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亚地区毛主义研究

作 者: 吴国富
导 师: 聂运麟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关键词: 南亚地区 马列毛主义 毛泽东思想 共产党 社会主义运动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南亚地区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南亚各国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发展的结果。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南亚各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的斗争,以至在南亚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内产生了主张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和走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毛泽东主义”派别。20世纪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辩论和大分裂,激化了各国共产党内有关不同革命发展道路问题的争论,并导致南亚地区各国共产党中的毛主义派别最终分裂出来。它们纷纷单独建立了全国性的共产党组织(毛主义),坚持武装斗争道路开展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的“人民战争”,被人们称为毛主义运动。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南亚地区毛主义先后经历了高潮、低潮、复兴和整合的四个阶段,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南亚地区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当前的南亚地区毛主义,有完整而系统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政治斗争目标,制定了有效的革命战略路线和现实政策,建立了严密的政党、军队和各类群众组织,还拥有以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为依托的游击区和革命根据地。人们习惯称谓的南亚地区毛主义,实际上是南亚各国共产党中的毛主义派别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异域解读和革命理论的本土建构的结果。在它们的眼中,马列毛主义是·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马列主义是基础,毛泽东主义是马列主义的新发展,马列毛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产物。南亚地区毛主义强调,毛泽东主义在理论上阐释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策略,因而对于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南亚各国来说,坚持毛泽东主义就是坚持马列主义。南亚地区毛主义将本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分为两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是南亚地区毛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而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则是开展并完成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扫清障碍和开辟道路。在取得政权的革命策略上,南亚地区毛主义主张开展以土地革命为基础的“持久的人民战争”,走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国家政权的道路。同时,它们并不拒绝在有利条件下和政府谈判,通过议会选举,和平民主地取得国家政权。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党的任务是努力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基本纲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准备基础。由此可见,南亚地区毛主义是发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思潮和流派,是南亚地区正在兴起的一场社会主义运动,南亚地区毛主义政党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9·11事件”发生以后,南亚地区毛主义一方面是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在结束十年之久的“人民战争”后,通过议会选举的道路对国家政权展开争夺;印度共产党(毛主义)也正在进行着艰难的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不丹共产党(马列毛主义)则宣称正在为发起“人民战争”而进行着各项准备;孟加拉马列毛主义共产党在党的组织建设上也迈出了新步伐。另一方面,南亚地区毛主义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首先,是南亚地区各国政府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的支持下,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的旗号,加强了对南亚各国毛主义的有组织的清剿行动,从而使南亚各国的毛主义面临着生存危机,其斗争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其次,是新的发展困难使南亚地区毛主义原本存在着的诸多矛盾日益被激化,特别是党内存在着理论与策略的分歧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组织分裂的危险;最后,为了有效应对新挑战,南亚地区的毛主义政党需要进行新的理论和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与政策,克服过激的理论与政策,努力争取中间群众,以期摆脱面临的生存危机,并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南亚地区各国毛主义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南亚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能否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其有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南亚地区毛主义政党理论与策略的正确,并获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4
绪论  14-30
  (一) 选题来源与研究价值  16-18
    1. 选题来源  16-17
    2. 研究价值  17-18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22
    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8-20
    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0-22
  (三) 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22-24
    1. 基本的研究思路  22-24
    2. 主要的研究方法  24
  (四) 主要概念解析  24-28
    1. 中国早期的“毛主义”提法之争  24-25
    2. 作为学术研究话语的“毛主义”  25-27
    3. 作为革命意识形态的“毛主义”  27-28
  (五)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8-30
    1. 主要的创新之处  28
    2. 主要的不足之处  28-30
一、南亚地区毛主义的产生及其根源  30-58
  (一)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源起  31-37
    1. 特仑甘纳农民斗争的兴起  31-34
    2. 特仑甘纳农民斗争的意义  34-35
    3. 毛主义政治路线的产生  35-37
  (二)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产生  37-46
    1. 印度共产党的组织分裂  37-39
    2. 纳萨尔巴里运动与毛主义的形成  39-42
    3. 贾帕运动与尼泊尔毛主义的产生  42-46
  (三) 南亚地区毛主义产生的根源  46-58
    1. 南亚地区毛主义产生的内部现实因素  46-51
    2. 南亚地区毛主义产生的国际影响因素  51-54
