是一种发展工具,它在扶贫、促进农村发展、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2.2节辨析了微型金融与容易相混淆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异同。从内涵和历史的角度上讲,微型金融是小额信贷的扩大与延伸。从服务对象、经营目的和性质上讲,微型金融又不同于中小企业金融、扶贫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只有明确了微型金融的概念,才能够针对微型金融的特点构建评级体系。2.3节则结合我国微型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从机构、市场和监管层三个不同主体的角度,论述了对于微型金融机构的专业化评级的必要性。第三章介绍国际上几大著名的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指标和程序,对其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建设我国的评级体系提供参考。3.1节简要总结了微型金融机构评级的实务进程,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评级进行了分类:从评级机构性质上,将其分为了公益性评级和商业化评级;从评级内容指向上,将其分为了经济绩效评级和社会绩效评级。3.2节介绍了国际上几大著名的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根据各大评级机构的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献,对CAMEL、 PEARLS、GIRAFE、MICRORATE、M-CRIL等评级体系的指标和程序进行了总结。3.3节以IMP-ACT项目的社会绩效评级体系为例,介绍了国际评级体系中社会绩效评级的特点,并对社会绩效评级的国际实践进行了简要评价,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国际上对微型金融机构的社会绩效评级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微型金融福利主义理念的熏陶,认识到微型金融机构自带的社会属性,着力强调机构在扶贫、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贡献;因此,国际上的微型金融机构社会绩效评级,是适应于国外微型金融机构特点的评级方式。在设计我国微型金融机构社会绩效评级指标时,也应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国情、我国微型金融机构特点、以及指标体系所期望达到的导向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指标。第四章是对国际上几大著名的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深入分析。4.1节从评级目的、主要客户、方法特点、评级标准、指标属性等方面比较了3.2节中所叙述的五大评级体系的异同,并在总结这些方面特点的基础上,对每一种评级体系的优缺点做了简要评价。从对国际上不同体系的比较中,得出了国外评级体系在内容大体一致的基础上,又存在着指标较为分散的结论。这给我们借鉴国外经验建设我国相应的评级体系造成了困难。但笔者在仔细研究几大评级体系的二级指标之后发现,虽然有些指标在不同的评级体系中名称不同、公式不同,但是其衡量的领域却是相同的。这启发笔者按照指标含义的实质对二级指标进行重新整理和归纳,并利用统计分析,去检验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几个评级体系中,各大类指标的数目和权重分别是多少、差别到底有多大,以及这几个体系在针对的对象上是否有特定性。4.2节至4.5节以国际上公认的CAMEL、PEARLS和GIRAFE评级体系作为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在一级指标领域研究、二级指标属性研究、二级指标归类研究之后,得到了三大评级体系侧重点各有不同的结论:CAMEL关注的核心是安全和风险;PEARLS关注的核心是财务状况;而GIRAFE关注的核心是管理水平和能力。并指出:关注核心上的差异,与三大指标体系早期所针对的评估对象和评估的基本目标有关。这启示我们在建设我国相应的评级体系时也应该综合考虑评级对象的特征,对不同类型的微型金融机构评级内容各有侧重,做到“有的放矢”。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建设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原则和指标。第五章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我国评级体系的原则。5.1节阐述了国际实践对建设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几大启示:明确评级的目标、关注评级的对象、突出评级的作用。5.2节在综合国外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我国评级体系的六大原则:明确目标、科学制定指标;重视社会绩效、兼顾社会效益;分级分类设定权重、突出机构间的内在差异;全面评价、设定单项最低要求;确保信息质量和时效、实时动态调整;注重赏罚分明、评级结果与政策挂钩。第六章设计了我国评级体系的基本框架。6.1节在第四、五章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评级体系的基本框架,即一级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能力、流动性、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和社会绩效评价。6.2至6.8节对上述各一级指标下所可能涉及的二级指标内容及其属性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资本充足性指标应包含资本充足率、资本规模合规性等两项指标;资产质量指标应包含风险贷款率、不良贷款率、信贷资产占比、资产质量变动等四项指标;管理能力指标应包含经营效率、坏账回收比率、核销比率、信息技术系统、人力资源政策、治理和内控等七项指标;流动性指标应包含存款准备金率、拨备覆盖率、贷款集中度、平均贷款期限以及现金流管理等五项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应包含权益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等两项指标;可持续性指标应包含营业成本覆盖率和财务自足率等两项指标;社会绩效指标应包含贷款投向、平均贷款规模、信用贷款比例、区域覆盖率和社会绩效管理等五项指标。第七章和第八章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检验了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提出了对评级体系应用的基本构想和建议。第七章对我国评级体系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笔者在第六章的框架下,专门设计了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评级体系,并对四川省10家小额贷款公司展开了实地调研测试。调研结果显示,评级体系能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资产、管理、盈利、可持续性和社会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具备较强的区分度。第八章在第七章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评级可以应用的领域的构想。笔者认为可以将评级结果应用到日常监管、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和转制为村镇银行等方面,以更好地通过评级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规范稳健发展。第九章对本文的不足做了解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4-9
ABSTRACT  9-13
目录  13-17
1. 引言  17-24
  1.1 研究背景  17-19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9
  1.3 文献综述  19-22
  1.4 文章结构安排  22
  1.5 文章创新点  22-24
2. 微型金融与微型金融机构评级  24-32
  2.1 微型金融及其社会贡献  24-27
    2.1.1 微型金融的内涵  24-26
    2.1.2 微型金融的社会贡献  26-27
  2.2 微型金融与相似概念之辨  27-29
