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作 者: 郭萍萍
导 师: 吴占英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法学理论
关键词: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沉默 非法证据 被告人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是当今世界刑事司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不仅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理论基石,甚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刑事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但是在我国,立法中并没有确立这一原则,虽然存在一些相关的规定,实践中刑讯逼供、冤假错案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妨害了司法公正。2012年3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不仅是学界十多年来对该问题的不懈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本次修正案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表现出我国对被追诉人权益保护的极大重视,同时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文明化和司法实践中的人权保障都极具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有必要对该原则进行研究。本文在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的相关立法现状及实施情况,并针对其原因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在将来引入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确立有所裨益。文章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介绍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从历史起源之争开始,相继谈论了该原则的基本内涵、其所要保护的证据范围及它与沉默权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则深入分析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产生的深刻理论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即:人性论方面、无罪推定原则及程序正义;第三部分则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相关规定。首先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抽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讲述,如,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然后介绍了一些国际法律文件中的相关规定;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立法中有关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规定,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实践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如,历史原因、司法政策导向、立法欠缺、考核评价机制及侦察水平落后等。最后一部分,则在略微讲述我国引入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详细提出了我的几项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条文方面、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被追诉人的控告权救济及侦察水平的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导言  11-13
一、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概述  13-24
  (一) 历史起源  13-14
  (二) 内涵解读  14-19
    1. 基本内涵  14-15
    2. 内涵解析  15-19
  (三) 该原则所保护的证据范围  19-21
    1. 言词证据  19
    2. 书证  19-20
    3. 物证  20-21
  (四)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沉默权  21-24
    1. 沉默权的概念  21-22
    2. 二者的关系  22-24
二、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理论依据  24-28
  (一) 人性论基础  24-25
  (二) 无罪推定原则  25-27
    1. 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  25-26
    2. 无罪推定原则与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26-27
  (三) 程序正义  27-28
    1. 程序正义  27
    2. 程序正义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27-28
三、 世界范围内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28-35
  (一) 英美法系国家  28-30
    1. 英国  28-29
    2. 美国  29
    3. 加拿大  29-30
  (二) 大陆法系国家  30-32
    1. 德国  30-31
    2. 法国  31-32
    3. 日本  32
  (三) 国际性文件中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32-35
    1. 联合国文件  33
    2. 国际刑事法院  33-34
    3. 其他公约  34-35
四、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5-42
  (一) 我国的相关现状  35-37
    1. 我国现有立法中彰显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精神的条文  35-36
    2. 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强迫自证有罪现象屡禁不止  36-37
  (二) 强迫自证有罪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37-42
    1. 历史上的合法地位  37-38
    2. 我国刑事政策导向的推动  38
    3. 现有立法缺陷  38-40
    4. 司法机关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存在弊端  40-41
    5. 现有侦破水平的限制  41-42
五、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引入建议  42-50
  (一) 必要性与可行性  42-44
    1. 必要性  42-43
    2. 可行性  43-44
  (二) 完善建议  44-50
    1. 法律条文中的建议  44-45
    2. 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45-47
    3. 被追诉人的控告权救济  47-48
    4. 增加侦查技术中的科技投入  48-50
参考文献  50-55
致谢  55-57
附录  57

相似论文

  1.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2. 转hrfl基因小麦赤霉病抗性分析与水稻RNA沉默通用载体构建,S512
  3. 犯罪构成中赃款去向问题研究,D924.3
  4. 我国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925.2
  5.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D925.2
  6. 论刑讯逼供及其遏制,D925.2
  7. 浅析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及构建,D925.2
  8. 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研究,D925.2
  9. 检察机关贯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障碍及问题研究,D925.2
  10. 论刑事案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D925.2
  11. 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的构建,D925.2
  12. 论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适用,D925.2
  13.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行政法律问题研究,D922.1
  14. 村民委员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研究,D925.3
  15. 普通程序简化审适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925.2
  16. 口供合法性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D925.2
  17. 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D925.2
  18. “吉百利诉商评委驳回商标异议案”的行政法分析,D997.1
  19. Thp-1细胞内PPARα基因沉默对C.pn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R543.5
  20. 肝素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的计算研究,R914
  21. 刑事证据收集规则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