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央苏区扩红运动研究

作 者: 王凯
导 师: 李亮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扩大红军 运动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大革命失败以后,险恶的环境和复杂的局面使共产党人逐渐懂得了“枪杆子”的重要性,这是中央苏区扩红运动的根本原因。而“革命高潮说”和“反对帝国主义,武装保卫苏联”口号的提出也不同程度上了推动中央苏区扩红运动的开展。在组织架构上,苏区的扩红运动采取的是在以中共苏区中央局以及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军队、政府、群众团体共同参加并协同配合为主要特征的这样一套相对完整的组织机构模式下开展和运行的;在方法选择上,除了常规动员以外,还采取了征调党团员、动员模范赤少队、创建少共国际师与工人师、成立补充团和划分补充区等形式;在成果巩固上,采取优待红军及其家属以巩固军心;开展反逃跑与漏卮现象的斗争以预防一些革命意志不坚强分子开小差;使归队运动成为广大的群众运动以使开小差者顺利归队。扩红运动在苏区的广泛开展,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为中国工农红军发展、中央苏区的巩固以及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这场运动是在当时存在严重“左”倾错误中共中央领导下发动的,从指导思想上到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左”的因素和成分,尤其是到了后期出现了一些“左”的方式、方法,但是这些都远没有达到支配全局的程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3
  一、研究意义  8-9
  二、学术研究概况  9-11
  三、资料的特点、本文的难点和写作思路  11-13
第一章 扩红运动的历史动因  13-18
  1.1 反“围剿”斗争的需要及红军伤亡惨重  13-14
  1.2 “红军是推动革命高潮到来的主要动力”  14-16
  1.3 “反对帝国主义、武装保卫苏联”  16-18
第二章 扩红运动的决策部署  18-26
  2.1 政策  18-22
  2.2 组织架构  22-26
第三章 扩红运动的执行路径  26-34
  3.1 征调党团员  26-28
  3.2 动员模范赤少队  28-30
  3.3 创建少共国际师与工人师  30-32
  3.4 成立补充团与划分补充区  32-34
第四章 扩红运动的成果巩固  34-40
  4.1 优待红军及家属  34-36
  4.2 反逃跑与漏卮现象  36-37
  4.3 归队运动  37-40
第五章 扩红运动的历史评价  40-45
致谢  45-46
参考文献  46-4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9

相似论文

  1. 陀螺稳定跟踪平台研究,V241.5
  2. 磁场位形对霍尔推力器内电子运动的影响研究,V439.2
  3. 高精度激光跟踪装置闭环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TN249
  4. 电视制导系统中视频图像压缩优化设计及实现研究,TN919.81
  5. 有标记点的人体三维运动数据获取方法的研究,TP391.41
  6. 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单元的运动目标跟踪系统研究,TP391.41
  7. 月球车建模分析及滑转量估计研究,TP242
  8. 基于模糊整定PID的海浪运动模拟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TP273.4
  9. 基于全局视觉的仿人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TP242.6
  10. 一种新型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的研究,TP242.2
  11. 腹腔介入式手术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TP242.3
  12. 晶圆传输机器人关键控制技术研究,TP242.2
  13. 电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与控制,TP242.2
  14. 浙江大明山景区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建设研究,G895
  15.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16.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17.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8. 趣缘群体的社会互动研究,C912
  19.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分段距离技术特征运动学分析,G821
  20.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21. 毽球运动训练模式的研究,G849.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