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研究

作 者: 裴启云
导 师: 杨柳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宁镇扬 区域旅游 旅游同城化 驱动力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综观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缺陷,而地区旅游开发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着力解决这一发展瓶颈的有效尝试就是区域旅游合作。伴随“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政府、企业等各种力量加大力度推动旅游业的区域合作,合作方式与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城化战略强调地区间形象定位、产品开发、营销推广、保障体系等方面打破行政区划,是当前发展环境下相邻地区实现“经济区经济”、最大限度发掘地区潜力的重要发展战略。旅游产业的高关联性决定了旅游同城化发展将成为地区同城化发展的先导,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借鉴作用。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地(简称宁镇扬三地)关系特殊,特以三地为主体,探讨旅游同城化。宁镇扬三地地理位置毗连,文化、经济等关联性大,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并存、居民合作认同度较高、政府机构重视旅游业合作。但镇江和扬州较南京而言旅游业发展水平较薄弱,很大程度上依赖南京的带动。三地旅游同城化发展战略将有效激发三地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改观现有发展劣势,以旅游为先导,拉动其他产业的合作发展。通过综合旅游区域合作、同城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借鉴区域经济增长极、核心-边缘、产业竞争优势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相关地区的发展经验,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主要结论包括:(一)宁镇扬的旅游同城化具备政府支持和较强市场需求两个重要基础因素。(二)宁镇扬三地实现旅游同城化具备政府态度和发展机遇、旅游需求条件和旅游生产要素等核心驱动要素和旅游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旅游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旅游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等辅助驱动要素。(三)构建了宁镇扬实现旅游同城化的路径。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的发展模式是南京为增长极的吸引带动型;旅游宣传口号设定为:江河交汇处名城,文化旅游宁镇扬;旅游线路设计融汇历史文化、水文化、美食、宗教、战争等因素;营销推广应继续贯彻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合作营销的模式,体现地区特性,策略多元化;建立区域性的旅游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投诉处理机制,对接三地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和旅游科研能力等将会极大的促进三地一体的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期望本研究能够对宁镇扬地区旅游业转型发展有所裨益,有效联系苏南与苏中旅游经济发展,拉动苏北旅游,对其他实施旅游同城化发展战略的区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10
第一章 绪论  10-15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0-11
    一、区域联合发展成为主流趋势  10
    二、顺应地区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0-11
    三、宁镇扬地区旅游业合作的逐步深入  11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1-12
    一、研究意义  11-12
    二、研究目的  12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3
    一、研究方法  12-13
    二、技术路线  13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5
    一、研究思路  13-14
    二、主要内容  14-15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15-26
  第一节 同城化现象及形成机理研究  15-16
    一、同城化现象研究概况  15
    二、同城化现象及其机理分析  15-16
  第二节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概述  16-21
    一、对都市圈、城市群等相关区域合作模式的研究  16-18
    二、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述评  18-20
    三、相关区域合作模式与战略对同城化的借鉴作用  20-21
  第三节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一、同城化现象及其机理研究的不足  21
    二、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不足之处  21
    三、本文研究视角  21
  第四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26
    一、相关概念界定  21-23
    二、理论基础  23-26
第三章 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的背景分析  26-52
  第一节 宁镇扬三地关联度分析  26-36
    一、宁镇扬地区区位时空分析  27-30
    二、宁镇扬三地旅游资源关联度分析  30-36
  第二节 宁镇扬三地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6-40
    一、宁镇扬三地经济发展现状  36-38
    二、宁镇扬三地旅游业发展现状  38-40
  第三节 宁镇扬旅游同城化发展认知现状  40-52
    一、宁镇扬地区政府机构态度  40-43
    二、宁镇扬地区社会民意认知  43-52
第四章 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的驱动力  52-60
  第一节 旅游同城化的一般驱动力  52-53
    一、基础要素的驱动  52
    二、旅游资源的驱动  52
    三、政府的驱动  52
    四、供求矛盾的驱动  52-53
  第二节 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的驱动力  53-60
    一、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政府组织对旅游业的态度驱动  53-55
    二、旅游需求驱动  55
    三、旅游产业生产要素驱动  55-57
    四、旅游产业结构和竞争驱动  57-58
    五、旅游企业发展战略驱动  58-59
    六、旅游相关产业和产业要素驱动  59-60
第五章 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的推进路径  60-74
  第一节 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的模式选择  60-61
    一、一般模式  60
    二、宁镇扬地区旅游同城化模式  60-61
  第二节 宁镇扬旅游形象定位与旅游产品开发  61-65
    一、宁镇扬地区旅游形象定位  61-63
    二、宁镇扬地区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63-65
  第三节 适应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的旅游营销推广策略  65-68
    一、营销主体选择  65
    二、品牌营销策略  65-66
    三、促销策略  66-68
  第四节 宁镇扬旅游同城化保障体系的营建  68-74
    一、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稳固的旅游合作组织  68
    二、出台三地一体的旅游同城化规划  68-69
    三、地区间利益合理分配的机制构建  69
    四、区域内旅游投诉处理机制构建  69-70
    五、三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对接  70-72
    六、旅游同城化发展的人才与科研保障  72-74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4-75
  一、结论  74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74-75
参考文献  75-80
附录  80-86
致谢  86-8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7-88

相似论文

  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驱动力分析,F293.2
  2. 黑河源区湿地动态变化分析及驱动力分析,P931.1
  3. 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方政府竞合关系研究,F592.7
  4. 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F592.7
  5. 顺昌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F301
  6. 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森林格局动态研究,S731.2
  7. 石河子与沙湾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研究,F592.7
  8.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力与实现机制研究,F270
  9. 若尔盖高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S759.9
  10. 汉源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P90
  11. 基于TOPSIS法的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F224
  12. 基于3S技术的黄龙山林地资源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S771.8
  13. 近二十年薛家湾镇城镇扩展研究,F299.2
  14. 基于3S技术的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变化及驱动力研究,S718.5
  15. 宁镇扬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F832.7;F127
  16. 湖南环洞庭湖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F592.7
  17. 基于区域合作的潍坊旅游业发展研究,F592.7
  18. 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研究,F49
  19. 泰安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F592.7
  20. 汾河河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F301
  21. 1991-2006年无锡市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变化,F301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