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影子银行产品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宫跃欣
导 师: 刘澜飚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影子银行系统 资产证券化 流动性创造 稳定性
分类号: F83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7年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造成了对新型金融产品及其中介结构的沉重冲击。自危机发生以来,对本次危机的起因、结果和影响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而新型金融产品及其中介结构在研究中则以“影子银行系统”这样一个整体性概念出现。作为新兴的流动性和信用创造体系,影子银行系统与传统银行部门紧密相连且功能近似,但是其也有不直接吸收存款、杠杆率高、几乎不受国家金融安全监管、资产期限错配、交易链复杂等自身特性。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格局和金融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融创新活动对金融中介部门功能和安全设置的影响大幅提升。影子银行系统作为一系列市场流动性和银行流动性相互转化的金融创新产品和市场机制,对其展开多角度研究是反思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研究金融传导机制,更新金融监管方法和手段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结构重点在于从创新性金融产品入手,建立短期产品维度为主,长期产品维度为辅的研究安排。对于影子银行系统的已有研究中,关注金融产品影响的研究占有相当数量。但其中对短期金融产品的研究最能体现影子银行系统期限错配、累积金融风险的特性。在本文的研究框架中,重点关注的是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repo(回购证券)、MMMF(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这三种短期金融产品。ABCP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明确的商业银行流动性期权”。对实际数据的观察可以发现:虽然危机期间银行借贷是收缩的,但债券融资却是呈增长趋势的。本文以ABCP为观察对象,建立了贷款与债券之间的替代性关联模型。通过对非金融部门资金流向关系的观察,建立了以美国家庭部门、美国借款人部门、欧洲银行部门为主体的全球资金流动体系,完成了金融危机期间银行借贷和债券融资之间的替代性分析。对危机时期的市场表现进行了较好的拟合与解释说明。repo在场外交易市场中是借方和贷方之间、证券与现金之间快速转换的重要媒介。回购证券以其期限短、高流动性的特征成为影子银行系统中“现金”的表现形式。通过对repo市场建立溃逃机制分析,既能观测影子银行系统内部产品传染的作用方式,也能体现影子银行系统期限错配的特性。本文基于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的不同组成形式,及其危机时期的不同重组方式选择,对影子银行系统内部长期基础资产崩溃引发短期衍生产品溃逃的连锁反应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博弈的观点将影子银行系统溃逃机制归结为危机时期不同的重组方式选择,其中基础资产的不同组成则是重组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美国repo市场建立溃逃机制和杠杆影响分析,并结合欧洲repo市场的变动事实,对全球repo市场交易特性予以说明。在本文中,采取观察MMMF市场表现的方式研究影子银行系统与系统性风险的关联,比较MMMF的不同发行形式对其风险分担机制的影响。将MMMF共分为在美国国内发行和离岸发行两种不同的发行方式,从其流动特征、组织形式、持有者支持和持有者类型等几个方面对风险选择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认为,美国国内发行的MMMF产品不论自身的保险机制设置情况如何,风险性高收益性高的资产是其较为偏好的资产类型。而对于离岸发行的MMMF(以欧洲为代表进行分析),其自身因无保障性支持而风险水平较高,但是欧洲MMMF市场的整体风险水平较高,所以离岸产品的风险性并不显著。所以从整体情况来看,MMMF基础资产包含的风险水平是偏高的,应该在未来的市场操作情况中进一步加以规范。在影子银行系统中,MMMF将传统银行零散的资金进行了整合;证券化(ABCP为其中重要参与者)将传统银行的资产转移到表外,增进了市场流动性;repo将金融交易中的债券变成了新的形式的“货币”。再结合影子银行的定义,可以看出:影子银行系统的基底是ABS、MBS等资产证券化的债务融资,通过ABCP、repo、MMMF等金融产品实现了其流动性和期限的转化。而影子银行信用中介流程中也包含了CDO、CDS等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通过影子银行系统的交易链,将上述产品整合成为信用创造的过程。通过上述对国外影子银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已经对影子银行系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在此基础上,将之与中国的金融中介创新活动进行对照,提出建议和可行的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实践应用。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是金融创新活动安全性重建和监管方法改革的契机。中国金融业应借此机会一方面理清已存在的市场风险,提升中国金融产业的市场安全度;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内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创新活动,抓住这次中国金融系统发展的重要机遇。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7
引言  17-23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7-19
    0.1.1 研究背景  17-18
    0.1.2 研究意义  18-19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9-21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21-23
    0.3.1 研究创新点  21-22
    0.3.2 本文的难点和不足  22-2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23-30
  第一节 国外关于影子银行发展研究的综述  23-25
  第二节 国内关于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研究的综述  25-28
  第三节 关于ABCP、repo、MMMF的既有研究  28-30
第二章 影子银行系统的组成  30-80
  第一节 影子银行系统的机构组成  30-33
  第二节 影子银行系统的主要产品  33-69
    2.2.1 资产支持商业证券(ABCP)  34-37
    2.2.2 回购证券(repo)  37-40
    2.2.3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  40-42
