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动态因素需求模型的实证分析

作 者: 张丹
导 师: 国涓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动态要素需求模型 分解分析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能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能源生产以及利用方式的快速变革、能源结构的优化设计、“安全、稳定、经济、清洁”四位一体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构建,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3年1月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列入发展纲要中,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转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的道路。因此,研究能源强度的变化规律,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也在不断前进之中,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消耗也在逐年攀升。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六个主要行业1980-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根据Popp (2001)的短期成本函数以及谢泼德引理,推导出单个行业的能源、物质材料和劳动力的需求方程,建立动态要素需求模型。再计算能源强度的短期和长期弹性,从静态角度研究可变投入的价格、自治的及诱导的技术进步及资本积累对行业内能源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可变投入的价格对于各行业能源强度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同一行业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2)技术进步。“非体现型”技术进步中,自治的技术进步不会带来能源节省;价格诱导的技术进步具有双向作用;“体现型”技术进步对各部门的影响都很小。(3)准固定投入。设备资本在六个行业都有能源利用的效应;建筑资本具有双向作用,在有些行业能够节省能源,另一些行业却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其次,建立分解模型研究各个因素对总体能源强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分解模型,把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行业内能源强度的变化。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动主要来自于行业内能源强度的下降,而行业内能源强度的下降主要来自于物质材料价格的上涨。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总体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存在双向作用。1980-1996年期间,产业结构的变动提高了总能源强度;1997-2011,结构调整则降低了总体能源强度。进一步分析可知:部门内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物资材料价格的上涨;“非体现型”技术进步中,自治的技术进步会有较小的能源节省效应,而价格诱导的技术进步却会使得能源强度增加;“体现型”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具有较小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从长期来看,准固定投入中,设备资本降低了能源强度,建筑资本致使能源强度上升。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两点:(1)利用动态和静态两种研究方法,首先建立动态要素需求模型;然后,利用静态的弹性分析方法,在行业层面上分析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2)研究角度上,先从行业层面上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再利用分解分析方法,从总体层面研究各因素对我国总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5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8-10
    1.1.1 研究的背景  8-9
    1.1.2 研究的意义  9-10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0-13
    1.2.1 国外文献  10-11
    1.2.2 国内文献  11-13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13-15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14
    1.3.2 论文的创新点  14-15
2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动态要素需求模型的建立  15-26
  2.1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分析  15-17
    2.1.1 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特征  15-16
    2.1.2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  16-17
  2.2 动态要素需求模型的建立  17-21
    2.2.1 行业层面的数理经济模型  17-20
    2.2.2 能源强度短期和长期变化的原因  20-21
  2.3 我国总能源强度变化的分解  21-23
    2.3.1 因素分解模型的介绍  21-22
    2.3.2 因素分解模型的建立  22-23
  2.4 联立方程估计方法的介绍  23-26
    2.4.1 广义距估计方法  23-24
    2.4.2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24-25
    2.4.3 本文的估计方法  25-26
3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成因的实证分析  26-41
  3.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26-29
    3.1.1 分行业总产值及社会总产值  27
    3.1.2 能源消耗量及能源价格指数  27-28
    3.1.3 分行业劳动力投入及其价格指数  28
    3.1.4 分行业物质材料投入及其价格指数  28
    3.1.5 分行业准固定投入  28-29
  3.2 动态要素需求模型的实证结果  29-35
    3.2.1 模型的回归结果  29-31
    3.2.2 行业能源强度的短期影响因素分析  31-34
    3.2.3 行业能源强度的长期影响因素分析  34-35
  3.3 总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分析  35-41
    3.3.1 因素分解模型的结果  35-36
    3.3.2 效率变化的原因分析  36-41
4 结论和建议  41-46
  4.1 研究结论  41-42
  4.2 政策建议  42-44
  4.3 本文存在的不足  44-46
参考文献  46-50
后记  50-51

相似论文

  1.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F224
  2. 湖北省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综合研究,F426.2
  3.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F426.2
  4.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研究,F121.3;F206
  5. 甘肃省水资源利用变化的结构分解分析,F124.5
  6. 上市公司规模、价值与市场风险相关性研究,F224
  7. 中国出口贸易低碳化策略研究,F205;F224
  8. 江西工业主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分析,F427;F206
  9. 江苏省能源消耗、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127;F206
  10.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F224
  11. 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源研究,F206;F224
  12. 新疆重工业化与能源强度研究,F206;F224
  13. 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F127
  14. 基于SDA法和微分法的中国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分解分析,F205
  15.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分析,F812.45;F206
  16. 低碳经济模式下安徽省碳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策略,X24
  17. 我国一次能源供应结构的系统分析,F224
  18. 北京市能源消费关联分析与行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研究,F426.2
  19. 自然资源利用对内蒙古资源—经济—环境系统影响研究,F127;F205
  20. 呼包鄂地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F127
  21.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分解制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研究,TQ245.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