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司法正义研究

作 者: 李叙明
导 师: 唐凯麟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司法正义 司法权 善法 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 司法独立 正义之德 异化
分类号: D9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司法是公力救济的一个重要形式,肩负着提供公力救济、惩治刑事犯罪、化解民事纠纷、监督权力运行,维护国家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是否公平、公正,直接关涉社会正义能否实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信息社会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重大转型期,由于经济和社会秩序非良性运行、利益分配不公平、传统文化流失,导致贫富分化严重、社会价值多元、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刑事犯罪高发,出现了利益冲突、价值失落、道德缺位、行为失范等无序现象。司法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难以独善其身,司法腐败、司法不公等问题导致司法公信不足、司法权威不高、法律信仰危机。因此,有必要从伦理的角度对司法公正问题进行制度批判和人文反思。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的核心要素。司法权具有独立性、程序性、被动性、中立性、及时性和确定性等属性。司法的运行过程主要就是司法权的运行过程。因此,本文将对司法权的伦理考量作为司法正义的研究起点,并围绕司法权运行的内在要素来构建司法正义研究的理论架构,探究司法正义的伦理前提、价值目标、规则基础、体制保障和主体之维。司法是实现正义的基本形式。这样一个判断是有前提的,即法本身是善法。善法是体现正义精神之法,它能促进法的正义价值得以实现,也为司法权的正当运行和司法正义的彰显提供前提条件。在分析善法对自由、正义和秩序的价值,以及考察“恶法亦法”和“恶法非法”之争的基础上,闸明善法的内容以及形成的基础和程式。实体正义是司法主体依据体现一般正义的良法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确定、规范和调整,确保裁决结果合法、公正、合理。关于实体正义伦理基础,有自由、平等、作为公平的正义、效用等不同观点。本文将功利论作为实体正义的伦理基础,强调实质正义重在对正义精神理念的把握,关注正义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为实现实体正义,应遵循司法权行使的正当性、合理性原则,既要发挥自由裁量权的作用又要对其进行伦理规制。程序正义强调司法适用的程序规则或援引的法律条文符合法律规定或法律原则,要求司法过程公正、依法定程序进行、尊重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程序正义存在效用基础和道义基础之分。效用论认为程序只是实现实质正义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本身不具有独立价值。道义论认为程序正义具有独立的道德价值,应当作为程序正义的伦理基础。为实现程序正义,司法应遵循合法性、平等性、中立性和公开性原则。“独立”的伦理意义在于意识和行为自主,司法独立的真正意蕴在于法官能够按照自主意识和内心良知,根据既定的法律规则和程序独立自主地审理案件,而不受来自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的干预。司法独立是法官行使司法权的制度保障,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司法正义。司法独立是国家权力分工、裁决结果公正、加强法律权威和法制统一的要求。为保障司法独立,应当完善法官的选任与任期、物质性保障、民事豁免权等制度,不断推进法院体制、司法权配置等方面的改革。司法正义的实现最终需要有司法主体作为承担者,司法主体是社会正义的落实者、利益失衡的矫正者、司法正义的守护者以及自由裁量的超然理性者。因此,必须从司法主体的角度来思考司法正义的实现问题。司法正义是一种德性,司法主体的德行要求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比较充分的制度伦理保证下,司法主体需具有正直德行;二是在制度伦理保证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司法主体不仅要具备正直德行,而且还要具备公平、勇敢、廉洁等德行。司法正义的实现呼唤司法主体正义之德的塑造,应当加强以道德教育为主的德性建设,注重司法主体德性的培育;加强制度规约建设,防止司法主体的非理性化选择,从而遏制司法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司法发挥着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功能,但司法实践也中出现了法官违法违纪、审判结果不公、冤假错案频发、司法效率不高、判决执行不力等司法权异化的现象,严重消弱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基于司法权异化的原因及表现,应当从制度和主体两个层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培育法官职业伦理,以化解司法权异化问题,并应当注重司法权异化的社会根源治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4
导论  14-22
  一、选题意义  14-16
  二、文献综述  16-19
  三、本文论题  19-22
第一章 司法正义的一般理论  22-48
  第一节 司法与正义的内涵  22-31
    一、司法的内涵  22-24
    二、正义的内涵界定  24-29
    三、司法与正义的关系  29-31
  第二节 司法正义  31-38
