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双版纳勐罕镇傣族初中学生隐性辍学的村落文化分析
作 者: 徐琳
导 师: 雷兵
学 校: 云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傣族 村落文化 隐性辍学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在对傣族教育、傣族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云南傣族学生辍学等问题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曼法村委会曼空小组、曼听村委会曼乍小组、勐波村委会帕当小组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以整个村落文化为背景,用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观点反观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村落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继而对当地学校教育现状进行文化追因,探讨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受到村落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从当地人的视角解析导致傣族学生产生教育困境的原因,最终揭示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过程中,村落、家庭与学校联合互动的重要性。论文主体内容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第一章为村落社会文化背景,对勐罕镇曼法村委会曼空小组、曼听村委会曼乍小组、勐波村委会帕当小组的人居环境、生计方式、社会结构、文化概貌等特质进行描述。第二章为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从辍学、隐性辍学到辍学的相关概念,并且重点从隐性辍学的背景、隐性辍学的形成原因与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等方面展开。第三章从勐罕镇中学学生的受教育现状、现存教育问题等方面对教育发展状况及困境进行梳理。第四五六章分别对具有进行典型性的文化因素如经济类型、宗教文化、家庭文化等因素进行文化探析。从上述几方面展开对影响学校教育的论述,运用布迪厄提出的“实践理论”阐释文化与教育在村落背景下的互动,探讨傣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受到村落文化的影响及制约,进而对少数民族教育建立全面的认识。第七章是对勐罕镇傣族学生受教育的一些思考,从村落、家庭、学校三方寻求教育问题的阐释,继而达到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局面。第八章是结语。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引言 10-24 一、 选题缘起及背景 10-14 (一) 选题缘起 10-11 (二) 选题背景 11-14 二、 研究意义 14 三、 文献综述 14-18 (一) 傣族社会文化研究 15-16 (二) 傣族教育研究 16-17 (三) 云南傣族学生辍学研究 17-18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18-20 (一) 研究思路 18-19 (二) 研究方法 19-20 五、 理论依据 20-24 第一章 田野点综述 24-32 一、 人居环境 24-27 (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25-26 (二) 建筑方式 26-27 二、 生计方式 27-29 三、 佛教文化 29-31 四、 社会结构 31-32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32-38 一、 “辍学”与“隐性辍学”的辨析 32-33 二、 与“辍学”相关的其它概念 33-34 (一) 厌学、旷课和逃学 33-34 (二) 厌学生、肄业生及其它 34 三、 “隐性辍学”的形成原因 34-36 四、 “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 36-38 第三章 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 38-46 一、 勐罕镇中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38-39 二、 勐罕镇中学的课程设置 39-40 三、 勐罕镇中学的师资情况 40-41 四、 勐罕镇中学学生的整体受教育现状 41-43 五、 勐罕镇中学傣族学生的受教育现状 43-46 第四章 村落经济与傣族学生的隐性辍学 46-57 一、 富饶的村落经济 46-50 (一) 旅游业对曼乍小组的影响 46-47 (二) 多样化的经济与曼空小组的发展 47-48 (三) 林业对帕当小组的影响 48-50 二、 村落经济与傣族学生的变化 50-57 (一) 生活方式的改变 51-53 (二) 观念意识的暌违 53-54 (三) 学生教育观的变化 54-57 第五章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傣族学生受教育现状 57-65 一、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 57-59 (一) 虔诚的全民信仰 57-58 (二) 世界观思维的变化 58-59 二、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学生的“隐性辍学” 59-65 (一) 教育内容的变更 59-61 (二) 学生身份认同的变化 61-62 (三) 学生人生观的不同 62-65 第六章 家庭文化与傣族学生隐性辍学的关联 65-71 一、 家庭文化的影响 65-67 (一) 曼乍小组的经商氛围 65 (二) 曼空小组的娱乐风气 65-66 (三) 帕当小组的消费文化 66-67 二、 家庭文化影响下的傣族学生受教育现状 67-71 (一) 优越的生存条件与学生的“隐性辍学” 67-68 (二) 放任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受教育的影响 68-69 (三) 家长的观念意识与学生的“隐性辍学” 69-71 第七章 对于傣族学生隐性辍学的一些思考 71-76 一、 加强家庭、学校与村落的互动 71-72 二、 家庭中要注重教育投资、民主氛围及亲子互动的联合 72-73 三、 学校中要融合乡土文化、学校教育与寺庙教育的共性 73-74 四、 村落中要加深宗教信仰、世界观及经济形态的认识 74-76 结语 76-78 参考文献 78-82 附录 82-84 在校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84-85 后记 85-86
|
相似论文
-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家具艺术研究,J525.3
-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J523
- 傣、泰、佬族的放“高升”文化研究,G112
- 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增权路径研究,F592.7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F323.211
- 傣族与云南其它民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TU-86
- 古村落的认定研究,G122
- 云南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J528.1
- 云南民间制陶的调查研究,J527
- 西双版纳橡胶经济发展与傣族民居的变迁,TU-0
- 一个中原村落基督教信仰的考察研究,B978
- 村落语境中的仪式展演与文化变迁,K890
- “维先达腊”仪式音乐研究,J607
- 云南孟连傣族宣抚土司礼仪音乐调查与研究,J607
- 云南元阳勐雅傣稻田养鱼的环境人类学研究,C912.4
- 傣族贝叶档案在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视野下的发掘研究,G279.29
- 以原竹为主要材料的西双版纳傣族民居轻型屋顶更新研究,TU231
- 西双版纳傣族水井装饰艺术研究,J529
- 滇西南傣族传统服饰色彩研究,J523.5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