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的解释和出路-基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作 者: 孙静静
导 师: 胡学勤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劳动经济学
关键词: 结构性矛盾 市场供求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性
分类号: F24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我国近年来的情况来看,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而同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也让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我国的主要优势。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会发现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开始短缺,而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中端劳动力却出现了过剩,即“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基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进行解释和寻求出路。首先对就业难的大学生与民工荒的民工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目前这种结构性失业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相关的理论做了相应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问题现状的集中表现,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农民工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解释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接着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附加值低端的“痛苦曲线”上,进而得出产生“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这一现象的症结并非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转变本身,而是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未能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转变保持一致。为了更好地研究这种产业结构域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取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对产业内经济增长、省内经济增长以及全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以找出影响就业结构的主导力量。最后得出结论: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其部门内的产值增加来实现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省内经济的增长来实现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突破口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出路。为此,可以从提升要素禀赋,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对战略性新型产业进行大力的系统性支持、优化各项政策,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5
目录  5-7
1 导论  7-15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7-8
    1.1.1 选题背景  7
    1.1.2 研究意义  7-8
  1.2 研究现状评述  8-1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8-9
    1.2.2 国内研究现状  9-11
  1.3 基本假说  11
  1.4 研究内容  11-12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3
    1.5.1 研究方法  12-13
    1.5.2 技术路线  13
  1.6 主要创新之处与可能的不足  13-15
    1.6.1 主要创新之处  13-14
    1.6.2 可能的不足  14-15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15-20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7
    2.1.1 大学生  15
    2.1.2 农民工  15-16
    2.1.3 结构性失业  16-17
  2.2 理论基础  17-20
    2.2.1 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理论  17-18
    2.2.2 人力资本理论  18
    2.2.3 劳动力流动理论  18-19
    2.2.4 人口结构理论  19-20
3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30
  3.1 就业总体形势及结构性失业的现状  20
  3.2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集中表现  20-22
    3.2.1 大学生就业率不理想,不同高校就业率差距大  20-21
    3.2.2 大学生就业的相对稳定性差  21-22
    3.2.3 大学生就业的对口性降低,就业结构不合理  22
  3.3 “民工荒”问题的集中表现  22-24
    3.3.1 “民工荒”现象的行业分布  22-23
    3.3.2 “民工荒”现象的地区分布  23-24
  3.4 原因分析:基于市场供求结构视角  24-28
    3.4.1 劳动力就业市场供给结构分析  24
    3.4.2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24-25
    3.4.3 农民工就业市场  25-28
  3.5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解释:基于产业结构价值链视角  28-30
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30-36
  4.1 产业结构的涵义  30-31
  4.2 就业结构的涵义  31-32
  4.3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32-33
  4.4 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33-34
  4.5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34-36
5 产业结构对就业弹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36-39
  5.1 模型的设定  36
  5.2 数据的获得  36-37
  5.3 产业结构对就业弹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37-39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39-43
  6.1 主要结论  39-40
  6.2 政策建议  40-43
    6.2.1 提升要素禀赋,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  40-41
    6.2.2 统筹规划,对战略性新型产业进行大力的系统性支持  41
    6.2.3 优化各项政策,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1-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7-48

相似论文

  1. 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研究,G812.7
  2. 山西省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政策选择的研究,G80-05
  3. 西宁市产业结构演变对交通运输影响研究,F127;F224
  4. 重庆市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研究,F121.3;F224
  5.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F127
  6. 新疆女性劳动参与率状况研究,D442.6
  7.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8. 中部地区融合金融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F832.2
  9.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327
  10. 西藏地区建筑色彩的研究,TU115
  11.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F205
  12. 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F127
  13. 芜湖市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研究,F127
  14.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F224
  15. 要素禀赋、赶超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F121.3;F224
  16. 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F121.3;F224
  17.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中介支持研究,F832;F224
  18. 政府产业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TP311.13
  19.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重构研究,F127
  20.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青海产业结构调整,F205
  21. 外商直接投资对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127;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劳动经济 > 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 > 中国 > 劳动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