    2.2.1 微型金融不同于小额信贷  27
    2.2.2 微型金融不同于中小企业金融  27-28
    2.2.3 微型金融不同于扶贫金融  28
    2.2.4 微型金融不同于非正规金融  28-29
  2.3 微型金融机构评级的必要性  29-32
    2.3.1 评级适应了机构的需要  29-30
    2.3.2 评级适应了市场的需要  30
    2.3.3 评级适应了监管的需要  30-32
3. 微型金融机构评级的国际实践  32-44
  3.1 微型金融机构评级的实务进程  32-35
    3.1.1 总述  32-33
    3.1.2 评级机构性质:公益性与商业化  33-34
    3.1.3 评级内容指向:经济绩效评级与社会绩效评级  34-35
  3.2 国际著名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介绍  35-41
    3.2.1 ACCION CAMEL  35-36
    3.2.2 WOCCU PEARLS  36-38
    3.2.3 P1aNet GIRAFE  38-39
    3.2.4 MICRORATE  39
    3.2.5 M-CRIL  39-40
    3.2.6 其他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  40-41
  3.3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评级的社会绩效评级  41-44
    3.3.1 社会绩效评级的国际实践  41-42
    3.3.2 对社会绩效评级国际实践的简要评价  42-44
4. 对国际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再分析  44-51
  4.1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特点  44-46
  4.2 统计思想  46
  4.3 样本来源  46
  4.4 数据处理方法  46-47
  4.5 统计结果及分析  47-51
    4.5.1 一级指标领域研究  47-48
    4.5.2 二级指标属性研究  48-49
    4.5.3 二级指标归类研究  49-51
5. 建设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原则  51-56
  5.1 国际实践对建设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启示  51
  5.2 建设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原则  51-56
    5.2.1 明确评级目标、科学制定指标内容  52
    5.2.2 重视社会绩效、兼顾社会效益  52-53
    5.2.3 分级分类设定权重、突出机构内在差异  53-54
    5.2.4 确保信息质量和时效、适时调整  54
    5.2.5 注重赏罚分明、评级结果与政策挂钩  54-55
    5.2.6 全面评价、设定单项最低要求  55-56
6. 建设我国微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的指标  56-70
  6.1 基本框架  56
  6.2 资本充足性指标  56-57
    6.2.1 资本充足率  57
    6.2.2 资本规模合规性  57
  6.3 资产质量指标  57-60
    6.3.1 风险贷款率  58-59
    6.3.2 不良贷款率  59
    6.3.3 信贷资产占比  59
    6.3.4 资产质量变动  59-60
  6.4 管理能力指标  60-63
    6.4.1 经营效率  60
    6.4.2 坏账回收比率  60-61
    6.4.3 核销比率  61
    6.4.4 信息技术系统  61-62
    6.4.5 人力资源政策  62
    6.4.6 治理  62
    6.4.7 内部控制  62-63
  6.5 流动性指标  63-65
    6.5.1 存款准备金率  63-64
    6.5.2 拨备覆盖率  64
    6.5.3 贷款集中度  64
    6.5.4 平均贷款期限  64-65
    6.5.5 现金流管理  65
  6.6 盈利能力指标  65-66
    6.6.1 权益收益率  65
    6.6.2 资产收益率  65-66
  6.7 持续性指标  66-67
    6.7.1 营业成本覆盖率  66
    6.7.2 财务自足率  66-67
  6.8 社会绩效指标  67-70
    6.8.1 贷款投向  67-68
    6.8.2 平均贷款规模  68-69
    6.8.3 信用贷款比例  69
    6.8.4 区域覆盖率  69
    6.8.5 社会绩效管理  69-70
7. 对评级体系的实地调研:以四川省10家小额贷款公司为对象  70-75
  7.1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简介  70-71
  7.2 小额贷款公司评级体系  71-72
  7.3 调研样本信息  72-73
  7.4 调研结果及分析  73-75
8. 对小额贷款公司评级体系应用的构想  75-79
  8.1 评级结果与日常监管  75-76
  8.2 评级结果与融资支持  76-77
  8.3 评级与税收优惠政策  77-78
  8.4 评级结果与机构转制  78-79
9. 展望  79-80
参考文献  80-83
后记  83-84
致谢  84-86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6

相似论文

  1. 健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前信用评级体系研究,F832.4
  2. 山东省邮政公司本部人员绩效管理体系改进设计,F616
  3. 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F832.4
  4.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常张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U416.217
  5. 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F832.3
  6. F研究所绩效考核研究,G311
  7.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辅导员绩效考核改进方案的设计与实施,G641
  8.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研究,F272
  9. 凯旋泵业有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与实施,F426.4
  10. 基于INTRANET的群体AHP的信用评级系统及其实现,TP393
  11. 信达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F272
  12. 成都市小企业融资现状调研及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实现,F275
  1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研究,F832.33
  14.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实证研究,F272
  15. 西安DICOS公司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设计,F272
  16. 基于专家系统的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TP182
  17.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方案优化研究,U412.352
  18. 新型6-DOF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臂的性能分析与设计,TP242.2
  19. 基于Spring+Ibatis的地震局灾情收集与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0. 数据挖掘技术在采购业务中的应用研究,TP311.13
  21. 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基于KMV模型和第三方资信评级体系的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组织、银行 > 其他金融组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