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实物资本、专利制度、研发成本与宏观经济增长-基本技术扩散模型的改进重构与理论阐释

作 者: 刘峰
导 师: 杜丹清
学 校: 浙江工商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固定实物资本 专利制度 研发成本 技术扩散 宏观经济增长
分类号: F06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纵观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国民财富与宏观经济增长研究虽偶见中断,但的确由来已久。而自“产业革命"以来,全球宏观经济的客观复杂事实则更是直接催生了形形色色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经济失衡,新古典主义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到现代内生增长模型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再到新近研究对政府行为与制度因素的关注——尽管视角与侧重点不尽相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最终目标与根本任务均在于,力图就“时间维度上人均产出巨大增长的源泉问题”,以及“空间维度上人均产出巨大差异的促成原因与潜在收敛机制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着眼于经济增长研究的两大根本任务,通过对现有经典模型内生演化体系的整合梳理,及其五大研究范式与四大客观局限的归纳总结,发现大多数现代主流模型的结论并不尽如人意——其要么无法就长期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问题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回答,要么无法对世界经济的复杂收敛现象予以相对合理的解释。而尽管经济增长的技术扩散模型在上述问题的阐释方面显得相对合理,但却依然存在“实物资本项缺失”、“源于先进中间产品完全垄断假设的经济非效率问题”、以及“先进技术研发成本的外生性问题”等客观缺陷——而针对上述缺陷的理论修正与模型重构,则正是本文的核心任务。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对作为经济存量的固定实物资本与作为经济流量的中间投入产品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进而在不改变其新古典主义特征的前提下,将实物资本项引入最终产品的生产函数中,从而消除了原模型基本架构的“实物资本项缺失”问题;通过引入产权与专利制度(包括以反垄断为目标的价格管制)严苛程度的抽象衡量指标,从理论上修正了中间产品的完全垄断假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模型的“新古典意义上的经济非效率”特征。与此同时,本文还严格区分了“开创性技术进步”与“深化型技术进步”,引入技术进步的“思想枯竭效应"与“研发基石效应”两个概念,深入探究了先进技术的研发成本与现有技术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就研究结论而言,本文认为,“资本积累只具有水平效应而不具有增长效应”的传统结论仅在忽略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成立。若考虑到资本深化,即人均资本存量的持续积累对其他投入要素需求的间接拉动效应,及其对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实物资本的不断深化或可成为长期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本文研究以数理模型的方式证明,由于先进技术的垄断利润其实是技术研发的主要驱动力,片面的追求新古典意义上的经济效率,以过于宽松的产权与专利制度促进现有技术的广泛使用,或许仅仅是一种以牺牲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率为代价,换得当前经济的暂时性快速增长的短视行为。并且,若考虑到其前提假设的非现实性,以新古典主义的经济效率为参照标准的所谓“非效率”本身就是有失偏颇的。若认识到专利保护程度的设定本身就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过程,改进重构之后的模型或将不存在“经济非效率”问题。另外,考虑到技术开发(包括自主研发与模仿引进)成本与现有技术水平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开创性技术进步”与“研发基石效应”的产生固有的随机性与不可预测性特征,本文认为,全球宏观经济的复杂收敛现象,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所谓“经济周期”现象,或许并不总是来源于现实经济运行对“帕累托最优态”的反复偏离,而是来源于真实经济与瓦尔拉斯均衡自身的波动性特征。

