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作 者: 南宇
导 师: 杨永春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 区域合作 旅游网络 旅游空间结构 城市旅游圈层结构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著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著,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三、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三,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7
第一章 绪论  17-37
  1.1 西北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17-19
    1.1.1 独特的地理环境  17
    1.1.2 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17-18
    1.1.3 西北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18-19
  1.2 研究背景  19-20
    1.2.1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趋势  19-20
    1.2.2 跨区域空间合作研究视角的忽略  20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20-27
    1.3.1 跨区域合作视角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21
    1.3.2 跨区域合作下西北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和提升的现实意义  21-27
  1.4 相关概念与界定  27-31
    1.4.1 区域旅游合作  27
    1.4.2 旅游产业、旅游企业  27-28
    1.4.3 旅游市场、旅游客源市场  28
    1.4.4 区域旅游竞争  28-29
    1.4.5 城市旅游竞争力  29
    1.4.6 旅游网络、旅游空间结构  29-30
    1.4.7 城市群、城市带、旅游圈、都市圈  30-31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31-35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35-36
    1.6.1 研究方法  35
    1.6.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35-36
  本章小结  36-37
第二章 基础理论、综述与依据  37-62
  2.1 相关理论  37-41
    2.1.1 基础理论  37-41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41-50
    2.2.1 国外研究  41-43
    2.2.2 国内研究  43-50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内涵与模式  50-55
    2.3.1 区域合作理论内涵与机制  50-52
    2.3.2 一般模式  52-53
    2.3.3 典型模式  53
    2.3.4 增长模式  53-55
    2.3.5 树立战略联盟意识,增强区域旅游合作  55
  2.4 区域旅游竞合  55-58
    2.4.1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  56
    2.4.2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行为模式  56-57
    2.4.3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57
    2.4.4 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  57-58
  2.5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的差异化  58-61
    2.5.1 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差异  59
    2.5.2 旅游产品组合的差异性  59
    2.5.3 旅游品牌提升的差异性  59-60
    2.5.4 旅游产业合作的差异化  60
    2.5.5 旅游企业合作的差异化  60
    2.5.6 旅游市场的差异营销  60
    2.5.7 完善旅游支撑体系的差异化  60-61
    2.5.8 旅游产业集群竟合的差异化  61
  本章小结  61-62
第三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62-104
  3.1 发展现状及问题  62-70
    3.1.1 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62-67
    3.1.2 旅游产品、品牌、商品竞争力参差不齐  67
    3.1.3 旅游线路规划不合理  67-68
    3.1.4 支撑体系瓶颈问题突出  68
    3.1.5 旅游市场空间存在劣势  68-69
    3.1.6 城市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69-70
  3.2 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体系  70-74
    3.2.1 模型建立  70-71
    3.2.2 相关指标估算及分析  71-73
    3.2.3 西北旅游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  73-74
  3.3 西北分省区产业结构分析  74-83
    3.3.1 陕西旅游产业规模  74-76
    3.3.2 新疆旅游产业规模  76-77
    3.3.3 甘肃旅游产业规模  77-80
    3.3.4 青海旅游产业规模  80-81
    3.3.5 宁夏旅游产业规模  81-82
    3.3.6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评价分析  82-83
  3.4 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83-102
    3.4.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83-94
    3.4.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分析研究  94-101
    3.4.3 西北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评价  101-102
    3.4.4 共建客源市场  102
  本章小结  102-104
第四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组织  104-117
  4.1 网络、圈层结构理论  104-109
    4.1.1 旅游网络  104-109
  4.2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  109-112
    4.2.1 共筑大西北旅游网络  109-112
  4.3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  112-113
  4.4 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113-116
    4.4.1 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  113
    4.4.2 旅游空间网络化演进  113-114
    4.4.3 空间集群化格局的构建  114-115
    4.4.4 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  115
    4.4.5 城市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115-116
  本章小结  116-117
第五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117-150
  5.1 西北五省区城市发展现状  117-118
    5.1.1 重点旅游城市  117-118
    5.1.2 基于“X”型轴线,开发城市经济带  118
  5.2 西北五省区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118-140
    5.2.1 旅游节点等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视角  118-131
    5.2.2 等级划分依据和结果:层级梯度中心  131-137
    5.2.3 西北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  137-138
    5.2.4 等级划分标准  138-140
  5.3 旅游线路分布视角  140-142
    5.3.1 西北区旅游线路分布现状  140-141
    5.3.2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与划分  141-142
  5.4.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  142-149
    5.4.1 原则和思路  142-143
    5.4.2 跨区域旅游线路整合  143-149
  本章小结  149-150
第六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优化与实施方略  150-169
  6.1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150-154
    6.1.1 西北五省跨区域合作  150-151
    6.1.2 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提升  151-152
    6.1.3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梯度构建旅游圈(层)  152-154
  6.2 实施的策略  154-167
    6.2.1 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  154-155
    6.2.2 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155-158
    6.2.3 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协作网络  158-159
    6.2.4 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  159-162
    6.2.5 圈层的构建  162
    6.2.6 逐级推进西北各省区“城市旅游经济圈”  162-167
  本章小结  167-169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169-171
  7.1 主要结论  169-170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170-171
参考文献  171-180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180-182
致谢  182

相似论文

  1. 东亚金融合作研究,F833.1
  2. 新疆旅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F724.6
  3. 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F592.7
  4. 基于地统计学理论的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F592.7
  5. 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F592.7
  6. 河北省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F592.7
  7. 焦作市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TU984.18
  8. 公路交通对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的初步研究,F542;F224
  9. 唐山市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F592.7
  10. 沈阳经济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TU984.18
  11. 基于旅游流集散的韶山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探析,F592.7
  12. 泾川县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F592.7
  13. 福州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F592.7
  14. 湖南“3+5”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F592.7
  15. 东北三省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F427;F224
  16. 中日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比较研究,F593.13
  17.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休闲旅游研究,F592
  18.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及测度,F592.7
  19. 浙江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F592.7
  20. 基于点轴理论的福建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F592.7
  21. 基于高速公路的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分析,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