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作 者: 张立芳
导 师: 杨印生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工程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城乡协调 转移 系统 自组织 有序 协同 调控
分类号: F323.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都是城乡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城乡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这样的经验观察与理论启发,本研究运用系统思维构建了一个由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农村子系统和城市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将这个大系统的演变目标确定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运用复杂性科学理论、自组织理论对这个系统进行了分层次研究,分别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农村子系统和城市子系统的状态,尤其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的状态变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影响三个子系统协同状态的序参量指标体系,利用相关评价模型对各个子系统的有序度、整个大系统的有序度以及协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发现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协同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波折很多,但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该系统正步履维艰地向着整体协调发展。总结各国(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之后,本研究认为要想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目标,必须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农村子系统和城市子系统的协同序参量进行调控,并抓住造成整个系统协同性不协调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城乡间的协同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运用保护系统内部自组织、维护农业剩余劳动力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调控手段,尽力消除一切系统发展中的障碍,通过促进三个子系统间畅通无阻的协同与自组织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本研究共分为八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阐明研究背景与意义,提出问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与专题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并说明本研究主要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理论分析:对基础理论和重要概念做了分析与界定,并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构成、内涵、特征与环境,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协同性分析与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状态分析: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的演变历史进行了划分,然后对该子系统的三个重要状态变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数据翔实的研究。第四章——中国城市子系统和农村子系统状态分析:对中国城市子系统和农村子系统的状态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述:一是历史发展进程;二是存在的问题;三是分别计算了两个子系统的重要状态变量——城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承载潜力和农村的农业资源容纳劳动力能力,并进行比较;四是探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子系统和农村子系统的正负效应。第五章——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性分析:首先阐释清楚有序转移系统的协同性机理,然后明确了协同性评价思路与评价内容、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从而为有序转移系统的协同性评价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运用频度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因素关联度分析法构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序参量指标体系,采用协同性评价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1983-2011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有序度、整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整系统向着有序的趋势发展,但有序发展程度不高,大部分时间点处于不协调的状态。第六章——国内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发展经验借鉴:对英国、美国、日本三个典型西方发达国家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两个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吸收它们的有益经验;对巴西、印度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发展的过程进行考察,吸取它们的教训。从中吸取了可资借鉴的调控思路与方式,即工业化、城市化与劳动力非农化、农业现代化应协调发展,农业的充分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实施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等,而政府是这些调控措施的主导者。第七章——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调控研究:结合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实际,研究了协同调控机理,抓住造成整个系统协同性不协调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确定了城乡间的协同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运用保护自组织、维护农业剩余劳动力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调控手段,尽力消除一切系统发展中的障碍,通过促进三个子系统间畅通无阻的协同与自组织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第八章——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基于本研究的全部分析过程,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后续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1章 绪论  12-28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14
    1.1.1 选题背景  12-13
    1.1.2 选题意义  13-14
  1.2 文献综述  14-24
    1.2.1 相关研究  14-21
    1.2.2 专题研究  21-24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24-26
    1.3.1 研究内容  24-25
    1.3.2 论文结构  25-26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6-28
    1.4.1 研究方法  26-27
    1.4.2 技术路线  27-28
第2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理论分析  28-52
  2.1 相关理论基础  28-37
    2.1.1 复杂性科学理论  28-30
    2.1.2 自组织理论  30-33
    2.1.3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33-37
  2.2 重要概念界定  37-42
    2.2.1 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民工  37-39
    2.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39-42
  2.3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构成与内涵  42-46
    2.3.1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构成  42-46
    2.3.2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内涵  46
  2.4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特征与环境  46-51
    2.4.1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特征  46-48
