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市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来自A股保盈和保增长公司的经验证据

作 者: 霍冉
导 师: 郑梅莲
学 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权衡 保盈和保增长公司
分类号: F27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真实盈余管理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已同应计盈余管理一道,成为研究公司如何实施盈余管理的两大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如何运用这两种手段,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外研究发现,在管理层实施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着权衡关系。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行为,还有待研究。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保盈和保增长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性进行了验证,并着重对其权衡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存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在实施盈余管理时会对二者进行权衡。这种权衡主要表现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因素和实施顺序两个方面。第一,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程度取决于不同方式成本因素的相对影响。其中,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因素来自外部监管和会计弹性两方面,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因素则包括公司的行业地位、财务状况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当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受到更强的外部监督和更多的会计弹性约束时,应计盈余管理的实施程度会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程度会提高;反之,当公司处于行业地位弱势,财务状况不佳或者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重点关注时,真实盈余管理将受到约束,此时,应计盈余管理的实施程度会提高,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程度则会降低。第二,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间存在着基于时序性的替代关系。为了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管理层在真实盈余管理实施后会根据已实现的真实盈余对应计盈余管理总量进行调整,应计盈余管理的实施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的未预期值负相关。正是管理层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这两种决策构成了上市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提供了证据,对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3
  1.1 选题背景  9-10
  1.2 研究意义  10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0-11
  1.4 研究思路和本文结构安排  11-12
  1.5 本文的创新点  12-13
2 文献综述  13-17
  2.1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内涵  13-15
    2.1.1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  13-14
    2.1.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性  14-15
  2.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互关系  15-17
    2.2.1 管理层同时实施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15-16
    2.2.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实施成本的影响因素  16-17
    2.2.3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顺序  17
  2.3 小结  17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7-22
  3.1 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假设  18-19
  3.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假设  19-22
    3.2.1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因素权衡假设  19-21
    3.2.2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顺序权衡假设  21-22
  3.3 小结  22
4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22-30
  4.1 样本选择  23-25
    4.1.1 数据来源  23-24
    4.1.2 盈余管理公司的界定  24-25
  4.2 研究设计  25-30
    4.2.1 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  25-26
    4.2.2 应计盈余管理的计量  26-27
    4.2.3 样本偏误的修正  27-28
    4.2.4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的检验模型与变量  28-30
5 实证分析  30-43
  5.1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30-31
  5.2 保盈和保增长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性  31-34
    5.2.1 盈余管理存在性模型  31-32
    5.2.2 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  32
    5.2.3. 盈余管理存在性模型回归结果  32-34
  5.3 潜在样本偏误修正——Heckman过程第一阶段  34-36
  5.4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Heckman过程第二阶段  36-41
  5.5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时序性检验  41-42
  5.6 稳健性检验  42-43
6 结论与展望  43-47
  6.1 研究结论  43-44
  6.2 政策建议  44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44-47
    6.3.1 研究局限性  44-45
    6.3.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45-47
参考文献  47-51
附录  51-53
致谢  53-55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5

相似论文

  1. 基于模糊集和马尔可夫链的优化算法研究,O224
  2. A公司电梯部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F426.4
  3. 我国共同犯罪分案诉讼问题研究,D925.2
  4. 刑事诉讼中的私人不法取证研究,D925.2
  5. 近现代科技立法价值取向的冲突与选择,D922.17
  6. 横向并购控制中的效率因素分析,F271
  7. 我国人体器官异体移植的伦理问题研究,B82
  8. 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的效力,D923.6
  9. 论新闻自由权,D921
  10. 无人飞行器自主航路规划技术及仿真研究,V249.1
  11. 遗嘱自由法律限制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定位,D923.5
  12. 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F275;F224
  13. 制造业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F224
  14. 上市公司异常高额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F275
  15. 盈余管理动机、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F224
  16. 基于战略角色的制造企业竞争优先权选择研究,F425
  17. 论污点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925.2
  18. 内隐/外显学习动态权衡观和英语教学,H319
  19.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普遍现象的实证研究,F275
  20.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F293.33
  21. 竞争优先权集成关系模型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财务管理 > 企业会计核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