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介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作 者: 宋志强
导 师: 周玉玺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关键词: 中介组织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协会 龙头企业 供给模式
分类号: F32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自1978年来实行的家庭经营制度,赋予农户农业生产剩余所有权,为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激励诱因,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由此引发了小规模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生产中“买难”、“卖难”问题交替出现,尤其是1992年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致使农产品供给不稳定、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农户农业收益较低等问题不断产生。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逐步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期借助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一体化目标。鉴于此,本文以农业中介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特点、服务内容、存在问题为切入点,以农业产业化理论、农业一体化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服务价值论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定性分析、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垦利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服务供给主体的界定、发展现状及趋势、服务特征和对该种模式的评价,通过对垦利县的中介组织的服务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农户的基本情况、家庭经营情况、参加农业中介组织的情况以及农户对中介组织提供的新型社会化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中介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仍有诸多方面存在欠缺,农户对于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满意度也有待提高,中介组织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笔者还对垦利县的民丰社大米专业合作社、垦利街道西宋蜜桃协会和龙头企业带动黄河口大闸蟹的服务模式的发展概况、管理与运行机制、主要服务内容、服务成效及贡献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比较分析了三种供给模式的特征、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本研究的结论是目前我国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在其成立以及运作的过程中,较好地考虑会员的现实需要,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农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容忽视的弱点和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户对于中介组织提供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中介组织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不同类型中介组织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建方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并且这些服务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势,但在服务中都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规范和完善农业中介组织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和优化服务体系运行环境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农业中介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1 引言  10-20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7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7-19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9-20
2 基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0-25
  2.1 农业中介组织  20
  2.2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20-21
  2.3 中介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21-22
  2.4 理论基础  22-24
  2.5 小结  24-25
3 中介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25-36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25-29
  3.2 农民专业协会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29-32
  3.3 龙头企业带动型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32-35
  3.4 小结  35-36
4 中介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效果评价:个案分析  36-47
  4.1 山东省垦利县民丰社大米农民专业合作社  36-39
  4.2 垦利街道西宋蜜桃协会  39-42
  4.3 龙头企业带动黄河口大闸蟹发展模式  42-44
  4.4 不同模式比较分析  44-46
  4.5 小结  46-47
5 农户对中介组织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实证分析  47-53
  5.1 农户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47-48
  5.2 农户家庭经营及参加农业中介组织的基本情况分析  48-50
  5.3 农户对现有的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发挥作用的评价和满意程度分析  50-52
  5.4 小结  52-53
6 完善中介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  53-56
  6.1 规范和完善农业中介组织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53-54
  6.2 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以提升中介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54
  6.3 优化服务体系运行环境以提高中介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效率  54-55
  6.4 小结  55-56
主要参考文献  56-60
致谢  60-61
附录  61-63

相似论文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及主体利益关系研究,F321.42
  2. 基于动态博弈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F321.1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F321.42
  4.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F321.42
  5. 政府与大型龙头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F426.6
  6. 青岛市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绩效研究,F224
  7.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F321.42
  8. 诸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研究,F324
  9. 环塔里木经济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F321.42
  10. 我国廉租房供给模式及其运行研究,F293.31
  11.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F321.42
  12. 上海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的对策研究,F832.43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中的政府支持,F321.42
  14. 多中心视角下的沈阳市廉租房供给模式研究,F293.3
  15. 平原农区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研究,F320
  16. 产业链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与对策,F321.42
  17.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F321.42
  18. 论东亚区域性经济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转变,F131
  19. 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研究,F127
  20. 山东省畜牧业技术创新发展问题研究,F326.3
  21. 基本医疗卫生供给模式转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R197.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 农业合作形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