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社会阶层系统公正感的差异及其机制

作 者: 杨沈龙
导 师: 郭永玉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系统公正感 贫富差距归因倾向 控制感
分类号: C91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社会心态的关注是如今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这其中社会阶层地位较低的个体引起了无论是执政者还是研究者更多的关注。这些低阶层者是否感受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于这个问题,系统公正理论曾指出,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更倾向于认为其所在的社会系统的公正的,合理的,这一观点被后来研究者称为地位公正化假设。在实证研究中,地位公正化假设得到了不少研究结论的支持。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得出阶层越高的人越认为社会公正的结论。基于这一理论争议及其在实践应用中的价值,本研究旨在针对个体所在社会阶层影响其系统公正感的效应是否存在,是否通过其他心理过程起作用,以及是否受到其他变量的调节等几方面展开研究。研究一采用问卷法,采用非在校大学生的成年人作为研究被试,通过在中国不同省份发放问卷,共得到有效样本707名。分层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无关变量后,个体的主观社会阶层水平对其系统公正感的预测作用显著,主观阶层高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系统是公正的。在研究二中,引入个体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归因倾向这一变量,考察其是否在主观社会阶层影响系统公正感的过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以14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在控制了无关变量之后,结果显示,贫富差距内归因倾向在社会阶层和系统公正感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个体的主观社会阶层水平越高,其贫富差距内归因倾向也越高,因而其系统公正感也就越强。在研究三中,引入控制感作为调节变量,看其能否调节研究二中所得的中介模型。研究以208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通过启动任务让一部分被试暂时体验到较高控制感,而让另一部分暂时体验较低控制感。结果显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贫富差距内归因倾向对于主观社会阶层影响系统公正感的中介作用,受到了控制感水平的调节:在无控制感的情况下,该中介模型成立;而在有控制感的情况下,社会阶层的贫富归因倾向差异不显著,社会阶层与系统公正感的预测作用也不显著,中介模型不成立。这一结果既是对于地位公正化假设为何存在争议进行的有益探索,也可为社会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1 前言  11-13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目的  12
  1.3 研究意义  12-13
2 文献综述  13-35
  2.1 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  13-19
    2.1.1 社会阶层的概念  13-15
    2.1.2 社会阶层的测量  15-16
    2.1.3 社会阶层的操纵  16-17
    2.1.4 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视角  17-19
  2.2 地位公正化假设  19-25
    2.2.1 支持地位公正化假设的理论  19-20
    2.2.2 支持地位公正化假设的研究  20-21
    2.2.3 不支持地位公正化假设的理论  21-22
    2.2.4 不支持地位公正化假设的研究  22-24
    2.2.5 地位公正化假设可能的调节变量  24-25
  2.3 控制感的相关研究  25-30
    2.3.1 特质取向的控制感研究  26-27
    2.3.2 情境取向的控制感研究  27-29
    2.3.3 控制感对公正感的影响  29-30
  2.4 文献的总结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30-35
    2.4.1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30
    2.4.2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30-35
3 研究一 社会阶层对系统公正感的影响研究  35-43
  3.1 研究目的  35
  3.2 研究假设  35
  3.3 研究方法  35-38
    3.3.1 被试  35-36
    3.3.2 研究工具  36-38
  3.4 研究程序  38
  3.5 研究结果  38-40
    3.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38-39
    3.5.2 系统公正感对客观、主观阶层的分层回归分析  39-40
  3.6 讨论  40-43
    3.6.1 客观社会阶层对系统公正感预测作用  40
    3.6.2 主观社会阶层对系统公正感预测作用  40-41
    3.6.3 主观、客观阶层结论的分歧  41-43
4 研究二 主观阶层对系统公正感影响中介机制研究  43-52
  4.1 研究目的  43
  4.2 研究假设  43
  4.3 研究方法  43-45
    4.3.1 被试  44
    4.3.2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  44-45
  4.4 研究结果  45-50
    4.4.1 主观阶层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45-46
    4.4.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6
    4.4.3 贫富差距归因的中介效应检验  46-50
  4.5 讨论  50-52
    4.5.1 主观阶层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50
    4.5.2 主观阶层对系统公正感的预测作用  50-51
    4.5.3 贫富差距归因的中介作用  51-52
5 研究三 控制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  52-62
  5.1 研究目的  52
  5.2 研究假设  52-53
  5.3 研究方法  53-54
    5.3.1 被试  53
    5.3.2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  53-54
  5.4 研究结果  54-60
    5.4.1 主观阶层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54-55
    5.4.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5-60
  5.5 讨论  60-62
6 总讨论  62-67
  6.1 地位公正化假设的反例  62-63
  6.2 贫富差距内归因倾向的中介作用  63-64
  6.3 控制感的调节作用  64-65
  6.4 不足与展望  65-67
7 结论  67-68
参考文献  68-78
附录  78-84
  附录一 客观社会阶层的测量  78-79
  附录二 主观社会阶层的测量  79-80
  附录三 系统公正感问卷  80-81
  附录四 主观社会阶层的操纵  81-82
  附录五 贫富差距归因问卷  82-83
  附录六 控制感的启动  83-84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84-85
后记  85

相似论文

  1.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2. 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中新的社会阶层研究,D613
  3.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D663
  4. 文化排斥:学校教育进行底层社会再生产的机制,G40
  5. 我国社会阶层变化与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研究,D663
  6. 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学生会干部?,G645.5
  7. 新社会阶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61
  8. 党的新社会阶层政策研究,D663
  9. 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路径整合研究,D613
  10.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研究,D613
  11. 新的社会阶层媒介形象研究,G206
  12.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渠道研究,D663
  13. 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663
  14.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663
  15. 中国大陆城乡居民社会阶层意识的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663
  16. 民族旅游开发与旅游目的地社会阶层结构的关系研究,F592.7
  17.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633
  18. 社会转型期我国新社会阶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64
  19. 邓小平关于实现社会阶层良性互动思想探析,A849.1
  20. 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研究,D613
  21. 中国社会阶层地位对政治参与的影响,C91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 阶级心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