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作 者: 佘朝霞
导 师: 尹宗成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次贷危机 货币供应量 GDP CPI
分类号: F8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的效应问题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我国经济一方面面临价格上涨压力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投资增长过快引起的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现状。针对该问题,我国政府提出双防目标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我国政府和央行为避免美国次贷危机波及我国经济,陆续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我国进入物价高企,通货膨胀严重的经济时期;次贷危机过后,面临高通胀的压力,央行又频繁上调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随后因欧债危机、日本大地震造成国外经济一片低迷,给我国的出口带来很大的压力,进而造成沿海省份大量出现中小外贸企业倒闭的现象,以及国内由于之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给我国经济带来下行的压力。为保障经济稳定较快发展,央行于2011年底开始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央行根据我国经济形势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虽然让我国避免了次贷危机的冲击,但也使我国经济出现通胀严重和经济增长放缓的现状,所以本文认为2007年至今央行的逆经济风向的货币政策缺乏稳定性与预见性,对经济的调节效果有待实证检验。本文主要通过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的相关货币政策指标的月度数据,这些货币政策指标包括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货币供应量M1、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的效果指标(CPIGDP),运用ADF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以及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200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①无论在适度宽松还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下,用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货币供应量都是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许多因素来抵消货币政策的效应;②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整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不理想的,反而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对消费者物价指数影响较显著。主要是由于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不能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政策预期;③无论在适度宽松还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用货币供应量(M1)和贷款基准利率对产出的影响都不很理想。主要是由于利率非市场化和货币供给内生性较强所致;④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引言  7-15
  1.1 研究背景  7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7-8
  1.3 文献综述  8-12
    1.3.1 国外研究综述  8-10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0-12
  1.4 研究框架  12-15
    1.4.1 研究内容  12-14
    1.4.2 研究方法  14
    1.4.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5
2 研究基础  15-19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15
  2.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15-19
    2.2.1 凯恩斯主义观点  15-16
    2.2.2 货币主义观点  16-17
    2.2.3 理性预期学派观点  17
    2.2.4 新凯恩斯主义观点  17-19
3 数据与计量模型的说明  19-23
  3.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19-20
    3.1.1 数据选取  19
    3.1.2 数据处理  19-20
  3.2 计量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20-23
    3.2.1 ADF 单位根检验  20
    3.2.2 协整检验  20-21
    3.2.3 VAR 脉冲响应检验  21
    3.2.4 VAR 方差分解  21-23
4 我国货币政策分阶段的实证分析  23-59
  4.1 2007 年 1 月至 2008 年 9 月  23-32
    4.1.1 宏观经济形势  23-24
    4.1.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4-26
    4.1.3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26-32
  4.2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12 月  32-40
    4.2.1 宏观经济形势  32-33
    4.2.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33-34
    4.2.3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34-40
  4.3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9 月  40-49
    4.3.1 宏观经济形势  40
    4.3.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40-42
    4.3.3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42-49
  4.4 2011 年 10 月至 2013 年 3 月  49-59
    4.4.1 宏观经济形势  49-50
    4.4.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50-51
    4.4.3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51-59
5 结论和建议  59-61
  5.1 结论  59
  5.2 提高货币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59-61
    5.2.1 加快利率市场化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59-60
    5.2.2 把握货币政策时滞性,提高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60
    5.2.3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减少货币政策的抵消效应  60
    5.2.4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公众对政策的预期  60-61
参考文献  61-64
致谢  64-65
作者简历  65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5

相似论文

  1. 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F224;F293.3
  2.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F224
  3. 日本泡沫经济治理研究,F131.3
  4.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研究,F832
  5. 我国股市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F822.0;F224
  6.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导方向的再研究,F224
  7.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F822.0;F224
  8. 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及其作用,K712.52
  9. 论完善我国政府绿色GDP绩效评估的对策,D630
  10. 次贷危机背景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832.4;F293.3
  11. 基于平滑开关回归模型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F224
  12. 基于结构突变理论的我国GDP时间序列实证分析,F124
  13. 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问题研究,F832.51;F822.0
  14. 透过次贷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改革方向及对我国的启示,F832.1
  15.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F293.3;F224
  16. 具有主客观信息集成特征的经济预测方法及其应用,F224
  17.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F822.0
  18.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F822.0
  19. 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F224
  20. 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研究,F293.3;F224
  21. 以房地产市场为载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F293.3;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中国货币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