    3. 南亚地区毛主义产生的政党自身因素  54-58
二、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历史演进  58-88
  (一) 印度毛主义的建党步伐  58-61
    1. 印共(马列)的成立  58-60
    2. 安得拉邦共产党的组织建设  60-61
  (二) 南亚地区毛主义在低潮中的发展  61-66
    1. 印度毛主义陷入“黑暗篇章”  62-64
    2. 尼泊尔毛主义的曲折发展  64-66
  (三)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缓慢复兴  66-78
    1. 印度毛主义的调整  66-72
    2. 尼共(毛)的“人民战争”  72-78
  (四)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普遍整合  78-88
    1. 尼联共(毛)的整合  78-82
    2. 印共(毛)建党及其整合  82-85
    3. 孟加拉国毛主义整合  85-86
    4. 不丹毛主义的整合  86-88
三、南亚地区毛主义的理论观点  88-118
  (一) “马列毛主义”的指导思想  88-98
    1. “马列毛主义”的形成过程  88-93
    2. “马列毛主义”的基本内涵  93-97
    3. “马列毛主义”的当代价值  97-98
  (二) “马列毛主义”指导下的当代革命  98-104
    1. 南亚各国的社会性质和阶级特征  99-101
    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01-102
    3. 新民主主义性质革命的总路线  102-104
  (三)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04-108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04-106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06-107
    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107-108
  (四) 对当前革命形势的理论分析  108-113
    1. 帝国主义控制与世界秩序的混乱  108-109
    2. 资本主义制度在危机中垂死挣扎  109-111
    3. 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逐渐走向复兴  111-112
    4. 推进当代革命需要增强主观力量  112-113
  (五)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内部分歧  113-118
    1. 尼联共(毛)对革命理论的探索  113-114
    2. 在革命理论探索上的分歧  114-115
    3. 在革命战略问题上的分歧  115-118
四、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当代发展态势  118-156
  (一)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组织发展现状  118-131
    1. 政党组织架构和人员数量  118-122
    2. 武装力量组织形式和实力  122-126
    3. 统一战线和群众基础工作  126-131
  (二)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革命主张  131-144
    1.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革命路线  131-136
    2.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革命战略与策略  136-140
    3.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具体政策  140-144
  (三)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斗争发展现状  144-156
    1. 印共(毛)土地革命基础上的“人民战争”  144-148
    2. 不丹共(马列毛)的“人民战争”准备  148-151
    3. 尼联共(毛)的“多党民主竞争”道路  151-156
五、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历史定位与发展前景  156-172
  (一)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历史定位  156-158
    1. 是发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和流派  156-157
    2. 是兴起于南亚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  157-158
    3. 是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的政党  158
  (二) 当代南亚地区毛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158-163
    1. 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  159-160
    2. 对理论的探索和创新  160-161
    3. 战略与策略的灵活性  161-162
    4. 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62-163
  (三) 南亚地区毛主义在当代面临的严峻挑战  163-166
    1. “9·11事件”对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影响  163
    2. “多党民主竞争”道路面临的挑战  163-164
    3. “持久的人民战争”道路面临的挑战  164
    4. 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  164-166
  (四)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发展前景  166-172
    1. “多党民主竞争”道路的发展前景  166-168
    2. “持久人民战争”道路的发展前景  168-172
结束语  172-174
参考文献  174-18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84-186
致谢  186-187

相似论文

  1. 《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F091.91
  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A841
  3. 建国以来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研究,A841
  4.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研究,D61
  5. 中共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问题研究,F123.9
  6. 《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053
  7.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A841
  8. 越南共产党“六大”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333.3
  9.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共行政观,D630
  10. 1946-1948鲁中地区保甲制度研究,K266
  11. 横滨事件初探,K313.4
  12. 中国共产党民族精神教育理论研究,D64
  13. 试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A841
  14. 刘少奇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239
  15. 迈斯纳毛泽东思想研究评析,A841
  16. 四川军阀与国共两党关系探微,K263
  17. 王稼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D61
  18. 毛泽东思想中的和平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820
  19. 1976-1982: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话语演变考析,D232
  20.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理论贡献,A841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因素,D6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