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地铁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功能研究-以北京地铁为例

作 者: 李慧
导 师: 喻继军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北京地铁 媒介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进展,处于发展中的“城市”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是文明的发源地。城市不仅在文化创新和文明孕育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而且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物质承载和人的精神建构作用。全球化的直接影响是,推动了国家的开放交往和经济的交融合作,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城市竞争和文化竞争。在城市的竞争中,城市形象正成为一种体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城市形象是城市最大的无形资产,体现着城市的内在素质、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也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城市地铁作为城市实体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地铁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带来了便捷的交通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新的交流方式。城市地铁在其原本的实体属性上,还承担了更多的虚拟属性,如承载了当地的城市文化,表现着城市群体的精神风貌等。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北京地铁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北京地铁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北京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的属性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影响、在北京城市形象塑造中的所发挥的功能以及北京地铁作为“媒介”的属性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影响、在北京城市形象塑造中所发挥的功能。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包括选题背景、选题目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等内容。第二章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过程、访谈设计等内容。第三章北京地铁塑造城市形象的路径,通过对访谈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北京地铁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两种不同路径,一是作为“交通工具”影响并塑造着北京的城市形象,另一是作为“媒介”影响并塑造着北京的城市形象。第四章北京地铁与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分别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分析北京地铁塑造和传播北京城市形象的作用。第五章结论。本研究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类,即北京市原生居民、外来新移民、外来工作人员。其中,原生居民指北京市土生土长的居民,出生成长在北京,受北京的文化影响最深刻。新移民一般是指通过高校毕业就业、部队转业等方式,从其他省份落户到北京定居的人群。外来人员一般指因为学习、出差、工作等原因,短暂居住或者停留在北京的人群。本研究选取北京地铁为案例,采用了访谈法,随机观察、采访了样本84人,其中北京本地人26名,北京新移民28名以及外来人员30名。通过对调研的分析,初步形成如下观点:城市地铁的“工具观”观点。笔者围绕北京地铁线路运营、北京地铁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地铁工作人员的服务、北京地铁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北京地铁的实体建设在乘客心中所留下的印象,以及对北京的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地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经改变了其原本的“军事备战工具”的属性,正在成为一种服务人们的工具。城市地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地铁也带动了地铁沿线周边商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商业的发展。城市地铁作为“交通工具”,通过转变角色定位、建设品牌形象等措施影响着北京的城市形象。城市地铁的“媒介观”观点。地铁在承载着交通属性的“实体功能”外,还承载着传递文化、汇聚信息等“虚拟功能”。城市地铁作为一种虚拟的“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发泄情绪的空间、寻找精神寄托的地方。人们在城市地铁营造的“媒介”氛围里,通过语言、行为、眼神等向人们传递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信息,这些流动的信息营造着城市的整体氛围和形象。城市地铁作为一种“媒介”在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实例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北京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影响着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北京地铁作为一个交通工具,本质的作用在于服务人们的出行。北京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等属性。地铁的发达程度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北京地铁是展示北京城市的一面“窗口”,北京地铁自我形象的建立和展示是塑造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北京地铁通过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工作人员的服务、地铁运营等方面服务人们,努力在人们心中留下完美的印象,提升自身的品质形象,为北京的城市形象塑造发挥作用。北京地铁作为“媒介”影响着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地铁是一种媒介,在地铁这个媒介中,人的言谈举止、人的行为乃至人的思维影响着北京的城市形象。城市的文化、时代的发展、城市的精神风貌、城市的历史传承等元素都是依赖人来承载和传播,城市里市民的形象代表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市民的言语、行为、动作等往往会成为这座城市留给别人的最初印象,如果市民举止优雅、谈吐得体,体现出的是良好的素质,那么这座城市带给人们的也是这样的印象。反之,如果一个城市的市民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那么这些负面的信息也会一直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这座城市带给人们的最初印象,甚至会成为最终印象。北京地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汇聚人们于此,通过人们的行为影响着北京的城市形象。

全文目录


作者简介  7-8
摘要  8-10
ABSTRACT  10-14
第一章 绪论  14-19
  §1.1 研究背景  14
  §1.2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4-15
    1.2.1 选题目的  14-15
    1.2.2 选题意义  15
  §1.3 文献综述  15-19
    1.3.1 关于城市形象的研究  16-17
    1.3.2 关于城市实体空间的研究  17-18
    1.3.3 城市实体空间与城市形象的关系研究  18-19
第二章 研究设计  19-27
  §2.1 研究方法  19
  §2.2 研究对象  19-21
    2.2.1 地铁的起源  19-20
    2.2.2 北京地铁  20-21
  §2.3 研究思路  21-22
  §2.4 访谈设计  22-23
    2.4.1 访谈思路  23
    2.4.2 访谈内容  23
  §2.5 研究过程  23-27
    2.5.1 调查时间  23-24
    2.5.2 调查对象  24-25
    2.5.3 调查过程  25-27
第三章 地铁塑造城市形象的路径  27-39
  §3.1 城市地铁的“工具观”  27-30
    3.1.1 交通工具的本质属性  27-28
    3.1.2 潜移默化的经济功能  28-29
    3.1.3 服务功能的转向  29-30
  §3.2 城市地铁的“媒介观”  30-39
    3.2.1 信息汇聚的平台  31-32
    3.2.2 人们交流的场所  32-36
    3.2.3 北京城市文化的延伸  36-39
第四章 北京地铁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39-47
  §4.1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  39-40
    4.1.1 作为社会环境的北京地铁呈现着城市形象  39
    4.1.2 呈现“距离”的北京地铁反映着城市形象  39-40
    4.1.3 追求个人身份的认同是挖掘城市形象的过程  40
  §4.2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40-42
    4.2.1 北京地铁中的“从众行为”推动着城市形象的传播  41
    4.2.2 北京地铁的“自我呈现”有利于树立城市形象  41-42
  §4.3 从传播学视角分析  42-45
    4.3.1 北京地铁通过品牌传播塑造城市形象  42-43
    4.3.2 北京地铁中的人际传播塑造着城市形象  43
    4.3.3 北京地铁中的大众传播塑造着城市形象  43-45
  §4.4 北京地铁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45-47
    4.4.1 北京地铁影响着北京的城市形象  45
    4.4.2 北京地铁塑造着北京的城市形象  45-47
第五章 结语  47-49
  §5.1 研究结论  47-48
    5.1.1 作为“交通工具”塑造北京的城市形象  47
    5.1.2 作为“媒介”塑造北京的城市形象  47-48
  §5.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48-49
致谢  49-50
参考文献  50-53
附录  53-56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3.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4. 媒介融合中电视媒体的困境与出路,G206
  5.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6. 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立场与网络民意的错位研究,G206
  7. 水稻条纹病毒土传媒介的研究,S435.111.42
  8. 纸媒介与数字媒介比较研究,G206
  9. 论麦克卢汉的媒介杂交理论,G206
  10. 媒介文化与犯罪心理疏导研究,G206
  11. 媒介性别歧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G206
  12. 我国女性电视节目媒介环境研究,G222
  13. 以刘翔的媒介形象为例看新闻传播的神话性,G206
  14. 中西部农民媒介素养研究,G206
  15. 时政新闻报道研究,G212
  16. 网络文化视域中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G206
  17. 传统报业全媒体转型之路研究,G219.2
  18. 论平面设计之“死”,J524
  19. 屏面中新媒体技术对信息传达的品质提升,J524
  20. 三峡库区蓄水前后鼠密度空间分布统计推断,R184
  21. 对现代图像媒介的几点思考,J90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