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作 者: 杨冬妮
导 师: 黄俶成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废黄河 旅游开发 区域联合 淮安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废黄河是宋朝年间黄河第四次大改道南迁所形成的产物,行经淮安达千年之久。其地理范围横跨整个淮安城北,曾是淮安人民的生命河,现如今成为苏北地区农业灌溉的重要河流之一。淮安废黄河沿岸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具有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此外,淮安废黄河是江苏南部地区所没有的,具有相对竞争优势。为了充分发挥淮安丰富的水体资源优势,创新淮安水体旅游产品,切实促进废黄河水体运输功能向旅游经济功能的转变,应该对废黄河资源进行旅游方面的开发利用。对废黄河进行旅游开发,首先应对其沿岸及周边资源进行考察梳理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在对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现状成分了解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废黄河的旅游开发重新审视,探讨废黄河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比较优势理论、“游憩空间”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遵循现实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高起点大手笔的原则的前提下对废黄河旅游进行开发利用。开发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二是淮安废黄河与苏北大旅游的结合。同时,提出了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一些保障措施,以确保淮安废黄河在旅游方面能够以最小的阻力、最大的支持、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进行开发利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7
第一章 绪论  7-12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背景  7-9
    一、论题空间界定  7
    二、研究内容界定  7-8
    三、研究难点  8
    四、研究背景  8-9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一、研究目的  9
    二、理论意义  9
    三、实践意义  9-10
  第三节 研究思路  10-12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10
    二、研究方法  10-11
    三、研究线路  11-12
第二章 研究基础  12-18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12-13
    一、比较优势理论  12
    二、“游憩空间”理论  12-13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13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3-18
    一、水体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研究  13-14
    二、淮安市水体旅游研究现状  14-15
    三、废黄河相关研究  15-18
第三章 淮安废黄河概况及旅游开发现状  18-27
  第一节 淮安废黄河的历史回顾  18-21
    一、淮安废黄河的由来  18-19
    二、黄河改道对当时淮安地区造成的影响  19-20
    三、废黄河水灾的治理  20-21
  第二节 淮安废黄河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21-25
    一、淮安废黄河旅游资源概述  21
    二、淮安废黄河旅游资源评价  21-25
  第三节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现状  25-27
    一、淮安废黄河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25
    二、淮安废黄河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25-26
    三、淮安废黄河旅游营销现状  26-27
第四章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思路  27-36
  第一节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SWOT分析  27-31
    一、机遇分析  27-28
    二、挑战分析  28
    三、优势分析  28-30
    四、劣势分析  30-31
  第二节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的原则  31-33
    一、现实性原则  31-32
    二、协调性原则  32
    三、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  32
    四、高起点大手笔的原则  32-33
  第三节 淮安废黄河旅游定位  33-34
    一、旅游品牌定位  33
    二、旅游市场定位  33
    三、旅游形象定位  33-34
  第四节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设想  34-36
    一、开发指导思想  34
    二、开发布局设计  34-36
第五章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及保障措施  36-53
  第一节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  36-44
    一、淮安废黄河主题旅游产品开发  36-37
    二、淮安废黄河重点区域旅游开发  37-44
  第二节 淮安废黄河与苏北大旅游的结合  44-48
    一、废黄河与淮安大旅游的融合  44-45
    二、淮安与周边城市的区域旅游联合  45-48
  第三节 淮安废黄河旅游开发保障措施  48-53
    一、各利益相关者之职责  48-50
    二、建立积极高效的营销运作体系  50-51
    三、建立淮安市自身及徐州、宿迁、盐城地区区域旅游管理协调机制  51-5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53-55
  一、本文结论  53
  二、研究展望  53-55
参考文献  55-58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8-59
致谢  59-60

相似论文

  1.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2.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3. 淮安市农民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725
  4. 体验经济视角下芜湖地区体育旅游开发与营销研究,G812.7
  5. 苏北中小学校长培训状况研究,G637.12
  6. 厦门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F592.7
  7. 南京近郊竹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F326.2;F205
  8.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F592.7
  9. 安徽省铜陵市体育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0. 对淮安市实施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程模式的研究,G807.4
  11.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模式探讨,F592.7
  12.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3. 城市滨水区的旅游开发与利用,TU984.18
  14. 建宁县生态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5.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6. 江西省影视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7. 吉安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策略研究,F592.7
  18. 哈萨克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F592.7
  19. 风景名胜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TU984.114
  20. 天府水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21. 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开发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