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作 者: 常艳祺
导 师: 吕景春
学 校: 天津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新型城镇化 社会排斥
分类号: F29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城镇化率更是首次突破50%。然而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一些社会排斥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并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仅阻碍了城镇化健康高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包容性发展理念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内涵包括机会平等、减少贫困、可持续发展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和排斥现象。本文围绕包容性发展理论,针对我国城镇化当前发展中存在的排斥问题,从定性和定量角度阐明了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内涵,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思路,对如何实现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展开重点研究和探讨。第一章导论部分简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二章是理论综述部分,分别回顾了包容性发展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首先对社会排斥理论的内容进行了概述,总结社会排斥的概念、原因及后果,然后再引入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从包容性发展的角度总结了城镇化的相关理论,为下一步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是对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追溯和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背景。2002年至今是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表明这一时期也是矛盾问题最为凸显的时期。第四章总结我国城镇化中的排斥问题。根据社会排斥理论和包容性发展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排斥性现象具体体现在地区对地区的排斥、城镇化对新市民的排斥、城镇化对资源环境的排斥等三个主要方面。第五章包容性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本章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引入城镇化中,指出新型城镇化应具备机会平等、利益共享、益于贫困、环境资源可持续的包容性特点,初步提出了衡量新型城镇化包容性程度的评价体系。同时,从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具体实践角度,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化实例进行了总结,一方面吸取国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其排斥性发展的覆辙;另一方面以天津为例,为探寻我国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提供重要的参照。第六章是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从创新理念、完善制度、统筹区域以及兼顾资源环境等四大方面为建设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化包容性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1
第一章 导论  11-19
  1.1 研究背景  11-13
    1.1.1 包容性发展理念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  11
    1.1.2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1-12
    1.1.3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  12
    1.1.4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排斥性现象和公平缺失问题  12-13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13-14
  1.3 研究现状  14-16
    1.3.1 基于城乡关系角度的研究  14
    1.3.2 基于生态建设角度的研究  14-15
    1.3.3 基于多维角度的综合研究  15
    1.3.4 基于包容性发展角度的研究  15-16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7
  1.5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7-19
第二章 包容性发展和城镇化理论综述  19-27
  2.1 包容性发展理论综述  19-23
    2.1.1 社会排斥理论综述  19-21
    2.1.2 包容性发展理论综述  21-23
  2.2 城镇化理论综述  23-27
    2.2.1 城镇化概念辨析  23-24
    2.2.2 经济学角度的城镇化理论  24-25
    2.2.3 社会学角度的城镇化理论  25-26
    2.2.4 小结  26-27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  27-32
  3.1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与我国城镇化  27-28
  3.2 城镇化的发展起步阶段:1949-1978年  28-29
  3.3 城镇化稳定发展阶段:1979-2001年  29-30
  3.4 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  30-31
  3.5 小结  31-32
第四章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排斥性问题分析  32-37
  4.1 地区对地区的排斥  32-33
    4.1.1 城市差距  32
    4.1.2 城乡差距  32-33
  4.2 城市对新市民的排斥  33-34
    4.2.1 失地农民  33-34
    4.2.2 农民工群体  34
  4.3 城镇化对资源环境的排斥问题  34-36
    4.3.1 城镇化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进一步降低  34-35
    4.3.2 城镇化导致环保压力增大  35-36
  4.4 小结  36-37
第五章 包容性发展与新型城镇化  37-49
  5.1 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特征  37-38
    5.1.1 经济发展是推动力  37
    5.1.2 机会平等式的城镇化  37
    5.1.3 共享式的城镇化  37-38
    5.1.4 益贫式的城镇化  38
    5.1.5 可持续式的城镇化  38
  5.2 构建我国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  38-41
    5.2.1 当前主要的城镇化评价指标  39-40
    5.2.2 我国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体系  40-41
  5.3 国外城镇化经验与启示  41-44
    5.3.1 拉美国家:过度城镇化模式  42-43
    5.3.2 美国:“精明增长”的城镇化模式  43-44
  5.4 国内包容性城镇化的实践:以天津为例  44-47
    5.4.1 结合自身特点,合理规划  45
    5.4.2 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利益  45-47
    5.4.3 加强新农村建设  47
    5.4.4 推进二元体制改革  47
  5.5 小结  47-49
第六章 包容性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49-55
  6.1 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  49-50
    6.1.1 效率优先转变为效率与公平兼顾  49
    6.1.2 速度优先转变为质与量兼顾  49
    6.1.3 单一标准衡量转变为包容性指标衡量  49-50
  6.2 创新制度,实现城镇化的共享式发展  50-52
    6.2.1 就业制度创新  50
    6.2.2 户籍制度创新  50-51
    6.2.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51-52
    6.2.4 土地制度创新  52
  6.3 区域统筹兼顾,实现城镇化的协调性发展  52-53
    6.3.1 大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2
    6.3.2 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及功能特色  52-53
  6.4 协调资源、环境与城镇化的关系,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式发展  53-55
    6.4.1 集约利用资源  53
    6.4.2 积极推进城镇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53
    6.4.3 加强和完善城镇人口增长管理机制  53-55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5-56
  7.1 研究总结  55
  7.2 研究展望  55-56
参考文献  56-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新探,G521
  2. 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669.69
  3. “以人为本”理念下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F299.27
  4.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F299.27
  5. 中国80后“啃老族”问题的社会学研究,C91
  6. 我国海洋渔民社会地位研究,F326.4
  7. 广德县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F299.27
  8. 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F299.27
  9. 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行为实证分析,F323.6
  10. 全球化视角下两江新区战略发展研究,F127
  11. 桂阳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保护研究,F301.21
  12. 第二代农民工择偶标准研究,C913.1
  13. 社会排斥与被动接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F323.6
  14. 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中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D412.7
  15. 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社会排斥研究,D60
  16.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情绪体验与社会行为-基于社会排斥的视角,R186
  17. 论包容性发展的哲学基础,B038
  18. 战后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K561.4
  19. 国际贸易中的正义问题研究,B82-053
  20. 包容性发展取向下的县级政府竞争优化研究-兼以河北省W县和C县为表述对象,D625
  21. 移动政务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创新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 > 中国 > 城镇形成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