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

作 者: 张坤朋
导 师: 李恒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西方经济学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粮食主产区 产业结构
分类号: F32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一直被学者所关注,这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毫无疑问,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大发展,当我国凭借着此优势紧锣密鼓的布置下一个黄金发展期时,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我国脆弱的经济链条面临崩溃,我们这时清醒的认识到,经济结构的转变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点。粮食主产区这个特殊的区域,兼具着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同时也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区域,由于粮食主产区的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因而其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作为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粮食主产区,其产业结构将会受到农村劳动力怎么样的影响呢?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文章首先进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根据钱纳里的观点做出影响机制分析图,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影响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的;接着对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搜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6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时间选定为2003年-2010年,组成面板数据,界定因变量为粮食主产区三产的产值,自变量为进出口额、技术创新水平和农村劳动力流动量,运用混合估计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结合Hausman检验分别对三产产值做多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2003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呈“M”型,即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程度相当,而对第二产业具有很小的影响,本文认为这是因为粮食主产区欠发达的第二产业所造成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有双向拉力作用,表明粮食主产区的产业结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阶段,但第三产业的影响系数略大于第一产业,所以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省内流动有利于粮食主产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农业增长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农村劳动力流动量,积极引导农村劳动者向二三产业和二三线城市流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0-11
  二 文献综述  11-15
    (一) 人口流动理论概述  11-13
    (二)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结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  13-15
  三 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与不足  15-18
    (一) 研究思路概述  15-16
    (二)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16-18
第二章 文章研究的相关概念的选择  18-24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  18-21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特征  18-19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  19-20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特征  20-21
  二 粮食主产区的特征  21-22
  三 经济结构形式  22-24
    (一) 社会生产关系  22
    (二)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  22-23
    (三) 涵盖范围大小  23
    (四) 不同的领域  23-24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升级影响机制分析  24-36
  一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25-28
    (一) 理性小农和生存小农  25-26
    (二)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正反作用  26-28
  二 劳动力流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28-30
    (一) 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增加  28-29
    (二) 工资收入的提高增加社会总需求  29-30
  三 劳动力流动促进总供给的影响  30-36
    (一) 工资报酬作用下的劳动力供给  30-31
    (二) 对粮食主产区的人力资本支持  31-32
    (三) 技术管理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  32-36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36-44
  一 变量和数据来源  36-37
  二 面板数据定义  37-38
  三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38-44
    (一)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一产业的影响  38-39
    (二)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39
    (三)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39-40
    (四) Hausman检验  40-41
    (五) 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41-43
    (六)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三产影响的“M”型影响结果  43-44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4-48
  一 对“M”型影响结构的简要解释  44-45
  二 政策建议  45-48
    (一) 加强农业发展的机械化和集约化  45-46
    (二) 持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46
    (三) 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方向流动  46-48
附表  48-50
参考文献  50-5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4-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研究,G812.7
  2. 我国三次产业变化与就业之研究,F249.2
  3. 山西省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政策选择的研究,G80-05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的演变及原因分析,F249.2
  5. 西宁市产业结构演变对交通运输影响研究,F127;F224
  6. 重庆市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研究,F121.3;F224
  7.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F127
  8. 新疆女性劳动参与率状况研究,D442.6
  9.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10. 江西省商业银行、证券市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F121.3
  11. 中部地区融合金融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F832.2
  12.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F205
  1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249.2
  14. 烟台市节能减排对策研究,F127
  15.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F249.2;F224
  16.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无锡产业结构自主性升级研究,F127
  17. 江苏省产业投资结构实证研究,F127
  18.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促进研究,F249.2
  19. 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研究,F127
  20.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研究,X321;F124
  21.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多目标优化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