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元话语建构下的“PX”议题

作 者: 陈明惠
导 师: 芮必峰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PX 话语 框架 传媒 建构主义
分类号: G21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站在社会建构论的立场上,以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PX”从厦门PX事件至今的“命名”脉络进行梳理,旨在得出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PX议题如何被构建的;同时呈现不同话语体系在PX议题上的“竞争”,立志于体现中国当下转型社会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环境逻辑、民权逻辑等多维权力关系。章节当中标出的时间和事件节点并非指该部分的研究只限于该事件及该事件的媒介话语,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时间坐标,发生在环境型群体性事件之前、之后的媒介话语也都在研究的视野中。因为,笔者尝试去呈现的是PX议题构建的动态过程,而不仅仅是对相关环境型群体性事件的媒介构建。同时,基于对该问题的初步分析,结合梵迪克等人提出的“话语系统”概念,笔者发现在“PX事件时期”和“后PX事件时期”中存在着不同的话语系统:比如在事件爆发期,强调环境安全的“环保话语系统”和强调环评程序民意缺失和当地政府决策不当的“民权话语系统”在自媒体和境外媒体中占据主导,在党控制的媒体中则主要出现的是强调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应对和妥善解决事件的“政治话语系统”。而事件平息之后,主流媒体围绕PX建构的议题主要是介绍PX化学性能和有无毒害的“科学话语系统”,以及介绍PX在石化工业和全国经济战略中重要利益价值的“经济话语系统”。本研究将致力于进一步细化研究每一个节点事件前后,这几大话语系统的分布和程度,并考察分析某段时期有些话语系统被突出,有些则被遮蔽的深层原因。从2006年厦门PX事件到2014年的茂名PX事件,可以看出民意的表达,尤其是新媒体的介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党政部门应对这种民意的表达,包括群体性事件,已经逐渐采取了一种相对理性和包容的策略。围绕“PX”的各方话语博弈日益深入,社会理性也被不断期待,因为新闻自由的另一个层面正是社会各阶层能理性表达观点。而随着对“PX”的密集正名,很多人希望关于PX的谣言、流言能就此消散,在多重声音、多重力量的构建下,“PX”能够被还原为“相对客观”的本来面貌。总体来看,社会对“PX”议题的建构呈现多元化的不断变迁的过程。在对主要媒体涉“PX”议题的新闻文本一一进行框架分析之后,可以发现“风险知识”框架逐步让位于“科普知识”框架,“民权”框架逐渐淡去,而“维稳”、“经济价值”框架却得到凸显。在这种传媒话语建构的影响下,“散步”式环境维权运动逐渐丧失合法性,而“环境型群体性事件”则成为各级政府和主流舆论致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反PX项目群聚行动在传媒的建构中从“民意的胜利”转变为“多输的循环”,这一切改变都是在社会多元话语的竞争、妥协、兼容中得以实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舆论引导针对社会集体记忆建构所运用的常见手段,也可以找到当下舆论引导的不足和改进的路径。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第一章 绪论  9-29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9-15
    (一) 环境型群体性事件与媒介话语研究综述  10-14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5
  二、理论渊源  15-23
    (一) 基本立场——社会构建论  15-16
    (二) 媒介与现实的关系——反映还是构成?  16-18
    (三) 媒介建构现实的机制——话语  18-23
  三、研究方法论  23-29
    (一) 新闻话语分析  23-25
    (二) 框架分析模型  25-27
    (三) 内容分析  27-29
第二章 关于“PX”的新闻框架  29-52
  一、关于“PX”的时间轴——主要事件回顾  29-33
    (一) 2007年厦门PX事件:PX进入国人视野,反PX初获合法性  29-31
    (二) 2008年漳州PX事件:被模糊和遮蔽的“PX”  31
    (三) 2011年大连PX事件:谈PX色变,中国式邻避运动塑成  31-32
    (四) 2013年昆明PX事件:政府应对机制迈向成熟,PX被正名  32-33
    (五) 2014年茂名PX事件:回到PX本身,科普风头正劲  33
  二、新闻框架抽取的案例展示  33-43
    (一) 对细节信息的删减与概括  34-36
    (二) 从命题中层层抽取主题  36-38
    (三) 言语表征作为框架装置  38-43
  三、变迁中的PX议题框架——以《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为例  43-52
    (一) 《南方周末》“PX”议题主导框架的变迁  43-47
    (二) 《人民日报》“PX”议题主导框架的变迁  47-52
第三章 框架对“PX”关键逻辑的设定  52-67
  一、对“PX”材料、项目和事件的界定  53-57
  二、对相关事件因果关系的诊断  57-62
  三、对“PX”相关主体的形象建构和道德判断  62-67
第四章 三个舆论场博弈下的“PX”事件——以宁波反PX行动为例  67-84
  一、样本选择和分析类目  67-72
  二、人民网和BBC中文网新闻框架的比较  72-81
    (一) 话题及主题框架的设置  72-76
    (二) 信源及其引语的呈现  76-78
    (三) 符号表现手法和逻辑推理手法的应用  78-79
    (四) 利益三方媒介形象的构建  79-81
  三、新浪微博中官方微博和草根舆论的互动  81-84
第五章 结语——从集体记忆到舆论引导  84-94
  一、关于PX的集体记忆  84-89
  二、舆论引导如何成为可能?  89-94
参考文献  94-96
致谢  96-9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7

相似论文

  1.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23.5
  2. 课堂交互活动中教师话语特征的个案分析,H319
  3.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4.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6. 基于OSGi的领域内框架扩展方法研究及应用,TP311.5
  7. 基于SOA的Portal定制系统的优化与实现,TP311.5
  8. 基于框架的课文口头复述训练对初中生英语口头能力的影响,G633.41
  9. 基于框架的词汇教学对高一学生写作中的假朋友现象的影响,G633.41
  10.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1. 微博:草根话语权的假象,G206
  12. 以写前活动提高英语“基础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G633.41
  13.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14. 中国新闻话语六十年变迁,G219.29
  15. 传媒预警与新闻舆论引导建构研究,G210
  16. 资本运营下的移动电视媒体角色及定位探析,G220
  17. 我国舆论生态的失衡与调适,G206
  18. 论大众传媒时代的晋商文化传播,F729
  19. Banach空间上基和框架扰动的研究,O177.2
  20. 基于政治演讲的话语标记语连贯功能探究,H030
  21. 话语的多模态性:理论与实践,H0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新闻学、新闻事业 > 新闻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