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X射线脉冲星信号模拟源及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

作 者: 盛立志
导 师: 赵宝升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专 业: 物理电子学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导航 地面模拟 调制X射线源 X射线探测器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和对自主导航日益迫切的要求,近几年各航天大国都在X射线脉冲星导航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该方法的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国际导航届的认可。本文在调研、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脉冲星导航地面模拟系统的方案及关键技术。在进行X射线脉冲星导航空间搭载试验和未来脉冲星导航系统应用之前,为了研究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相关关键技术,必须在地面搭建实验系统,将空间试验所要进行的X射线光子的探测、光子到达时间的确定、脉冲轮廓的累积、定位精度的计算以及轨道控制等在地面均进行相关研究和实验。依据导航基本原理提出了地面模拟系统的总体构架以及各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了单模拟器(依次模拟多脉冲星源)单探测器和多模拟器(分别模拟不同的脉冲星源)多探测器两种地面模拟方案。全文围绕地面模拟系统中X射线脉冲星信号模拟源和X射线探测器两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搭建了单模拟器单探测器的实验系统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试分析。针对X射线脉冲星信号模拟源的设计要求,通过分析比较X射线的产生、调制机理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栅控X射线管调制的方案。详细描述了栅控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和产生调制脉冲X射线的工作机理,对栅控X射线管的结构进行设计,计算了栅极电压对电子的控制能力和到达阳极的电子数,研制了栅极控制的X射线管,实验测试了不同阳极电压情况下的出射X射线剂量率、阳极电流和计数率随栅极电压的变化曲线,验证了设计计算的正确性,并以此作为脉冲星信号模拟源信号加载的依据。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方法研制了任意信号脉冲发生装置,对研制的电子学信号发生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产生任意脉冲轮廓。分析了未来空间应用时对大面积X射线探测器的需求,设计了拼接微通道板MCP(Micro-Channel Plate)探测器的初步方案,提出了共享阳极的方法以减少阵列探测器读出电子学通道数。研制了封装MCP探测器以进行地面模拟实验,测试了该探测器阳极输出原始信号脉冲FWHM约600ps,具有很好的时间响应特性。基于所研制的X射线脉冲星信号模拟源和封装MCP探测器,搭建了单模拟源单探测器的地面模拟实验系统,成功实现了X射线脉冲星信号的模拟。测试并分析了探测器读出电子学阈值电压、入射X射线功率、不同的模拟源栅极信号加载方式、栅控X射线管阳极电压、栅极电压等对模拟系统和采集脉冲轮廓的影响。探测器读出电子学应调整合适的阈值电压,以剔除探测器暗计数和电子学噪声并尽量不影响探测器对有效信号的计数,在本系统中阈值电压为-150mV时脉冲轮廓信噪比较高。X射线强度对累积脉冲轮廓信噪比影响较大,X射线强度与X射线管灯丝电流、栅极控制信号的电压范围和阳极电压相关,灯丝电流越大,出射X射线功率越大,采集到的光子数越多,轮廓越光滑;栅极电压跨度取2V较为合适,栅极电压跨度越大出射X射线强度差越明显,因而脉冲轮廓特征越明显;随着阳极电压的提高,累积的光子数量增多,轮廓越来越光滑。当采用数字信号加载时,频率过低会导致累积脉冲轮廓展宽,分辨精度不够且细节表现差。当数字信号频率高于1MHz时累积脉冲轮廓真实度较好,模拟源产生的信号能够逼真反应实际脉冲星的辐射脉冲轮廓特征。