    一、司法正义的界定  31-34
    二、司法正义的标准  34-36
    三、司法正义的功能  36-38
  第三节 司法正义与道德正义  38-44
    一、法律与道德  38-41
    二、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  41-43
    三、两种社会正义之冲突  43-44
  第四节 司法正义的研究起点:司法权  44-48
    一、司法权的内涵  44-46
    二、司法权运行的内在要素  46-48
第二章 司法正义的伦理前提:善法  48-62
  第一节 善法的标准  48-53
    一、善法:正义价值的凸显  48-51
    二、“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  51-53
  第二节 善法的内容  53-56
    一、善法内容概述  53
    二、正义的实体法  53-55
    三、正义的程序法  55-56
  第三节 善法的形成  56-62
    一、善法形成的基础  56-59
    二、善法形成的程式  59-62
第三章 司法正义的价值目标:实体正义  62-78
  第一节 实体正义的内涵  62-64
  第二节 实体正义的伦理基础  64-67
  第三节 实体正义的原则  67-72
    一、正当性原则  67-70
    二、合理性原则  70-72
  第四节 法官自由裁量权  72-78
    一、自由裁量权的涵义  72-73
    二、自由裁量权的伦理属性  73-74
    三、自由裁量权的价值目标  74-75
    四、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制  75-78
第四章 司法正义的规则基础:程序正义  78-91
  第一节 程序正义的内涵  79-83
    一、程序正义观念  79-80
    二、程序正义概念  80-82
    三、程序正义的特征  82-83
  第二节 程序正义的价值标准  83-89
    一、效用论  83-85
    二、道义论  85-89
  第三节 程序正义的原则  89-91
    一、合法性原则  89
    二、平等性原则  89-90
    三、中立性原则  90
    四、公开性原则  90-91
第五章 司法正义的体制保障:司法独立  91-102
  第一节 司法独立的内涵  91-97
    一、司法独立的含义与意义  91-93
    二、司法独立的产生与发展  93-97
  第二节 司法独立的保障  97-102
    一、法官制度  97-99
    二、司法体制  99-102
第六章 司法正义的主体之维  102-117
  第一节 司法主体  102-105
    一、司法主体的概念  102-103
    二、司法主体在司法正义中的地位  103-105
  第二节 通向司法正义——德性论  105-110
    一、德性及其特性  105-107
    二、司法正义德性  107-110
  第三节 司法主体正义之德的塑造  110-117
    一、司法主体的德性内涵  110-113
    二、司法主体正义德性的塑造  113-117
第七章 当代中国司法正义问题  117-141
  第一节 当代中国司法现状  117-129
    一、当代中国司法的功能  117-126
    二、当代中国司法的问题  126-129
  第二节 司法权异化及其表现  129-134
    一、有关异化的理论  129-130
    二、司法权异化的内涵  130-131
    三、司法权异化的表现  131-134
  第三节 司法权异化的主体分析  134-136
    一、自由裁量不当  134-135
    二、伦理培育滞后  135
    三、法律信仰缺失  135-136
    四、人文关怀不够  136
  第四节 司法权异化的治理  136-141
    一、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136-138
    二、培育法官职业伦理  138-141
参考文献  141-150
附录  150-151
后记  151-153

相似论文

  1.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2.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3.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4. 体育新闻的异化现象与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G80-05
  5.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6. 弗洛姆幸福观研究,B84-09
  7. 西方消费文化的社会学审视,C913.3
  8. 关于邓玉娇案审判的思考,G206
  9. 变异翻译的个案研究,I046
  10. 早期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研究,B565.59
  11. 马尔库塞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研究,B089.1
  12. 试论技术与人的自由,B038
  13. 论人的本质的实现,B038
  14. 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比较及意义,B515
  15. 《资本论》的历史观研究,A811
  16. 刑事疑难案件研究,D925.2
  17. 《红楼梦》诗词歌赋翻译中的杂合现象探析,I046
  18. 男权主义的哲学批判,C913.14
  19. 《自动钢琴》—走向理性的毁灭,I712.074
  20. 我国行政诉讼改革研究,D925.3
  21.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G20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司法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