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武陵山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作 者: 黄勇
导 师: 胡茂成
学 校: 湖北民族学院
专 业: 民族学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绿色转型
分类号: D4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武陵山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农村产业发展虽然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多方原因,其发展遇到了瓶颈。本文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为例,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发展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产业发展应该走绿色转型之路,稳步发展农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服务业,这既是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武陵山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及创新之处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和现实演进,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涵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涵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在武陵山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表现特征等;第三部分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关系研究,主要包括绿色转型的本质内涵、绿色转型的意义、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绿色转型的影响、绿色转型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等;第四部分为恩施州新农村建设概况,主要包括地域概况、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现实条件;第五部分为恩施州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所遵循的原则、恩施州产业发展目标构建、指标体系构架以及具体实践;第六部分为恩施州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保障体系探讨,主要包括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等;最后为结语。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导论  8-13
  一、背景及意义  8-9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9-10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0-11
  三、主要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及创新之处  11-13
    (一) 研究方法  11
    (二) 基本观点  11-12
    (三) 创新之处  12-13
第一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和现实演进  13-17
  一、产业结构的涵义  13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13-14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一般规律  14-15
  四、产业结构调整在武陵山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表现特征  15-17
第二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的关系  17-21
  一、绿色转型的本质内涵  17
  二、绿色转型的意义  17-19
    (一) 绿色转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要求  17
    (二) 绿色转型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7-18
    (三) 绿色转型是应对绿色全球化趋势的基本要求  18
    (四) 绿色转型是创新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  18
    (五) 绿色转型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18-19
    (六) 绿色转型是区域经济竞争的策略要求  19
  三、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的关系  19-21
    (一)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实现绿色转型  19-20
    (二) 绿色转型是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  20
    (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目标的一致性  20-21
第三章 恩施州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21-29
  一、恩施州的地域概况  21-22
  二、恩施州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22-25
    (一) 烟草产业  22
    (二) 茶叶产业  22-23
    (三) 魔芋产业  23
    (四) 中药材产业  23-24
    (五) 畜牧产业  24-25
    (六) 旅游产业  25
  三、恩施州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5-26
    (一) 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25-26
    (二) 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26
    (三) 农村产业建设投入不足  26
    (四) 经济结构单一,农村产业效益不高  26
  四、恩施州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转型的现实条件  26-29
    (一) 产业布局初具规模  27
    (二)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27-28
    (三)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8
    (四) 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28-29
第四章 恩施州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转型模式构建  29-41
  一、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  29-30
    (一) 模式构建是农业产业化实现顶层设计的重要阶段  29
    (二) 模式构建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转型必由之路  29
    (三) 模式构建将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29-30
  二、构建模式所遵循的原则  30-31
    (一)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30
    (二) 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  30
    (三)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30-31
    (四)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31
    (五) 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31
  三、模式构建的指标体系  31-33
    (一) 特色农业产业  31-32
    (二) 资源型高新技术产业  32
    (三)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32
    (四) 现代服务产业  32-33
  四、模式构建的指标体系构架  33-37
    (一) 二级指标体系构架  33-35
    (二) 模式构建的总体框架  35-37
  五、模式体系在恩施州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37-41
    (一) 打牢基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转型的保障  37-38
    (二) 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转型的重点  38-39
    (三) 生态环境建设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  39-41
第五章 恩施州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转型的保障体系探讨  41-46
  一、政策保障  41-42
    (一) 扶持龙头企业政策  41
    (二) 培植特色品牌政策  41
    (三) 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政策  41-42
    (四)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政策  42
  二、资金保障  42-43
    (一) 政府投资  42-43
    (二) 银行融资  43
    (三) 招商引资  43
    (四) 社会融资  43
  三、人才保障  43-44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转型保障体系框架  44-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4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49-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5.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7.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8.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9. 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研究,G812.7
  10. 我国三次产业变化与就业之研究,F249.2
  11. 新疆女性劳动参与率状况研究,D442.6
  12.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13. 政府产业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TP311.13
  14.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民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研究,D422.6
  15.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实证研究,F121.3;F224
  16. 欠发达地区服务业优化升级的路径分析,F719
  17.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249.2
  18. 山东中翔集团发展战略研究,F426.21
  19.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就业问题研究,F323.6
  20. 贵州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F427
  21.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F249.2;F2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农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