    2.4.2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环境  48-51
  2.5 本章小结  51-52
第3章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状态分析  52-86
  3.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  52-65
    3.1.1 建国后无序转移阶段(1949~1977年)  52-54
    3.1.2 改革开放后无序转移阶段(1978~1999年)  54-58
    3.1.3 21世纪后有序转移启动阶段(2000年以后至今)  58-65
  3.2 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状态变量分析  65-84
    3.2.1 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  65-71
    3.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质量  71-76
    3.2.3 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分布  76-84
  3.3 本章小结  84-86
第4章 中国城市子系统和农村子系统状态分析  86-104
  4.1 城市子系统状态分析  86-89
    4.1.1 中国城市发展历程  86-88
    4.1.2 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88-89
  4.2 农村子系统状态分析  89-91
    4.2.1 中国农村发展历程  89
    4.2.2 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89-91
  4.3 城市子系统与农村子系统重要状态变量协同分析  91-95
    4.3.1 城市子系统农业剩余劳动力承载潜力分析  91-93
    4.3.2 农村子系统农业资源容纳劳动力能力分析  93-94
    4.3.3 两个状态变量协同性分析  94-95
  4.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子系统的影响分析  95-103
    4.4.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子系统的正面影响  96-102
    4.4.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子系统的负面影响  102-103
  4.5 本章小结  103-104
第5章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性分析  104-130
  5.1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性机理  104-108
    5.1.1 协同、自组织与涌现  104-105
    5.1.2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的协同、自组织与涌现  105-108
  5.2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性评价思路与评价内容  108-109
    5.2.1 评价思路  108
    5.2.2 评价内容  108-109
  5.3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性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  109-111
    5.3.1 评价模型  109-111
    5.3.2 评价标准  111
  5.4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111-118
    5.4.1 指标初选  112-113
    5.4.2 指标分组与筛选  113-118
  5.5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性评价  118-122
    5.5.1 计算序参量贡献值  118-121
    5.5.2 确定序参量权重  121-122
    5.5.3 计算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  122
  5.6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有序度与协同度特征分析  122-128
    5.6.1 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与城市子系统有序度变化特征分析  123-125
    5.6.2 农业剩余劳动力子系统与农村子系统有序度变化特征分析  125-127
    5.6.3 城市子系统与农村子系统有序度变化特征分析  127
    5.6.4 有序转移系统有序度与协同度变化特征分析  127-128
  5.7 本章小结  128-130
第6章 国内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发展经验借鉴  130-146
  6.1 西方发达国家经验  130-137
    6.1.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130-134
    6.1.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调控经验借鉴  134-137
  6.2 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经验  137-140
    6.2.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137-139
    6.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调控经验借鉴  139-140
  6.3 发展中国家教训  140-142
    6.3.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140-141
    6.3.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发展调控教训借鉴  141-142
  6.4 经验借鉴  142-144
  6.5 本章小结  144-146
第7章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调控研究  146-165
  7.1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调控机理  146-149
    7.1.1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调控方式  146-148
    7.1.2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调控对象与主体  148-149
  7.2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系统协同性不协调的主要矛盾分析  149-158
    7.2.1 城市子系统与农村子系统之间协同不协调是最突出的矛盾  149-156
    7.2.2 城市子系统与农村子系统之间协同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分析  156-158
  7.3 基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协同调控研究  158-163
    7.3.1 消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有序转移系统内部的自组织  159
    7.3.2 施控主体的调控应以服务为主,维护有序转移系统内部个体权益  159-161
    7.3.3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有序转移系统整体协调目标  161-163
  7.4 本章小结  163-165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65-167
  8.1 主要结论  165-166
  8.2 研究展望  166-167
参考文献  167-173
附表  173-177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77-178
致谢  178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3. 分布式移动多载舰OTHR系统姿态测量方法的研究,P228.4
  4.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5. 微细线切割往复走丝机构的设计及控制系统的研究,TG484
  6.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7. 陀螺稳定跟踪平台研究,V241.5
  8. 卫星光通信粗瞄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故障诊断,V443.1
  9.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算法研究,V249.328
  10. 金属蜂窝与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V215.4
  11.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12.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13. 基于LAH032.905标准的汽车点火线圈终检系统研究,U472.9
  1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15. 基于感性负载的车身网络控制系统,U463.6
  16.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17. 船用舵机电液伺服单元单神经元PID控制,U666.152
  18. 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若干问题分析,TU831.6
  19. 添加剂减阻技术在集中供暖系统中的节能应用,TU995
  20.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1. 热风送粉改为乏气送粉系统的方法和关键设备的研究,TK223.25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