全文目录


致谢  4-6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目录  10-13
图目录  13-16
表目录  16-17
1 引言  17-33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7-21
    1.1.1 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17-20
    1.1.2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意义  20-21
  1.2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26
    1.2.1 国外研究进展  21-25
    1.2.2 国内研究进展  25-26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6-29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6-28
    1.3.2 本文创新点  28-29
  参考文献  29-33
2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模拟系统方案  33-51
  2.1 X 射线脉冲星概述  33-35
  2.2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基本原理  35-43
    2.2.1 脉冲星导航系统基本组成  36-37
    2.2.2 X 射线探测器  37
    2.2.3 高精度星载原子钟  37-38
    2.2.4 脉冲星星历数据库及特征参数库  38-39
    2.2.5 脉冲星相位时间模型  39-41
    2.2.6 定位导航算法  41-42
    2.2.7 星载计算机  42
    2.2.8 脉冲星导航相关误差分析  42-43
  2.3 脉冲星导航地面模拟系统  43-48
    2.3.1 地面模拟系统组成  43-45
    2.3.2 地面模拟系统方案  45-48
  2.4 本章小结  48
  参考文献  48-51
3 X 射线脉冲星模拟源  51-87
  3.1 设计依据  51-53
  3.2 X 射线产生机理及调制方法  53-62
    3.2.1 X 射线产生机理及方法  53-59
    3.2.2 X 射线的调制方法  59-62
  3.3 栅控 X 射线管研制  62-78
    3.3.1 栅控 X 射线管基本原理  62-64
    3.3.2 栅控 X 射线管设计  64-69
    3.3.3 栅控 X 射线管测试  69-78
  3.4 信号调制装置设计及测试  78-80
  3.5 脉冲星模拟源稳定度  80-82
  3.6 X 射线脉冲星模拟源集成  82-84
  3.7 本章小结  84
  参考文献  84-87
4 X 射线探测器  87-105
  4.1 脉冲星导航探测器任务分析  87-88
  4.2 MCP 探测器结构及工作机理  88-96
  4.3 拼接 MCP 探测器方案设计  96-101
  4.4 地面模拟实验用封装 MCP 探测器  101-103
  4.5 本章小结  103
  参考文献  103-105
5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模拟系统实验  105-123
  5.1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模拟实验系统  105-106
  5.2 地面模拟实验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  106-121
    5.2.1 采集电子学阈值对采集轮廓的影响  106-108
    5.2.2 X 射线管参数对脉冲轮廓的影响  108-112
    5.2.3 不同轮廓数据产生的 X 射线脉冲  112-114
    5.2.4 累积时间对采集脉冲轮廓的影响  114-115
    5.2.5 周期叠加 BIN 数量对脉冲轮廓的影响  115-116
    5.2.6 信号加载方式对脉冲轮廓的影响  116-118
    5.2.7 数字加载频率对累积脉冲轮廓的影响  118-119
    5.2.8 X 射线脉冲星模拟源其他应用  119-121
  5.3 本章小结  121-122
  参考文献  122-123
6 总结与展望  123-127
  6.1 全文总结  123-125
  6.2 工作展望  125-127
附录 缩略词  127-129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29-131

相似论文

  1. 井下数据无线电磁短传系统设计研究,TN014
  2. 低能望远镜探测器性能研究,O572.212
  3. X射线探测器集成化技术研究,TL816.1
  4. 分层气驱工艺管柱研究,TE345
  5. 抗辐射加固“龙芯”处理器的空间辐射环境适应性研究及航天计算机设计,TP332
  6. CCD型X射线探测器温度特性,O434.12
  7. K208玻璃基镀膜透镜质子电子辐照效应及机理研究,TH74
  8. 石英玻璃基银膜反射镜质子与电子辐照效应研究,TH74
  9. 载人飞船仪器舱通风过程的实验研究,V416
  10. 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与机理研究,S512.1
  11. 应用于X射线FPD的非晶硒膜的制备方法研究,TN29
  12. 快速测量太阳风参数方法研究及FY-2C卫星太阳X射线数据反演,P182.9
  13. 航天员舱内活动地面模拟实验研究,V416
  14. 功能分子影像研究:从平面成像到PET,R817
  15. 飞机液压、冷气、起落架模拟器计算机总控系统,V242
  16. 基于多孔硅的三维PN结结构探索,TN305
  17. 二维位置灵敏X射线气体电子倍增器(GEM)的研制,O572.212
  18. 带电粒子辐照ZnO/硅树脂白漆光学退化效应及机理,O484.4
  19. 喷雾冷却传热机理及空间换热地面模拟研究,TK124
  20. 大面积高分辨率数字X射线探测器关键技术的研究,TP274.51
  21. 基于碘化汞的X射线成像探测器理论与实验研究,O434.1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