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隐喻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作 者: 张军慧
导 师: 孙迎光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隐喻 德育 中学德育
分类号: G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隐喻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如何运用隐喻式的思维方式研究当前中学德育逐渐受到重视。当前,中学德育在唯理性的宰治下过度强调理性知识的灌输,排斥非理性因素,忽视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德育的日渐式微。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中国传统的诗意德育,在对中西方隐喻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学德育中需要重视隐喻运用的观点。本文首先在阐述不同视角下的隐喻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隐喻的基本特征。隐喻,即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不同事物间具有的相似性的过程,其本质是借用一种事物去认识、理解和表达另一种事物。隐喻思维不同于理性思维,探究的不是从现象到本质,而是从此物到彼物、从在场到不在场的思维过程。隐喻的开放性表示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语境下对隐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隐喻具有的潜隐性能在潜移默化间达成德育效果;隐喻具有的美的意境能融合善与美。而且,它与中国传统的诗意德育的精髓相契合,能有效克服唯理性德育的缺陷。虽然学界一直在研究隐喻之于德育的价值,但在中学德育的实际运用中,隐喻并未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实践。用隐喻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学教育中的对话式德育,可以发现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缺乏足够的开放性和生成性。除此外,中学德育也不够重视校园环境中语言、建筑等潜在的隐喻符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力。而在这些问题中,最重要的是没有发挥出隐喻在审美人格养成中的积极力量。在意义阐述和现状分析之后,本文提出了在中学德育中应用隐喻的策略。首先,明确了运用原则,思想性、适度性、形象性和引导性缺一不可。其次,强调在德育语言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协调起“隐喻的权力”和“逻辑的权力”,在保障科学性的前提下诗化德育语言。其三,基于隐喻的开放性特征,提出实现隐喻式的德育对话,多维度式敞开。最后,从隐喻“美”的天然属性出发,倡导营造美的校园环境和创设中学德育善美融合的意境。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导言  8-14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8-9
  (二) 研究综述  9-12
    1. 西方隐喻研究  9-10
    2. 中国隐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0-12
  (三) 研究指导思想  12-14
一、识读德育中的隐喻  14-22
  (一) 不同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14-15
    1. 语言学视角  14
    2. 认知学视角  14-15
    3. 哲学视角  15
  (二) 隐喻的基本特征  15-17
    1. 开放性  15-16
    2. 情境性  16-17
    3. 审美性  17
  (三) 德育中的经典隐喻解读  17-20
    1. “生命线”隐喻  17-19
    2. “灌输”隐喻  19-20
  (四) 中学德育中的两种思维方式——隐喻与理性  20-22
二、隐喻在德育中的价值体现  22-28
  (一) 克服唯理性德育的缺陷  22-23
  (二) 弘扬中国传统的诗意德育  23-24
  (三) 实现善美融合的德育境界  24-26
  (四)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26-28
三、隐喻视角下的中学德育现状分析  28-36
  (一) 德育对话缺乏隐喻的开放性  28-30
    1. 在形式上局限于语言问答  28-29
    2. 在内容上“伪对话”现象突出  29-30
  (二) 忽视德育环境中隐喻符号的影响力  30-32
    1. 语言符号方面  30-31
    2. 建筑符号方面  31-32
  (三) 轻视隐喻在审美人格养成中的价值  32-36
    1. 在非理性德育因素的运用方面  32-33
    2. 在对德育境界的追求方面  33-36
四、隐喻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策略  36-47
  (一) 隐喻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原则  36-38
    1. 思想性  36
    2. 适度性  36-37
    3. 形象性  37
    4. 引导性  37-38
  (二) 诗化德育语言  38-39
  (三) 倡导隐喻式的德育对话  39-41
    1. 基本旨趣  39-40
    2. 基本方法  40-41
  (四) 营造有利于隐喻思维的校园环境  41-42
    1. 美化学校环境  41-42
    2. 优化制度环境  42
    3. 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42
  (五) 展现中学德育的隐喻美  42-47
    1. 倡导德育留白  43-44
    2. 创设诗意的德育情境  44-45
    3. 重视艺术化人生观的培养  45-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2.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3. 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G641
  4. 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G621
  5.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6. 幼儿文学的德育功能探析,G611
  7.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G641
  8.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9. 常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当代启示,D648
  10.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11.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G633.41
  12. 人性化高等教育的德育价值发掘研究,G641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研究,D632.9
  14. 德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分析,G647.38
  15. 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I207.22
  16. 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研究,H15
  17. 生活视域下的品格培养,G41
  18. 英汉“喜悦”隐喻的跨文化研究,H15
  19. 论德里达的隐喻观,H05
  20.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21. 农村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践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