    2.2.4 其他重要金融产品(ABS;MBS;CDO;CDS)  42-69
  第三节 影子银行系统的运作方式  69-80
    2.3.1 政府发起的影子银行子系统  72-73
    2.3.2 内部影子银行子系统  73-75
    2.3.3 外部影子银行子系统  75-78
    2.3.4 影子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支持  78-80
第三章 影子银行系统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资产支持商业证券(ABCP)产品的分析  80-96
  第一节 美元资产流动与欧洲银行业扩张  80-85
    3.1.1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  80-81
    3.1.2 本章模型的数据关联  81-83
    3.1.3 相关文献  83-85
  第二节 建立模型基本框架  85-89
  第三节 银行信贷供给  89-91
  第四节 债券投资者信贷供给  91-93
  第五节 金融摩擦的比较研究  93-95
  第六节 本章小结  95-96
第四章 影子银行系统与回购证券(repo)溃逃机制  96-122
  第一节 美国repo市场危机时期的溃逃机制  96-111
    4.1.1 美国repo市场发展历程  96-99
    4.1.2 相关文献  99-102
    4.1.3 美国金融危机时期的repo市场溃逃机制  102-111
  第二节 美国repo市场溃逃对杠杆率水平的影响  111-115
  第三节 欧洲repo市场发展进程  115-117
  第四节 欧美repo市场比较分析  117-120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20-122
第五章 影子银行系统与系统性风险:基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的分析  122-141
  第一节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与风险分担  122-127
    5.1.1 系统性风险与MMMF风险分担机制设置  122-124
    5.1.2 本章模型的理论基础  124-126
    5.1.3 相关文献  126-127
  第二节 差异风险安排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127-137
    5.2.1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发展进程  127-131
    5.2.2 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131-134
    5.2.3 模型假设与构建  134-137
  第三节 MMMF风险特征分析  137-139
    5.3.1 流动特征关系分析  137-138
    5.3.2 组织形式与风险分担  138
    5.3.3 持有者支持  138-139
    5.3.4 风险选择与持有人类型分析  139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39-141
第六章 金融危机中发生重大风险的几种金融产品特点及其症结  141-174
  第一节 ABS&MBS  141-148
    6.1.1 ABS  141-144
    6.1.2 MBS  144-148
  第二节 CDO(担保债务凭证)  148-149
  第三节 CDS(信用违约互换)  149-153
  第四节 影子银行产品间的相互关联  153-156
  第五节 影子银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156-164
    6.5.1 影子银行系统的结构问题  156-157
    6.5.2 影子银行系统的产品问题  157-164
  第六节 影子银行系统问题产生的原因  164-166
  第七节 影子银行系统监管改革实践  166-174
    6.7.1 美国影子银行金融监管改革实践  166-171
    6.7.2 欧洲影子银行金融监管改革实践  171-174
第七章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174-184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174-175
  第二节 中国影子银行运行特性  175-179
    7.2.1 债券市场发展问题  176-178
    7.2.2 “银信合作”  178-179
    7.2.3 融资风险与传导  179
  第三节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问题的改进方法  179-184
    7.3.1 货币政策  180
    7.3.2 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  180-181
    7.3.3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181-184
参考文献  184-194
致谢  194-195
个人简历  195
  个人简历  195
  已发表文章  195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3.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4.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5. 离散非线性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研究,TP13
  6.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7.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8.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9. 复杂布尔网络稳定性问题的研究,O157.5
  10.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1. 辣椒碱/环糊精体系的表征及性能研究,TQ450.1
  12. 无铅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1.6
  13. 气—水可压缩流物质界面的R-M不稳定性研究,O359.1
  14. 鹿血酒的制备、毒理学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TS262.91
  15. 烤烟打叶复烤片烟结构稳定性评价,TS443
  16.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17. 加工条件和冻结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TS251.1
  18.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19. 重组毕赤酵母遗传稳定性的研究及其表达产物猪α干扰素的分离与纯化,S828
  20. 啤酒澄清剂开发与应用研究,TS262.5
  21. 共轭多烯脂肪酸的氧化机制及其稳定性改善,O621.25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世界金融、银行 > 金融组织与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