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作 者: 庄晓杰
导 师: 张士杰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专 业: 热能工程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湿化燃气轮机循环 气化炉 热力性能 太阳能
分类号: TK4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是洁净煤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降低系统NOx排放和有效利用低品位热量为出发点,将湿化循环与IGCC系统相结合,构建了基于水煤浆/干煤粉/输运床三种气化炉的燃料湿化IGCC循环、整体煤气化空气湿化(IGHAT)循环以及压气机出口空气湿化但蒸汽底循环保留的空气湿化循环(IGLOTHECO)并对其热力性能进行了考察,为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湿化方式及湿化程度的选择提供参考。然后将湿化循环与外部低品位热源(太阳能)相结合,考察系统利用外部低品位热量的能力,为提高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系统性能、也为太阳能的高效低成本利用提供一定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三种气化炉、煤制气燃气轮机、空气分离、湿化器、净化、余热锅炉等整体煤气化湿化循环主要单元模型并进行了验证。2.将一种燃料湿化、两种空气湿化方式与不同气化炉类型的IGCC相结合,提出了概念流程,比较了降NOx所要达到的加湿程度要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化循环中,要达到相同的降NOx效果,干煤粉气化炉系统要求的湿化程度最高,水煤浆气化炉系统次之,输运床气化炉系统最低。3.在满足同样的NOx排放要求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循环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就效率而言,输运床气化炉系统效率较高,干煤粉气化炉系统次之,水煤浆气化炉系统效率较低;湿化循环降NOx优于注蒸汽循环;废锅流程优于激冷流程。就燃气轮机比功而言,空气湿化循环燃气轮机的比功较燃料湿化循环大。4.将湿化循环与外部低品位热源(太阳能)相结合,考察了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利用外部低品位热量的能力。结果表明:除水煤浆激冷IGHAT与输运床激冷IGHAT循环外,其它循环具有利用系统外部中低品位热量、大幅提高系统效率的潜力,部分湿化循环的太阳能热电效率远超过单纯太阳能发电机组14%的全年热电效率。集成至湿化循环的太阳能系统有一定成本优势。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1
图目录  11-13
表目录  13-14
第一章 引言  14-24
  1.1 课题背景  14-20
    1.1.1 IGCC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14-15
    1.1.2 湿化是利用IGCC系统的余热与控制NO_x排放的有效方式  15-20
  1.2 国内外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研究现状  20-21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21-24
第二章 关键部件模型  24-42
  2.1 空气分离装置  24-25
  2.2 气化炉  25-33
    2.2.1 水煤浆气化炉  26-28
    2.2.2 干煤粉气化炉  28-29
    2.2.3 输运床气化炉  29-31
    2.2.4 三种气化炉出口粗煤气成分  31-33
  2.3 煤气净化及硫回收  33
  2.4 湿化器  33-35
  2.5 燃气轮机  35-38
  2.6 蒸汽循环  38-39
  2.7 NO_x排放  39-40
  2.8 小结  40-42
第三章 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流程构建  42-52
  3.1 整体煤气化燃料加湿循环  42-46
    3.1.1 基于水煤浆气化炉的整体煤气化燃料加湿循环  42
    3.1.2 基于干煤粉气化炉的整体煤气化燃料加湿循环  42-43
    3.1.3 基于输运床气化炉的整体煤气化燃料加湿循环  43-46
  3.2 IGLOTHECO循环  46-48
    3.2.1 基于水煤浆气化炉的IGLOTHECO循环  46
    3.2.2 基于干煤粉气化炉的IGLOTHECO循环  46
    3.2.3 基于输运床气化炉的IGLOTHECO循环  46-48
  3.3 IGHAT循环  48-50
    3.3.1 基于水煤浆气化炉的IGHAT循环  48-49
    3.3.2 基于干煤粉气化炉的IGHAT循环  49
    3.3.3 基于输运床气化炉的IGHAT循环  49-50
  3.4 小结  50-52
第四章 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52-68
  4.1 不同气化炉燃料加湿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53-55
  4.2 不同气化炉IGHAT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55-57
  4.3 不同气化炉IGLOTHECO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57-59
  4.4 不同气化炉整体煤气化湿化循环热力性能  59-66
    4.4.1 燃料气含湿量对燃料湿化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  59-61
    4.4.2 加湿/注蒸汽对燃料湿化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  61-62
    4.4.3 基于水煤浆气化炉的湿化燃气轮机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62-65
    4.4.4 湿化方式建议  65-66
  4.5 小结  66-68
第五章 利用系统外部热量加湿的燃气轮机循环性能分析  68-78
  5.1 利用系统外部热量加湿的IGLOTHECO循环  68-70
  5.2 利用系统外部热量加湿的燃料湿化循环  70-72
  5.3 利用系统外部热量加湿的IGHAT循环  72
  5.4 小结  72-7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8-80
  6.1 结论  78-79
  6.2 展望  79-80
参考文献  80-84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4-85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5-86
致谢  86

相似论文

  1.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2. 太阳能光合生物连续制氢系统的火用分析研究,TQ116.2
  3. 基于无焰氧化的气流床粉煤气化特性研究,TQ546
  4. 太阳能驱动A~2/O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X703
  5. 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子光谱和氧化还原性质的理论研究,O627
  6. 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实验研究,TU831.4
  7. 太阳能冷热暖三联供热泵机组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TK511.2
  8.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922.67
  9. 太阳能热水器采暖控制系统的设计,TP273
  10. 智能型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应用研究,TM923.5
  11. 太阳能集热洗浴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故障检测,TP273
  12.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内灰渣形成的研究,TQ547
  13. 微小卫星电源系统及相关地面试验设备的研究,V416.8
  14. 满液式太阳能蒸汽发生器的结构设计及传热研究,TK124
  15. 太阳能复合能源空调热水系统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TK512.4
  16. 基于TiO2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TM914.4
  17.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浴室供热方案研究,TU833
  18. 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遮阳策略研究,TU226
  19. 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高连体烟囱结构设计研究,TU399
  20. 武汉地区小高层住宅东西向太阳能辐射能量利用与研究,TU18
  21. 超高耸烟囱结构关键技术研究,TU39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燃机 > 燃气轮机(燃气透平) > 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