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闻联播》话语变迁研究

作 者: 高姗
导 师: 王哲平
学 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新闻联播 话语 新闻话语 社会变革
分类号: G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不断变革的同时,中国的电视新闻媒体和媒体中的新闻报道也在发生着微妙但极具进步意义的变化。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传媒环境,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需求,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在实践中逐步成长,冲破了传统话语的禁锢,开创了全新的话语模式。这种新式话语模式具有强大的反向建构力量,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新闻联播》的话语变迁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归纳了当代中国社会与《新闻联播》栏目的发展变迁情况,作为后文具体新闻文本分析的重要背景。接着,介绍话语理论与新闻研究的融合过程,为本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以梵·迪克(Van Dijk)的新闻话语理论为研究范式,选取了三组十五篇典型新闻话语样本,对其进行语义宏观结构分析、图式超结构的宏观分析、微观分析、风格分析以及修辞分析,从而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联播》的话语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学话语——经济学话语——人本话语。然后,对推动这种话语变迁的内外力量进行探寻,指出意识形态的变化、传媒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新闻专业主义意识的觉醒以及公民话语权与公民新闻的蓬勃发展共同促使了话语转型。最后,作者指出,话语变迁对社会的反向建构作用体现在:有利于媒介独立与媒介归位、有利于重塑与维护文明秩序、有利于推动民主化进程等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借鉴新闻话语分析方法将文本的语言分析与话语的社会实践相勾连,对《新闻联播》自创办以来的话语变迁轨迹进行较为完整的分析归纳。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9
一、引论  9-13
  (一) 选题由来  9-10
  (二) 文献综述  10-11
  (三) 基本内容  11-12
  (四) 研究方法  12-13
二、《新闻联播》的角色特征  13-27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战士”(1978年—1991年)  13-18
    1. 内容题材单调刻板  15-16
    2. 编排结构“政治优先”  16-17
    3. 叙事特点“话里有话”  17-18
    4. 系列报道崭露头角  18
  (二) “改革开放的呐喊者”(1992年—2001年)  18-22
    1. 属性定位“双管齐下”  19-20
    2. 新闻时效大幅提高  20-21
    3. 经济报道“改头换面”  21-22
  (三) “人本精神的实践者”(2002年—至今)  22-27
    1. 声画统一更趋人性  23-24
    2. 播音风格清新自然  24-25
    3. 民生报道增质增量  25-27
三、作为话语的新闻:话语理论与新闻研究的融合  27-37
  (一) 话语与话语理论  27-33
    1. 话语的定义  27-29
    2. 批判的话语理论  29-31
    3. 话语分析  31-33
  (二)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  33-37
    1. 作为话语的新闻  33-34
    2.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框架解读  34-37
四、《新闻联播》的话语样本分析  37-80
  (一) 样本选取与分析模型  37-47
    1. 分析样本选择  37-45
    2. 分析模型的说明  45-47
  (二) 话语样本的宏观分析  47-63
    1. 篇幅  58
    2. 初级宏观命题数量  58-59
    3. 总体结构  59-61
    4. 开头  61-62
    5. 背景的运用  62
    6. 细节与场景的运用  62-63
  (三) 话语样本的微观分析  63-69
    1. 局部语义结构  64-66
    2. 局部一致性  66-69
  (四) 话语样本的风格分析  69-80
    1. 话语的色彩  69-72
    2. 话语的时代特征  72-76
    3. 陈述与描写  76-78
    4. 直接叙述和目击报道  78-80
五、《新闻联播》的话语变迁轨迹  80-85
  (一) 政治话语(1978年—1991年)  80-81
  (二) 经济话语(1992年—2001年)  81-83
  (三) 人本话语(2002年—至今)  83-85
六、《新闻联播》话语变迁的动力分析  85-91
  (一) 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  85-86
  (二) 传媒市场化格局的形成  86-88
  (三) 新闻专业主义意识的觉醒  88-89
  (四) 公民话语权与公民新闻的蓬勃发展  89-91
七、《新闻联播》话语变迁的反向建构作用  91-96
  (一) 有利于新闻独立与媒介归位  91-92
  (二) 重塑与维护文明秩序  92-94
  (三) 推动民主化进程  94-96
八、尾论  96-98
参考文献  98-103
致谢  103-10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4

相似论文

  1. 课堂交互活动中教师话语特征的个案分析,H319
  2. 微博:草根话语权的假象,G206
  3. CBA联赛球场观众流氓话语分析,G841
  4. 中国新闻话语六十年变迁,G219.29
  5. 我国舆论生态的失衡与调适,G206
  6. 基于政治演讲的话语标记语连贯功能探究,H030
  7. 话语的多模态性:理论与实践,H04
  8. 流散下的身份构建,I712.074
  9. 不同性别大学英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语用研究,H319
  10. 城乡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结构的比较研究,G633.41
  11. 学校规训话语的批判人种志研究,G521
  12. 从元话语的角度分析英语政治演讲的劝说功能,H311.9
  13. 心灵的回归与精神的超越论莫言小说中的虚构,I207.42
  14. 《功夫熊猫》中意识形态的批评性话语分析,H313
  15. 冯氏贺岁片:当代大众文化的修辞建构与解读,J905
  16. 元话语理论的应用研究,H136
  17. 大学英语课堂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话语对比研究,H319
  18.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看意识形态对新闻汉译的操控,H315.9
  19. 对外汉语听力课堂教师话语分析,H195
  20. 中文服装买卖话语分析,H13
  21. 中国情景剧“武林外传”中冲突性话语模式研究,H1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广播、电视事业 > 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