全文目录


摘要  2-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19
  第一节 经济增长初探:资本、技术与制度  11-14
  第二节 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从客观事实到根本任务  14-16
    一、全球经济增长的客观复杂事实  14-15
    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  15-16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与可能的创新点  16-19
    一、本文研究思路  16-17
    二、基本研究框架  17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7-19
第二章 经典文献回顾及其精要评述  19-28
  第一节 增长理论的兴衰与经济学研究主题的深刻变换  19-20
  第二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其演化体系  20-24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哈罗德-多马模型  20-21
    二、资本产出比的内生化:索洛模型  21-22
    三、消费行为最优化与内生储蓄率:无限期界与世代交叠模型  22
    四、长期经济增长与内生性技术进步:当代内生增长理论  22-24
  第三节 经典增长理论的研究范式  24-26
  第四节 经典模型理论架构中的客观缺陷  26-28
第三章 技术扩散模型的基本框架:简介与质疑  28-37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  28-29
    一、外生性技术进步的局限  28
    二、技术内生:传统方式的不足  28-29
    三、技术扩散研究的兴起  29
  第二节 技术扩散模型的基本框架  29-34
    一、经济主体的消费行为  30
    二、最终产品的生产  30-31
    三、先进中间产品的提供  31-32
    四、基本框架的核心结论  32-33
    五、对技术扩散模型基本框架的小结  33-34
  第三节 技术扩散:基本框架的缺陷与不足  34-37
    一、实物资本项的缺失  35
    二、先进技术的完全垄断假设  35-36
    三、外生给定的技术研发成本  36-37
第四章 技术扩散模型基本框架的改进与重构  37-58
  第一节 要点与思路  37-38
  第二节 模型重构:改进模型的基本框架  38-48
    一、消费行为  39-40
    二、最终产品的生产  40-42
    三、中间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42-48
  第三节 改进模型中的均衡增长路径  48-51
    一、先进经济体的均衡增长路径  48-50
    二、后进经济体的均衡增长率  50-51
  第四节 改进模型中的经济收敛特征  51-57
    一、人均产出水平的收敛性  52-53
    二、均衡增长路径与收敛性  53-56
    三、改进模型中的效率特征  56-57
  第五节 改进模型的主要结论  57-58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8-61
  第一节 基本结论  58-59
  第二节 政策含义  59-60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60-61
附录A:技术扩散的巴罗-马丁模型中的相关结论的数学推导  61-64
  A1:中间产品厂商最优价格与市场均衡数量3.4式的数学推导  61
  A2:稳态增长率3.7 式与3.8式的数学推导  61-62
  A3:中间产品市场均衡下的人均产出之比3.9式的数学推导  62-63
  A4:稳态均衡下的先进经济体与后进经济体人均产出之比3.10式的数学推导  63-64
附录B:改进模型中的相关结论与方程的数学推导  64-71
  B1:家庭消费行为最优化条件4.2式(欧拉方程)的推导  64-65
  B2:4.6 式的数学推导  65-66
  B3:完全垄断下的中间产品厂商最优价格  66-67
  B4:改进模型的垄断利润流现值(4.15与4.17式)的数学推导  67
  B5:市场均衡利率4.22式的数学推导  67-68
  B6:动态技术研发成本下的市场利率4.24式的数学推导  68
  B7:4.34 式所示的模仿成本下,后进经济体的平衡增长率4.35式的数学推导  68-69
  B8:4.41 式的证明  69-71
参考文献  71-75
致谢  75-76

相似论文

  1. G公司技术产品的动态扩散过程研究,F273.1;F407.672
  2. 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专利制度构建,D922.68
  3. 集群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实证和仿真研究,F426.471;F224
  4. 土耳其中小企业在欧洲专利制度整合过程中的作用,G306
  5. 爱立信研发成本管理案例分析,F416.6
  6. 中国1949~2009年专利制度演进研究,G306.3
  7. 基于生态产业链的绿色技术创新扩散机制分析,F205;F224
  8. 基于技术扩散视角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F424;F224
  9. 台商直接投资在福建省技术扩散与传递的空间过程研究,F273.1
  10. 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对军工企业进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F426.48
  11. 项目管理方法在汽车车型开发过程中的应用研究,F426.471
  12. 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研究,F276.44;F224
  13. 金融产品的可专利性研究,F830.9
  14. 新产品重复购买技术扩散模型的改进研究,F273.1
  15. 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F124.3
  16. 房地产居住区项目研发探析,TU984.12
  17. 专利制度与商业秘密的经济学分析,G306
  18. 农业节水技术扩散机制研究,F224
  19. 我国中药专利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D923.42
  20. 媒体对微博的报道框架与形象建构机制研究,G212
  21. 新产品研发的成本控制,F275.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学分支科学 > 增长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