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凤凰网原创视频《全民相对论》的多维分析

作 者: 张程程
导 师: 曾宪明
学 校: 湖北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全民相对论 原创视频 辩论节目 公共领域
分类号: G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内网络原创视频自2005年发端,现已在各大视频网站上遍地开花。近年来,以凤凰网为代表的媒体网站开始陆续推出原创视频类的新闻节目,让人耳目一新。凤凰网原创视频《全民相对论》,作为国内首档网络原创时政辩论节目,自2011年年初推出以来,以电视新闻为制作标准,以网络传播为新型载体,在互联网新闻传播中拓展出一个新的领域。《全民相对论》以独特的节目运作方式,构建了多元交叠的公共话语空间,成为凤凰网树立品牌形象的主打节目。《全民相对论》虽是一档时长半小时的视频节目,但它不同于以往标榜“草根性”和“恶搞性”的用户原创个性化视频。这档电视媒体网站制作的视频新闻节目,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丰富的录制经验和先进的运行设备,并以栏目的形式播出,已成为凤凰网原创的品牌栏目,为其他网站所争相效仿。《全民相对论》的生产机制有何特点?它的推出与成功得益于哪些因素?它开创的网络原创辩论节目将会面临何种机遇和挑战?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选取《全民相对论》自开播之日起连续55期节目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节目的全面梳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其开创的网络原创时政辩论节目进行多维分析。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重点阐述《全民相对论》信息建构的特点,即以多元交叠的话语空间构建公共领域,从节目形式和选题技巧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二部分,探讨《全民相对论》节目获得初步成功的原因,着重从社会环境、公民意识、凤凰卫视、凤凰网四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三部分,揭露《全民相对论》目前存在的话题、嘉宾、主持人、现场观众、受众、互动六个方面的不足;第四部分,针对文章第三部分的内容,提供完善之策。网络原创视频在我国的成长时间并不长,在新闻传播学界,目前对它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并不多,研究网络原创辩论节目的论著更是缺乏。本文希望能通过系统研究《全民相对论》,为业界和学界提供一个思考的新领域。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3
一、《全民相对论》以多元的话语空间构建公共领域  13-30
  (一) 话语与公共领域的内涵  13-14
  (二) 《全民相对论》的信息建构概况  14
  (三) 节目现场以群辩形式构建公共领域  14-26
    1. 嘉宾与现场观众及主持人共建观点市场  14-22
    2. 现场设置促进公共领域的有序批判  22-25
    3. 官方网站构建虚拟的公共领域  25-26
  (四) 优良话题充实公共领域的内核  26-30
    1. 选取时效性话题  27-28
    2. 选取公共性话题  28
    3. 选取争议性话题  28-30
二、《全民相对论》获得初步成功的原因分析  30-40
  (一) 社会环境的变化提供节目制作的素材  30-32
    1. 中国进入转型期和风险社会  30-31
    2. 新情况为节目提供丰富的素材  31-32
  (二) 节目与我国日益扩大的公民意识相契合  32-33
    1. 民主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唤醒公民意识  32
    2. 节目满足了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欲望  32-33
  (三) 沿用凤凰卫视优良的新闻传统  33-36
    1. 重视新闻评论尤其是辩论节目  34-35
    2. 以名主持人打造品牌节目  35-36
  (四) 得益于凤凰网创新门户网站的运作机制  36-40
    1. 发挥商业媒体网站的优势  36-37
    2. 挖掘差异化资源  37-38
    3. 尤其重视全国“两会”的策划报道  38-40
三、《全民相对论》目前存在的问题  40-49
  (一) 个别话题存在炒作之嫌  40-41
  (二) 嘉宾情绪失控有失辩风  41-43
  (三) 主持人对发言的平衡性处理时有失当  43-44
  (四) 现场观众缺乏话语交锋  44-45
  (五) 受众和民意代表有局限性  45-46
  (六) 自由的网络参与伴随非理性互动  46-49
四、《全民相对论》的完善之策  49-56
  (一) 完善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49-52
    1. 精选辩论话题  49-50
    2. 精选辩论嘉宾  50
    3. 提升主持人的现场调控能力  50-51
    4. 丰富节目的辩论环节  51-52
  (二) 完善节目的网络传播机制  52-56
    1. 降低节目参与的技术门槛  52-53
    2. 文明网络互动的环境  53-54
    3. 做好节目的品牌营销  54-56
结语  56-58
参考文献  58-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基于微博构建的公共领域研究,G206
  2. 阿伦特“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09
  3. 知识共享和著作权制度的未来模式,D923.41
  4. 网络条件下青年群体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构建与维护,C913.5
  5. “市民社会”概念简梳,D521
  6. 数字版权语境下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研究,D913
  7. 罗尔斯公共理性观研究,D097.12
  8. “引爆型”公共事件何以可能,D630
  9. 我国老年报对老年人形象的再现研究,G216.3
  10.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时评作者研究,G212
  11. 《语丝》的现代性追求,I206.6
  12. 我国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危机领导研究,C933
  13. 村民选举与乡村政治文化建构,D422.6
  14. 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G206
  15. 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研究,D923.41
  16. 语境与网民原创视频短片传播的交互影响研究,J905
  17. 自省与重建——论平面设计与公共领域的关系,J524
  18. 城市轻轨公共空间形态的人性化设计,U239.3
  19.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功能整合及制度重构,F203
  20. 网络公共领域:理想国与乌托邦之争,G206.2
  21. 环境非政府组织(NGO)与新闻舆论监督,X32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广播、电视事业 > 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