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作 者: 樊豪斌
导 师: 蒋媛媛
学 校: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 经济增长 长三角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英等发达国家纷纷重启再工业化战略以塑造新型的产业结构。中国亦在谋求产业结构转变以改变自身纯粹制造者的角色。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工业基础雄厚的长三角地区急需思考如何选择自身的未来产业发展之路。产业结构优化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考量。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和演变过程,并且采用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对产业结构优化两个方面,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16个核心城市和江浙沪三地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该地区增加值总量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和第二、三、一次产业的产业结构顺序与其一贯基础雄厚的工业的密切关系;隶属于工业中的制造业是长三角地区创造就业最重要的产业,其中的优势产业主要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除第三产业存在同构现象外,长三角的地域邻近性能够造就不同地区聚焦于不同优势产业,长三角地区每个城市均拥有主导制造产业,形成产业联系互动的积极效应;同时,作者还发现上海和江苏两地在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显示出较强的示范效应;最后,对长三角近年来的产业结构演变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三产业轮流助推经济增长,后者有取代前者成为主要动力的趋势,且整个经济的波动越来越与第三产业波动契合,较好的诠释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果不显著,没有形成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正效应。首先,产业结构合理化不足表现为产业间通过资本和劳动二要素流动没有实现协同效果。一方面,基于资本在三次产业的配置效应视角,第一、二、三产业均单独地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三次产业问的相互作用,无协同结构效应,反而抑制经济的增长或是没有显现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另一方面,基于劳动在三次产业的配置视角,只有第,‘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第二、三产业没有显著效果,同时,产业间的相互作用,亦无协同结构效应,或是表现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或是没有显示产业互动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其次,近20年长三角产业结构高度化保持稳定的向上趋势。虽然从长期看长三角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增长具有协同均衡关系。但短期内经济增长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调整,且二者的短期弹性要远小于长期弹性,表明产业升升级对经济的助推效应,且短期效应弱于长期效应。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第一章 导论  7-1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7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7-9
    一、产业结构优化  7-9
    二、经济增长  9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9-1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19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11-13
    一、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11-12
    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12-13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13-16
    一、古典增长模型  13-14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  14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  14-15
    四、内生增长理论  15
    五、二元结构理论  15-16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6-19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演变  19-42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19-34
    一、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19-24
    二、长三角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现状  24-34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演变  34-40
    一、地区生产总值与产业的演变  34-38
    二、产业结构的变动  38-40
  第三节 本章小结  40-42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2-52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42-44
    一、模型设定  42-43
    二、数据选取  43-44
  第二节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4-48
    一、回归结果  44-47
    二、回归结果分析  47-48
  第三节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8-51
    一、长三角产业结构高度化H指数  48-49
    二、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协整检验  49-50
    三、协整与误差纠正机制(ECM)  50-5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51-52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52-55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52-54
    一、主要结论  52-53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53-54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展望  54-55
    一、本文的创新  54
    二、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57
后记  57-58

相似论文

  1. 长三角地区典型稻作流域农田氮平衡及氮负荷研究,S158.3
  2.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评价及政策研究,F299.2;F752
  3. 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F127;F224
  4.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5.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327
  6.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7.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8. 中国环境管制体制及其绩效研究,X321
  9. 基于SD的吉林省人才流失预警模型及仿真结构研究,C964.2
  10.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分析,R197.1
  11. 低碳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F205
  12.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实证研究,F121.3;F224
  13. 吉林省与广东省经济增长问题比较研究,F224
  14. 贵州省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127;F224
  15. 我国当前时期通货膨胀研究,F224
  16. 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对山东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249.27;F127
  17.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224
  18. 论长三角地区生态风险的政府预防机制,F127;F205
  19. 河北崇礼滑雪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G863.1
  20. 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F127;F224
  21.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205;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