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地区差异、收敛性与影响因素

作 者: 纪明辉
导 师: 金成晓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 收敛
分类号: F222.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开始向服务经济转型,目前,全球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总产值比重达到70%,服务业还成为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我国服务业在国家及各地方一系列发展政策扶持下,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与发达国家及全球相比,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长期徘徊于40%,甚至都不及欠发达国家水平,而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现象日渐凸显,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难题。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要素积累和生产率提高是产出增长的两个主要源泉,受资源条件限制,要素积累不能带来持续的产出增长,只有提高生产率,才能产生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那么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考察我国服务业发展及地区差异的状况就成为本文的目的。文章以经济增长理论、服务业理论、生产率理论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文章考察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状况,揭示了全要素生产率对服务业增长及地区差异的影响与贡献,分析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从实践方面看,这些分析为推进服务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服务业地区协调发展将提供有益参考。全文共有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背景介绍与相关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和我国服务业发展特点进行了介绍;梳理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二章,理论与方法介绍及数据处理。本章首先介绍了服务业发展的理论,概述了服务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然后介绍了在实证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包括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并比较了三者的优缺点;最后对后文所使用的样本及数据的来源与处理方法进行了说明,尤其是详细交代了各省区服务业资本存量的处理过程。第三章,中国服务业产出的省际差异概况分析。本章以服务业劳均产出为对象,考察1993-2010年中国服务业产出的地区差异状况和长期发展趋势。对地区差距的度量方法采用了最大最小值比、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指标和Theil指数。各测量结果都显示出中国服务业地区发展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第四章,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构成的测算。本章的主要工作是测度了中国服务业的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构成,采用的方法是将SBM超效率模型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研究发现:1993-2010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83%,技术进步水平的平均增长率为2.4%,技术效率平均增长率-1.5%,技术进步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第五章,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服务业产出省际差距的关系研究。本章利用索洛余值方法对中国各省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分布图比较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服务业产出的分布状态,同时还利用方差分解方法考察和分析各省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要素投入对服务业产出的省际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对服务业产出差距的贡献逐渐上升,可以预见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对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影响将越来越大,并成为主要因素。第六章,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及对服务业产出省际差距的影响。本章对经济收敛和生产率收敛的相关文献进行介绍后,对中国各省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劳均产出的收敛状况分别进行了检验。文章还引入一个非参数的分解框架把服务业劳均产出进行四重分解,进一步利用Maudos模型将服务业劳均产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以及各种投入要素纳入统一框架,研究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或发散是多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各省区服务业产出增长的差异及变化。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产出均不存在绝对收敛,而只存在条件收敛;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服务业产出的收敛性贡献最大,是导致省区间服务业发展差距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七章,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中国各省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和市场化进程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促进作用,而政府控制对其提高则有阻碍作用。由此得到的政策含义是从生产率方面着手缩小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需要收到重视,下一轮应该在加大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的改革和推进体制改革等方面做文章,比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释放活力、制定公平统一打破地区分割的发展政策,其中首要的是以政府自身的改革来换得市场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针对传统DEA方法的不足,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区服务业的技术效率,该方法不但考虑了投入与产出的松弛问题,还可实现对DEA有效决策单元的进一步区分和排序;将SBM超效率模型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测算了中国各省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构成,使测度结果更加准确、科学。第二,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和Theil指数)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并通过实证分析(核密度估计、方差分解方法)手段验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对服务业劳均产出的地区差异贡献越来越大,各种方法相互佐证,增强了结果的稳健性。第三,运用非参数分解框架考察技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长效应和劳均资本积累增长效应这四部分对中国各省区服务业劳均产出增长及差异的影响,运用生产率收敛理论实证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对服务业劳均产出收敛性的影响,得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服务业产出地区差距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结论。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5
  1.1 研究背景  12-17
  1.2 研究意义  17-18
  1.3 研究文献综述  18-22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2-24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24-25
第2章 相关理论、方法及数据处理  25-36
  2.1 服务业理论  25-27
  2.2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  27-31
  2.3 样本与数据  31-34
  2.4 本章小结  34-36
第3章 中国服务业产出的省际差距的概况分析  36-43
  3.1 中国服务业劳均产出省际差距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6-39
  3.2 中国服务业劳均产出省际差距的空间结构特征  39-42
  3.3 本章小结  42-43
第4章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构成  43-68
  4.1 方法介绍  43-50
  4.2 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测算、分解与分析  50-59
  4.3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  59-66
  4.4 本章小结  66-68
第5章 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服务业产出省际差距  68-76
  5.1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测度  68-70
  5.2 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服务业产出省际差距的核密度分析  70-74
  5.3 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对服务业产出省际差距的贡献分析  74-75
  5.4 本章小结  75-76
第6章 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及对服务业产出差距的影响  76-91
  6.1 关于经济收敛的理论与文献  76-79
  6.2 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绝对收敛检验  79-81
  6.3 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条件收敛检验  81-83
  6.4 服务业生产率的收敛对劳均产出收敛的贡献  83-89
  6.5 本章小结  89-91
第7章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91-108
  7.1 主要影响因素及数据说明  91-93
  7.2 平稳性检验  93-98
  7.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98-106
  7.4 本章小结  106-108
结论  108-110
参考文献  110-128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28-129
致谢  129

相似论文

  1.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2.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3.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开发与收益分配研究,G812.0
  4. 弱条件下超Halley法与Newton法的半局部收敛性,O241.7
  5. 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本计量研究,D630.3
  6.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原因研究,F224
  7.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决定的影响,F249.24
  8. 复域上差分函数的零点及例外值的讨论,O174.5
  9. 我国三次产业变化与就业之研究,F249.2
  10.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F124.7;F224
  11.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F426.4;F224
  12. 长吉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探析,F719
  13. 技术进步对重庆市工业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F224
  14. 重庆市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分析,F224
  15. 中国区域能源消耗强度收敛性分析,F206;F124
  16. 中部地区融合金融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F832.2
  17. 公共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F124;F224
  18.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研究,F424
  19.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F719
  20. 中国与欧盟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比较研究,F719
  21. IC设计工具应用中的限制性因素研究,TN40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统计学 > 专门经济统计 >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