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L-乳酸发酵菌种的选育及玉米芯水解液发酵工艺研究

作 者: 张杰
导 师: 江均平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L-乳酸 玉米芯 乳酸发酵 诱变育种
分类号: TQ92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L-乳酸发酵菌株的筛选、鉴定、诱变及玉米芯水解液发酵条件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芯是一种廉价而且未被充分利用的农业废弃物,利用玉米芯发酵生产L-乳酸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通过富集、初筛、复筛、稳定性试验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1株能高效利用玉米芯水解液产酸的菌株S-8,经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凝结芽孢杆菌。2.利用硫酸二乙酯及紫外线对菌株S-8经过诱变,通过含高浓度木糖及乳酸钙的平板选育正向突变菌株,以提高突变株对乳酸的耐受性,达到提高L-乳酸产量的目的。经过两种诱变剂各三轮诱变筛选到一株高产突变株S-8-8-7,其L-乳酸产量达到69.10 g/L,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54.9%。3.以木糖为碳源,对菌株S-8-8-7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较优配比:蛋白胨5 g/L、酵母浸粉4 g/L、牛肉膏2 g/L、K2HPO4 1 g/L、MgSO4 0.3 g/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蛋白胨、酵母浸粉、牛肉膏三个影响L-乳酸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三个因素对L-乳酸产量的回归方程: Y=82.35+2.18X1+1.16X2+2.45X3-1.21X12-0.93X32 -1.01X1X2-1.37X1X3根据响应面值求得最佳组合为:蛋白胨3 g/L、牛肉膏3.68 g/L、酵母浸粉5.68 g/L,在最优条件下,L-乳酸产量可达86.43 g/L。4.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基础上,以玉米芯水解液为碳源发酵L-乳酸,对浓缩倍数、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进行了优化。确定的最优发酵条件为:1倍浓缩液、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45℃、pH 6.5。5.根据玉米芯水解液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设计了浓缩液补料发酵试验。发酵结束时,L-乳酸产量为50.9 g/L,残糖6.3 g/L,糖酸转化率为71.8%。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9
  1.1 乳酸的性质及应用  10-12
    1.1.1 乳酸的理化性质  10-11
    1.1.2 乳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11-12
  1.2 乳酸的生产方法  12-15
    1.2.1 酶法  12
    1.2.2 化学合成法  12
    1.2.3 微生物发酵法  12-14
    1.2.4 乳酸生产方法的比较  14-15
  1.3 发酵法生产乳酸的研究现状  15-17
    1.3.1 发酵生产L-乳酸的主要菌种  15
    1.3.2 发酵生产L-乳酸的主要工艺  15-16
    1.3.3 利用植物纤维素发酵生产L-乳酸  16
    1.3.4 利用植物纤维素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现状  16-17
  1.4 微生物诱变育种  17-18
    1.4.1 物理诱变剂  17
    1.4.2 化学诱变剂  17-18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8-19
    1.5.1 研究意义  18
    1.5.2 研究内容  18-19
第二章 L-乳酸发酵菌种的筛选及鉴定  19-31
  2.1 材料与方法  19-25
    2.1.1 实验材料  19-22
    2.1.2 实验方法  22-23
    2.1.3 分析方法  23-25
  2.2 结果与分析  25-30
    2.2.1 玉米芯水解中还原糖的组成及含量  25
    2.2.2 L-乳酸细菌的初筛  25-27
    2.2.3 L-乳酸细菌的复筛  27
    2.2.4 菌株稳定性试验  27-28
    2.2.5 菌种的鉴定  28-30
  2.3 本章小结  30-31
第三章 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31-40
  3.1 材料与方法  31-34
    3.1.1 实验材料  31-32
    3.1.2 实验方法  32-33
    3.1.3 分析方法  33-34
  3.2 结果与分析  34-39
    3.2.1 硫酸二乙酯诱变  34-37
    3.2.2 紫外线诱变  37-39
  3.3 本章小结  39-40
第四章 突变株发酵玉米芯水解液产L-乳酸条件的优化  40-53
  4.1 材料与方法  40-42
    4.1.1 实验材料  40
    4.1.2 实验方法  40-42
    4.1.3 分析方法  42
  4.2 结果与分析  42-52
    4.2.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2-48
    4.2.2 玉米芯水解液发酵条件的优化  48-51
    4.2.3 利用浓缩液补料发酵L-乳酸  51-52
  4.3 本章小结  52-53
第五章 本文主要结论及展望  53-55
  5.1 本文主要结论  53-54
  5.2 工作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0
作者简历  60

相似论文

  1.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2.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S816.53
  3. 大豆胚芽异黄酮的乳酸菌转化及其咀嚼片的研制,TS214.2
  4.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S145.6
  5. 黄芩与乳酸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回盲肠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S831.5
  6. 阿维拉霉素生产菌诱变育种及发酵工艺优化,TQ927
  7. 那西肽产生菌的选育和发酵条件的研究,TQ936.16
  8. 发酵香肠工艺研究,TS251.65
  9. 腊鱼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直投式生产工艺研究,TS254.4
  10. 乳酸杆菌DM9811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及免疫活性的研究,R392
  11. 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R-332
  12. 重症创伤患者血乳酸的动态监测及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预后评价的意义,R641
  13. 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分布研究,R96
  14. 牛凝乳酶原基因的定点突变与酶性质研究,Q814
  15. 无机填料改性聚乳酸的研究,TQ320.1
  16. 无机及无机—有机杂化Zn类催化剂及其催化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制备L-聚乳酸的应用研究,O631.3
  17. 玻璃体内注射用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的合成及鉴定研究,R943
  18. PLL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性能的研究,R318.08
  19. 聚乳酸纤维耐热性和耐酸碱性研究,TQ342
  20. 耐高温高产乳酸菌的选育及乳酸发酵新工艺研究,TQ921.3
  21. 聚乳酸纤维织物产品开发及服用性能研究,TS10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其他化学工业 > 发酵工业 > 发酵法制有机酸 > 乳酸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