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研究-基于知识流动视角

作 者: 张小莲
导 师: 杜伟锦
学 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本土企业 竞争型创新互动 知识流动
分类号: F27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本土企业两者结合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主体。利用跨国公司丰富的资源与本土企业特有的本土资源相融合,通过组织间的互动获取外部知识,彼此进步,实现双赢。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两者的互动早已从传统的“技术溢出—技术吸纳”过程演变成了国际化的知识与本土知识不断融合的创新型互动关系。创新互动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知识流动的过程,这种互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双向知识流动的学习吸收实现共赢,而知识势差是知识流动的源动力,即是影响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的重要因素。竞争型创新互动是当互动双方为直接的竞争对手时,通过博弈行为从对方的产品和工艺中吸取知识,加以整合,以实现达到或超越竞争对手技术水平的一个动态过程。其本质是一个博弈过程,分为竞争过程及响应过程。为了揭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竞争型创新互动的过程,本文以知识流动的角度来探讨此过程,完善现有两者的互动过程研究,为振兴本土企业提供帮助。研究过程中,通过知识流动过程的理论及竞争互动理论分析,构建了两者竞争型创新互动理论模型。将竞争型创新互动分为主体内部的知识互动及主体间的知识互动过程,并认为知识势差是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的驱动因素。通过华为与思科一组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的分析。本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论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对研究所用到的创新互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说明和综述,主要介绍创新互动基本内涵、类型、作用、特征,及知识流动过程理论;第三部分说明了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的理论基础为第四部分案例分析提供理论支持。提出知识势差的变化是引发竞争型创新互动的驱动因素影响了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中的响应速度;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思科与华为在核心路由器方面的竞争互动单组案例,进一步描述竞争型创新互动的实现过程;第五部分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当面对竞争型创新互动时给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以本土企业的角度,提出实现赶超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及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6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2
    1.2.1 研究目的  11
    1.2.2 研究意义  11-12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4
    1.3.1 研究内容  12-13
    1.3.2 技术路线  13-14
  1.4 研究方法  14-15
  1.5 本文创新点  15-16
2 文献综述  16-26
  2.1 创新互动的理论综述  16-22
    2.1.1 创新互动的基本内涵  16-18
    2.1.2 创新互动的类型  18-19
    2.1.3 创新互动的作用  19-20
    2.1.4 创新互动的特征  20-22
  2.2 知识流动的过程理论综述  22-26
3 跨国公司本土企业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理论分析  26-37
  3.1 竞争型创新互动的内涵  26-27
  3.2 竞争型创新互动的实现过程  27-31
  3.3 知识势差对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的影响  31-37
    3.3.1 知识势差的内涵  31-32
    3.3.2 知识势差对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中响应速度的影响  32-37
4 基于华为与思科的竞争创新互动案例分析  37-51
  4.1 研究设计  37-38
    4.1.1 研究方法  37
    4.1.2 研究样本  37-38
  4.2 华为与思科简介  38-39
  4.3 华为与思科在路由器方面竞争型创新互动案例分析  39-45
    4.3.1 华为与思科竞争型创新互动的实现过程  39-42
    4.3.2 华为与思科的知识势差对竞争型创新互动过程的影响分析  42-45
  4.4 华为与思科竞争型创新互动产生的结果与讨论  45-51
    4.4.1 案例分析的结果验证理论分析  45-47
    4.4.2 竞争型创新互动是一种实现本土企业赶超的途径  47-49
    4.4.3 企业战略配合不同阶段竞争型创新互动的变化是必要的  49-51
5 通过竞争型创新互动提升本土企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51-58
  5.1 本土企业角度的对策建议  51-53
    5.1.1 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减小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间知识势差  51-52
    5.1.2 增强本土企业的吸收学习能力,实现知识再创新  52
    5.1.3 适应全球经济环境,不断调整企业战略,实现赶超  52-53
    5.1.4 调整本土企业文化,积极开展国内外各种创新合作  53
  5.2 政府角度的对策建议  53-58
    5.2.1 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本土建立高层次的研发机构  54
    5.2.2 增加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改革科研体制  54-55
    5.2.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保证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供给  55-56
    5.2.4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56
    5.2.5 建立科技园区,为知识流动创造空间便利  56-58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58-60
  6.1 研究结论  58
  6.2 本文的局限性  58-59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59-60
致谢  60-62
参考文献  62-67
附录 1:案例数据库  67-71
附录 2:案例研究方案  71-72
附表 3:华为与思科路由器方面专利申请数据  72-73
附录 4: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73

相似论文

  1. 邱博公司营运资本管理问题的研究,F275
  2. SAPERP系统在SCHOOT集团财务管理控制中的运用研究,F270.7
  3. 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F832.6;F224
  4. 区域间知识流动网络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5. 跨国公司专利战略的发展与我国的应对策略,G306
  6. 垂直专业化对中国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F279.2;F224
  7. 知识流动下集群合作与孵化器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研究,F276.44;F224
  8. 知识流动视角下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F426.6;F224
  9. 本土日化品牌突围的战略选择,F426.72
  10. 康奈可(中国)母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研究,F426.471
  11. 外资代工模式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市场环境研究,F279.2
  12. FDI对我国制造业研发知识存量的影响研究,F424;F832.6
  1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上市跨国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F276.7;F224
  14. 基于FDI集聚的知识转移研究,F224
  15.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研究,F832.6
  16. 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分析与评价研究,F224
  17. 跨国公司驱动型产业集群中本土企业的成长问题研究,F276.7
  18.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本土企业成长及我国对策研究,F270
  19. 跨国公司R&D区位选择决策因素及我国对策研究,F273.1;F224
  20. 国际会计法律问题研究,F233
  21. 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及经营业绩研究,F125.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生产管理 > 企业技术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